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秀,张建林
心脑同治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等理论基础上,基于心脑之间密切的生理、病理关系,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已成为中医治疗的重要部分。心源性脑栓塞是在心脏疾病基础上出现脑梗死结局,存在“心”“脑”同病的病理基础,应用心脑同治理论进行心源性脑栓塞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1 心、脑生理上联系密切 心、脑均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于心、脑,“心脑互为体用,共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指出心主神的功能,所谓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提出脑为髓之海,是精髓与神明会激发出之处,与神志活动亦密切相关。近代中医学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发展,提出“心脑互为体用,共主神明”观点,即心脑有体用之别,“神明之体藏于脑,而所用发于心”,且神明有“元神”和“识神”之分,即脑为元神,心为识神[1]。总之,“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相成。”
心与脑之间通过遍布全身的络脉系统直接紧密相连。络脉为沟通各脏腑的桥梁,其通过运行气血,内在脏腑、外在肌腠渗濡灌注,从而实现内外、上下等脏腑官窍连属,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络脉是心脑相连的结构基础,如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云“脏腑经脉皆交汇于脑,源液出入,岂无其路。”督脉之走行则“入络脑,贯心”;足太阳膀胱经“属脑、络心”,可将肾之精气、心之气血等上输于脑。
1.2 心、脑病理高度相关 中医学将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归属于“胸痹、心痛”和“中风病”范畴。两者均具有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特点,虽在心、脑区别,均属于络脉病变[2],且病机较复杂,但综合分析,为本虚标实,正气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滞为标。现代流行病学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具有显著的年龄分布特点,所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中老年后或肾气渐衰,本元不固,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导致肾气、肾精等不足,损及先天之本;亦或劳倦忧思、饮食不节等,导致脾失健运,生化失常,损及后天之本。正气亏虚,无力行血布津,则痰浊、瘀血内生,内致心络不通则胸阳被遏,发为冠心病、心绞痛等;上致脑络不畅,清窍失养,则出现神志昏蒙、偏身不遂等脑血管病症状。二者均以络脉为共同的病变部位,以痰浊、瘀血为共同的病理基础,本质是虚、痰、瘀共存[3]。
心脑同治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①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常同时存在,类似中医学“并病”;且心脑血管疾病常互为致病因素。如心肌梗死附壁血栓脱落导致心源性脑栓塞,或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引起继发性心脏损伤,从而出现“心脑综合征”或“脑心综合征”。对此类情况,应兼顾冠心病、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做到相兼治疗以减轻心脑的病理互损。②心脑血管疾病同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机特点,因此治疗时根据“异病同治”理论进行同法治疗。
心源性脑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4],具有起病急、重,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主要病因是来源于心脏的栓子随血流堵塞脑血管导致其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该病为心脏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源性脑栓塞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心源性脑栓塞的高危因素包括心房颤动、心室血栓、瓣膜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其中心房颤动尤其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最常见[5]。因此,心源性脑栓塞不仅需针对脑栓塞的治疗,同时注重病人原发心脏病的治疗。
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心源性脑栓塞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多在内伤积损基础上,因情志不遂、劳逸失衡、嗜食饮酒、外邪入侵等诱发,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临床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为主要表现[6]。心源性脑栓塞病人,多有胸痹、心悸等慢性心脏病史,日久心气耗伤,心气不足,血行不利而痰瘀内生,遇有情志不遂或外风引触而生风,风邪挟痰挟瘀上扰清窍,壅滞络脉,脑络受阻,则发为中风,诸症乃生[7]。总之,其病因为正气亏虚,邪气滞留,病位在心脑之络脉,病性为本虚标实,所谓“始于本虚,成于痰瘀,终于痹阻”[8]。
由于心源性脑栓塞兼存心、脑血管病变,因此,防治具有同时性、兼顾性,即心脑同治。将心脑同治理论纳入心源性脑栓塞的防治过程,同时根据疾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病因病机,视其标本虚实,辨证施治,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4.1 针对病因,预防性治疗 对病因的预防性治疗,首先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以求“未病先防”,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从根本上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患有心脏疾病则应“既病防变”,如兼有心房颤动,可行射频消融,配合华法林抗凝;兼有卵圆孔未闭,可行左心耳封堵术等,预防心脏疾病并发心源性脑栓塞的可能。中医治疗选择“脑心同治”代表方药如脑心通胶囊、丹红注射液等对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共同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4.2 针对分期,对症治疗 心源性脑栓塞的治疗,原则上在原发心脏病治疗基础上,超急性期积极静脉溶栓治疗,或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实现责任血管再通,从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心源性脑栓塞的早期抗凝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指南,治疗以脱水降颅压,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为主。中医中药治疗,应详辨轻重缓急,遵“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急性期重视祛痰化瘀通络以祛其“实”,可选择丹参、红花、地龙、瓜蒌、石菖蒲等心脑同治;恢复期,应考虑气血阴阳亏虚之“本”,多见“气虚血瘀”证候特点,治疗上予以益气温经、活血通络为法,方药以补阳还五汤等加减。同时“瘥后防复”积极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防止疾病复发,辅以针灸、推拿等方法改善肢体功能,减少后遗症。
心脑同治不但有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同时以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作为支撑,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的思想,丰富异病同治的理论内涵。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归属于“心”“脑”两个不同系统,但病理基础具有高度一致性,且两者常同时存在,相互致病。心源性脑栓塞存在“心”“脑”同病的病理基础,因此,采用“心脑同治”理论治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灵活应用这一原则,有助于提高心源性脑栓塞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