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国家图书馆,北京市 100034)
缩微影像技术是指在感光材料上记录缩微影像的技术过程,自其诞生以来,一直是相关行业保存保护文献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存储技术,其在图书、档案、金融、医疗等多个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80年代以来,缩微影像技术在中华传统典籍保存保护工作中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项值得信赖的文献保存保护技术。
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缩微技术的应用前景产生了较大冲击,并由此产生了明显的钟摆效应,相关行业在文献保存保护的技术选择上发生了变化。具体来看,不同行业在应对这一情势所采取的策略有所不同,图书馆界以全国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为代表,采取在传统拍摄的基础上,推动数字与缩微技术的融合,并由此衍生出数转模、模转数等新型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绩。相较于图书馆界,档案界也基本转向于数字化路线,但具体应对情况不尽相同,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等多家档案机构采取与图书馆界类似的技术选择,坚持运用缩微技术对文献进行保护保存,并结合数字技术,推动纸质、缩微、数字三位一体的文献保存保护策略,而部分中小型档案馆囿于成本、经费、规模及人力等因素,搁置缩微技术,转向采用单一数字化保存手段。医疗行业领域以第四军医大学为代表,积极关注缩微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着眼于建构缩微数码影像和病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缩微病案的使用效率,其融合经验具有相当程度的启发性和开创性。尽管不同行业在应对新情势的办法上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论,坚持仅使用传统缩微拍摄的单位机构急剧减少,大多数行业充分释放缩微和数字技术的张力,推动二者的融汇与互惠。缩微与缩微技术的发展升级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加持,数字缩微的融合平衡发展既是缩微技术自身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文献保存保护全局发展的捷径。
文献缩微影像技术发源于19 世纪中叶,最初用于记录保存,并在情报收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初,缩微技术开始应用于图书馆领域,集中于图书文献的复制业务。国内图书馆界与缩微技术的最早接触是在20世纪30年代,图书馆也是我国最早引入缩微技术的机构。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运用专业的拍摄设备和工艺,将文献内容以缩小影像的方式拍摄复制到感光材料(胶片)上,并加工制作成缩微品进行长期保存和使用。经过百年的实践,缩微已成为一项技术成熟稳定、标准系统完善的文献保存技术,凭借其存储密度大、存储寿命长、标准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和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特点,被国际公认为科学有效、安全可靠的文献保存手段,并在图书馆界建立起扎实牢固的工作基础和运行机制。
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缩微影像技术应用规模的萎缩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使用效力受限。相比于其他文献介质类型,缩微文献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稳定性,可以长期保存,远胜于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其不可修改的特性比数字文献更为可靠。在使用方面上,作为纸质文献的替代品,缩微文献可以减少纸质文献的使用损耗,然而,数字文献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而缩微文献在阅读使用的便捷性和检索能力方面则显得相形见绌。
二是成本受限。对于以往采用缩微技术进行文献保存保护的机构单位而言,数字技术的应用意味着需要对缩微技术进行取舍判断。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部分文献保护单位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技术路线对文献进行保护,而即使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中,部分机构同样也面临着这一困境。在成本上不足以支撑三条技术路线的情况下,数字技术作为信息革命的基石,相对于缩微技术而言,必然是文献业务机构的优先选择。
文献信息数字化技术于20 世纪末开始应用于文献信息的管理和应用,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光盘压缩等手段,将传统文献载体如纸质、缩微品、音像品进行信息采集和扫描转换而形成新的数字载体,存储于光盘与服务器中,其核心优势在于充分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共享能力极强。随着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进一步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对文献的使用能力,提高了文献的使用价值。数字技术自身的不断变革为文献信息数字化技术的继续深入延展提供了可能,但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样意味着技术自身的不稳定性。尽管数字技术实现了文献信息的海量存储,但在文献信息的长期保存及安全性方面,仍未给出满意的答案,文献缩微影像技术仍旧是最为可靠的文献保护手段。
数字缩微技术是传统缩微技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十年来,数字与缩微技术由并驾齐驱走向融会贯通,其服务对象包含了数字和模拟影像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数字影像转换模拟影像(数转模)又是这一新兴技术的代表性路线。数转模又称为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技术,是一项将文献数字资源转换到缩微胶片上进行异质备份和长期保存的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利用数转模设备将原生性或再生性的数字影像转换至缩微胶片,以便于数字信息的长期有效保存,很好地解决了文献数字资源因软硬件及网络等因素造成的长期保存难题,将缩微胶片长期保存的优势与数字信息便于利用的优势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重要文献进行全新的异质备份,并确保数字信息的安全有效。
全流程数转模技术路线即在数字缩微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将纸本文献进行高清数字化扫描,再运用数转模技术将完成纸本扫描的数字文献复制为缩微文献。相比于传统拍摄路线,全流程数转模技术路线对原始文献进行保护保存主要有以下两个优势。
一是可以实现彩色数字影像的生成。采用传统拍摄路线能够实现彩色拍摄,但符合要求的缩微胶片等耗材设备的成本较高,无法满足规模化文献抢救。因此,基于黑白缩微胶片所产生的数字影像缺失色彩信息。通过全流程技术路线,能够将彩色扫描环节置换到缩微拍摄之前,从而有效实现了彩色数字影像的生成,弥补了由于成本问题导致的黑白胶片无法真实反映文献彩色原貌的缺憾。
二是可以提高文献抢救效率。在工作效率上,与传统缩微拍摄技术路线相比,全流程技术路线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工方面。全技术流程路线涉及人为因素较少,大部分工序可以依靠设备自动化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如在数转模拍摄前,可以根据图像前整理数据,将特殊图像的曝光设置前置,能够有效避免人工拍摄时常常中断的情况,进而使整个拍摄工作一气呵成,由此充分提升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
经由上文分析可知,与传统拍摄路线相比,全流程数转模技术路线能够更好地应对缩微影像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在提高文献使用能力和降低路线成本方面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发展策略,但全流程数转模技术路线的应用并不代表传统缩微拍摄路线的废弃,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传统拍摄是数转模技术的技术基础。数转模技术是缩微和数字技术融合的产物,但其仍是建立在传统拍摄技术的基础之上,数转模技术在文献保存保护的实际应用时间不长,技术本身的稳定性无法与传统拍摄相比,而且在技术拓展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潜力,如果陡然废弃传统拍摄路线,从未来数转模技术的发展层面看,其基础层面的保障方面会存在较大隐患,会出现专项人才流失、业务传承断档等问题。继续推进传统拍摄业务建设,既是缩微技术发展全局的需要,也是数转模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传统缩微拍摄的还原上限更高。传统缩微拍摄是基于纸本原件进行的,而拍摄精度主要取决于光学镜头、胶片性能和冲洗工艺三个因素。在光学镜头和冲洗工艺最为理想的状态下,拍摄精度近乎达到胶片固有解像力,即胶片银盐离子直径0.4微米,解像力可达800线对/毫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根据生产需求,目前工况下的拍摄精度至少在150 线对/毫米以上。与之相比,数转模的拍摄精度取决于扫描设备的分辨率和数转模设备液晶显示屏幕的像素数,在最终的胶片成像环节中,难以避免精度衰减。目前,多数扫描仪使用光电耦合器(CCD)为光电转换元件,能捕获的图像线宽大约为10 微米,与银盐离子的0.4 微米相去甚远,在目前工况下,数转模拍摄精度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精度上限并不高。
三是传统缩微拍摄忠实于文献原貌,具有不可更改性。纸本的整体拍摄过程和以缩微品为主体的后续加工,文献内容始终呈现在胶片上,不会发生内容丢失、篡改的情况,从而能够真实还原文献的原始信息,这也是缩微技术长期作为重要保存手段的原因。与之相比,数转模在加工过程中则存在一定隐患。首先,数字资源本身会受到存储介质性质不稳定的影响,可能出现数据丢失或者篡改的情况;其次,在拍摄过程中,文字在液晶屏幕上的显示也会存在一些不稳定性。
从文献保存保护工作全局出发,缩微技术依然不可或缺。通过纸本、缩微胶片、数字影像三位一体的文献保护模式,促进三种形态间的良性循环以实现文献保护全覆盖,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文献保护策略。综上所述,推进缩微技术在文献保存保护中的实际应用,应采取数转模技术与传统拍摄两条路线并行的策略,制定计划时应根据原始文献信息进行分流,当原始文献色彩信息较多时,应向数转模技术路线倾斜,构建两条技术路线的潜在平衡,兼顾文献保存保护工作的理想性和务实性,实现文献缩微保护工作的全面性与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