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劳动街小学 代军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已经成了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方式。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目前,已有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正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如下分析。
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很有问题,一般都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会刻意地往深处想,久而久之学习信心就越来越差。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为其打开了一扇认识数学世界,感知数学魅力的大门,以兴趣为指导探究数学知识,这要比传统的学习方式更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其持续性的学习数学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和他们的学习态度成正比,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引导他们增强学习兴趣,才能让其慢慢养成正确而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对教师的教学而言也非常有帮助。试想,如果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高,教师的任何教学行为他们都能积极配合,那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变得十分顺利,每个知识点的讲授过程就会变得“精简、高效”,自然就利于教师顺利推进教学进程。
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带动的将是他们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而对教师来说,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将让他们更有信心把学生教好。如此,师生之间就能达成一种默契,在教学过程中会积极地同对方交流互动,继而产生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本教学”理念已经成了现代数学教学中主流的教学理念之一。“人本教学”理念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让学生能在清晰的教学思路中更好、更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引导、启发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自己则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出现思路卡壳的时候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跳出思维困境。更多时候,教师都应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和习惯,并采用人本化教学方式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1.生活教学——《条形统计图》。
只是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理论知识其实很简单,难点在于如何灵活应用条形统计图。因此,教师可以用生活实例开展实践活动,具体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生活化应用方式,具体过程如下:
生活化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教师为原点标出方圆50米以内的树的数量。
实践活动方式:教师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并选出组长,让组长协助教师完成角色分工和任务分配,5人分别完成距离估算、树木数量统计、条形统计图制作、统计图优化以及统筹规划(一般由组长担任)。
实践活动过程:走出教师,实地走访采集收据,这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控制,教师作为“顾问”要渗透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有关内容,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如此,学生就能在不断使用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增强对它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2.引导学生拓展趣味数学知识——《圆》。
数学学习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硬知识,还在于了解数学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所以,教师可以用历史上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渗透德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由圆就能拓展中国南宋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这些内容虽然课本上没有,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多关于祖冲之与圆周率之间的故事。如此,学生就能将拓展内容与课本内容联系在一起,虽然这些内容与数学考试的关系不大(因为小学生还无法理解圆周率的测算过程),从而学习更多有趣的数学文化知识。
1.承上启下、基于教材的结构化教学。
所谓承上启下,就是教师利用教材结构贯通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从前期的教学导入到后期的学生自主练习,教材都是一条主线。要发挥教材的承上启下功能,就必须基于教材结构进行科学的结构化教学。教材中的每一章节的内容其实都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排布的,这种“前易后难”的教材结构非常适合小学生,但是因为前面很简单,所以有的学生会降低学习要求,而越到后面越难,学生就会产生极强的不适应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结构而进行教材重构,采取“易——难——易”的结构化教学方式,在降低学生思考难度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以“人教版二年级上下册数学教材”为例。在二年级上册中,涉及了整数乘法内容,而在下册中就涉及了整数除法内容。其实我们知道,乘法和除法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数的表现方式和含义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即使是在教上册的整数乘法内容时,可以简单地涉及一点整数除法的内容,至少要让学生知道乘法和除法之间等价关系,这就是由易到难的过程,同样的,在学习下册整数除法知识时,学生因为已经接触过了相关内容,所以在学习时不会有陌生感,学习难度也由难到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教材重构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学习多个相关知识,相应的,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就会很自然地利用发散思维回顾学习内容,并优化知识理解方式,如此,学习难度就大幅度降低,学习兴趣也就大幅度提升。
2.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更多课外数学知识。
拓展延伸的过程是学生优化认知结构,继而丰富数学知识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比较简单,但也正因如此,拓展延伸工作才更加容易。基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结构化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并从中理解旧知识,发现新知识,从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总之,基于认知结构的结构化教学,教师需要以生活为载体,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教师采用生活教学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图形,总结它们的形状特点,然后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两两合作绘制图形。教师教到这里,基本上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生活中的物品形状多种多样,学生仅学习简单的图形是不够的,此时就需要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基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让他们继续找一些其他形状(例如一些不规则图形)的生活物品,引导学生分析一下它们的形状特点。如此,学生见得越多、学得越多,学习兴趣自然就越来越强。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课程理念思想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明确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优化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当然,上述分析只是我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希望各位小学数学教师能基于本文的分析和论证,继续探究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