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友
(安徽省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教育集团嘉和苑校区 安徽合肥 230022)
管理和处理信息所使用的各种技术统称为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多媒体及其网络系统。小学科学课标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存在于生活、家庭、自然还有网络及媒体中的各种资源开展学习。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在一起,这也成为目前小学科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师需积极实践,思考如何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融合。
小学科学是一门强调自主探究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等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会开展事物观察、原理实验等教学活动,主要以学生动手能力为支撑,这就给很多教师造成了一种假象: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没有关系,因为信息技术没有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导致很多教师没有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科学教学的意识,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未能展现。事实上,只要教师寻找到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开展课堂导入,课堂效率将会明显提升[1]。
小学科学教学中包含很多简单的物理现象与概念,如物理溶解。在开展溶解相关知识教学时,若是教师直接向学生阐述溶解概念,只会加剧学生的理解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主人公需要在短时间内溶解一大部分盐,以此逃避别人的追捕。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询问学生“如果你是故事的主人公,你会采取怎样的方法快速溶解盐呢?”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提出“加热”“放到热水里不停晃动”等观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和一般的文字导入手段相比较,不仅学生接受程度更高,教师后期开展详细的原理教学也会更为顺利。
如今,短视频已发展成为潮流,短视频的方式更能被学生所接纳。教师可以在抖音中发布关于科学的短视频,介绍相关的科学知识、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通过教师发布的短视频,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随时留言,增加与老师的互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时,我在个人抖音账号上发布了一些短视频,让学生关注我的抖音账号,并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我发布的短视频时间长度大概为一分钟,内容是关于生活中静电现象的介绍,也有一些有趣的静电现象小实验,并且,我找的视频大多是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的,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喜好。利用简单易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我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录制一个短视频来讲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私信发给我检查。通过观看学生的短视频,我能够清楚地发现哪些学生有认真预习,哪些是敷衍。我也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监督学生做好课前自主学习。
科学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课下也要及时复习。学生如果只凭课上有限的时间短暂记忆,课下完全不复习,知识很可能会被遗忘。同时,课上可能会有一些学生跟不上进度、错过教师所讲的一些知识点,这时,教师如果把课上所讲的一些重要内容和难点内容制作成一个科学短视频,就可以帮助学生复习,让学生巩固科学知识,也可以让错过某些知识点的学生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2]。
例如,教师讲解完一个科学现象时,学生可能仍然有不懂、不理解的地方。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深刻理解并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将课堂重难点进行整理,并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课下观看。
科学课中的各种知识和定理需要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才能确定,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不那么明显的实验结果放大演示,方便学生查看、研究,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等直观实验感受,但并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实验结果及其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这都需要学生自行总结、归纳。
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其教学价值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导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并把握信息技术使用的度,以实现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的高效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