郭君健
许昌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许昌 46100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设计精英,陶瓷文化的成果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较为活跃,大学生文创设计成果数量十分可观。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能力,加强陶瓷文创产品成果转化的路径模式研究,推动陶瓷产品的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改革和文化创意设计专业师生的创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陶瓷文创产品类成果转化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1]主要因为高校缺乏有效的成果转化必备“机制”,随着国家“双创”政策的实施,各个高校开始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样大大提高了设计专业师生科研课题的实施,是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文化创意领域成果转化进行探讨的课题。[2]河南大学生设计类成果转化比沿海地区相对落后,大学生的陶瓷文创产品成果转化意识也相对滞后。虽然有些学生思想较为活跃,但学校匹配的大学生创业场所不足,也无法很好的开展。因此,河南地方高校应当加大学生成果的转化能力,大面积的优化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成果的转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校企合作是现阶段最常见的创意设计成果转化模式,通常是高校与陶瓷企业进行项目对接,企业出资开展陶瓷的创新项目活动,如每年的生肖吉祥物的钧瓷礼品设计、日用瓷器的设计等,通常是由钧瓷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展开命题。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意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设计诉求,这个项目的任务分解通常是由二级学院来展开的,进行任务书的发放、验收等相关内容。该模式是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也可以参加老师的横向课题组,完成一些设计创意的钧瓷文创产品的成果转化。
学生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直播平台:如斗鱼、虎牙、龙珠等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学生通过了解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在网络上利用自己的方案来进行众筹,通过筹得的资金进行成果转换,该形式操作简单,也可以是需求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要求,寻觅大学生进行陶瓷造型的创作,发布者在把其方案通过网络发起投票,最终获得较高票数的就可以拿到成果转换的资金。
钧瓷专利或版权的成果转让通常是有高校师生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或学校科技处、校地合作办等机构,将钧瓷专利以合同形式授权或转让给他人或者企业,从而获得报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接。例如,许昌学院副校长郑直教授的纳米钧瓷釉料的发明转让给大宋官窑企业,获得50万的成果转化费用。这种纳米结晶釉就是新型材料纳米铜与传统钧瓷烧制技术结合的新产物,是钧瓷烧制技艺中的突破。
现在“双创模式”的推动下,各个高校都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并进行大学生孵化基地的建设,尝试开发同学们的创业潜能,同时吸引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名人来学校设立工作室,帮助同学们进行创业指导,学会掌握成果转换的技能和方法。对于学生的创作热情,学校还会每个周末进行创意市集的建设,引导同学们进行校园礼品、情人节、毕业季等钧瓷文创礼品的创作和烧制,在增加校园文化的内涵的同时,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是一种肯定,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同时依托高校的设计师资与硬件环境以及文化和创意设计等学科专业优势,将人才、创意构思、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有机的衔接起来,通过构建完善的入孵筛选机制、入孵团队的筛选标准和毕业退出机制,来帮助同学们将优秀创意文创产品或项目进行市场合作,从而实现市场化和产品化的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属于应用型课程与创新型课程结合的一种新的实践课程模式,可以很便捷的将成果转化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结合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安排拟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任课老师要了解创新创业的政策背景,认真研究教材,在创新课程中融入成果转化的思想内容,梳理和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就业现状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同学们有一种危机意识。老师在讲授课程中,可以引入真实的项目来让同学们了解设计的流程,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钧瓷创意设计产品不同于科技创新成果,它是以地域文化、造型创意和结构的创新为核心内容、是一种创的课程形态。
高校作为创意设计教学机构,与市场稍微有一些脱轨。想要顺利嫁接学校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就需要学校与政府之间进行协商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使钧瓷创意产品设计成果符合市场化的需求。解决高校创意设计成果转化的效率问题,最重要的是探究和建立一套围绕高校主体的学术成果转化模式。通过对高校钧瓷文创产品类成果转化模式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模式适用于创意设计相关领域。将以上涉及成果转化的若干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组成一个研究体系,透过这个体系研究,将创意设计类成果转化的机制要素转换成“经验的事实”来加以把握,最终提出结论。
在“双创”背景下,对于即将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讲,创新意识和产权意识是尤为重要的,在设计构思的过程中,老师向学生讲授创新的重要性。使学生不仅仅了解材料的创新、工艺的创新、烧制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创新和观念的创新。老师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钧瓷文创产品的构思过程。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相关理论,引发关于创新的思考,使他们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较为整体的认知创新方式,达到抛砖引玉的教学效果。
在创新课程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讲授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列举知识产权保护不当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老师也要告诫学生,做到不剽窃不抄袭别人的设计方案,培养一个设计人良好的职业操守。指导学生申请专利的流程。倡导学生树立遵法守纪的社会价值观。
在创新课程教学体系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成果检验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主动的学习成果转化的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优化知识结构,利用项目进行教学,通过真实项目的引入,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教师对任务进行分解,用最合适的方式让成果转化的“盐”融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汤”中,使学生提升成果转化的技能意识。
随着部分河南高校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升级,创新创业课程在教学体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钧瓷文创产品类成果转化将成为未来钧瓷产区的一大助力。本文论述的如何在陶瓷专业创新课程中融入成果转换策略,协同高校创意设计成果转化,释放出高校创意设计的社会潜能,实现学术科研与成果转化的互相促进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