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平 陈雨兴 林菲菲 吴 博 宋红梅*
(1.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澄江闽派针灸黄宗勖支派传承工作室 福建福州 350003;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3)
哮喘是最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西医认为患者感受外源性变应原后气道形成炎症,会引起气道的高度敏感状态,进而产生过强或过早的气管收缩反应,喘促反复发作导致气道发生重构,气管舒缩功能进一步恶化[1]。急性发作时,西医多采用激素抗炎、抗胆碱能药、茶碱类来缓解症状[2],但用药时间长且药物副作用大。中医临床治疗哮喘,常采用针灸、药物贴敷、中药口服等综合方法,毒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黄宗勖教授运用灸贴法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现将验案陈述如下。
许××,男,14岁,学生。1976年9月29日初诊。主诉反复气急喘息、胸闷8年余,再发1周。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不能平卧,每逢秋冬必发,夏季稍瘥,而且气急喘促症状逐年加重。另接触刺激性气味、变应原(尘螨、花粉等)及运动后可诱发。发作时气喘痰鸣,不能平卧,有时持续一两星期不能缓解,平时怕冷,易感冒,身体瘦弱。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不能自行缓解,患者先后于福州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哮喘”,期间服用“解痉平喘药、化痰药、激素”等(具体用药不详)治疗,症状稍缓解,但反复发作。1周前气候转凉后开始出现胸闷,后继出现咳嗽、气逆、喘息等,不得平卧。胸部X线:双肺肺纹理增粗,无肺气肿等异常发现。初诊症见:神志清楚,面色晦滞,神疲乏力,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痰色白质稀,量多,双肺可闻及弥漫性,以呼气相延长为主的哮鸣音,四肢冷,纳少,寐欠安,二便自调,舌淡,苔白滑,脉象浮紧。
患者以“反复胸闷、气喘、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属中医学“哮喘病”范畴。患者素体虚弱,易受外邪侵袭,反复感冒,日久肺气亏虚,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此次因感受寒邪,寒入背俞,伏痰遇感触发,痰气交阻,闭塞气道,故见气急、喘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痰随气升,故见咳嗽、咳痰;阳气不足,无以温养肢体、温化痰饮,故见四肢冷,痰量多白稀。舌淡,苔白滑,脉浮紧,皆为风寒袭肺之象。四诊合参,辨证为“风寒壅肺证”,当治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治疗上以贴灸法为主,选用大椎、肺俞(双)、膻中四穴,上穴先用隔姜灸,每穴灸3~5壮,灸后用穴位贴药治疗,每10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未痊愈可继续再灸贴。操作方法:隔姜灸:新鲜生姜切数片,每片直径约5厘米,厚度约为5毫米,并用牙签在其上扎数个小孔,备用。选用优质艾绒,制作底面直径约为2.5厘米,高3厘米,状如圆锥的艾炷,将生姜及艾炷放置上述穴位上,用线香点燃艾炷顶端,当患者感受灼痛时,可将姜片抬起数秒后放下或用手轻拍穴位周围皮肤,分散注意力。当艾炷燃尽后,更换下一炷,如此3~5次。穴位贴敷:将细辛20克,甘遂12克,白芥子20克,紫苏子20克,延胡索12克,半夏12克,桂心6克,沉香5克,共研为末,用蜂蜜或姜汁调和均匀成粘稠膏体。将药膏涂于贴敷片上,每个直径约2厘米,贴于大椎,双肺俞穴,外用胶布固定。如有胸闷可同时贴膻中穴,每次成人贴24小时,小孩贴10小时。
患者经第1次灸贴治疗后,喘息气促、痰鸣等显著减轻,连贴3次哮止。同年12月26日复发轻度哮喘,又给予灸贴3次,即获痊愈。随访3月,未见复发。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痰为主要病理因素,伏痰停肺,感触而发。临床分为虚实两类,实喘多因外邪壅阻,气失宣降;虚喘多因肺肾两虚,肺气失宣,肾不纳气,精气内虚所致。在发作时,一般多表现为实证。因其见证有寒热之不同,故有冷喘与热喘的分别。本病例属于寒喘,黄宗勖教授采用隔姜灸配合中药外贴以祛寒温肺、逐痰降气。
隔姜灸的意义主要为两方面:其一,生姜辛、微温,归肺经,可祛寒、温肺,受热后姜汁析出,有较好的透皮作用;其二,艾绒燃烧时热力持久,能够深透皮肤,直达穴位深部,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邪之效,且实验证明艾绒燃烧时可产生挥发油,此种挥发油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3]。取穴上,中医学认为“五脏之系成于背,脏腑十二腧皆在背,其穴病可入邪,故脏腑病皆可治背。”肺俞为肺之背俞穴,与肺卫关系最为密切,本穴可宣通肺气,化痰平喘;大椎为诸阳之会,具有双相调节功能,寒者能通阳气,热者能清热祛邪[4];膻中为气海,主气之升降出入,肺脏位于胸中,位于本穴之后,故可调肺气升降以止喘。中药外贴方中细辛温肺化饮,甘遂逐饮散结,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紫苏子降气消痰,半夏温化痰饮而去伏痰,延胡索行气通滞,桂心温经脉而通肺气,沉香纳气平喘而利肺定喘,全方共凑散寒温肺、逐痰降气之功。
本证型急则治其标,当急喘平息后,加强调理脾胃中焦,上输正气以生金,下通阳气温肾以纳气。中药汤剂可予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既能治标,又能巩固疗效,还可增强体质,取得临床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