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燕
(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苏南通 22650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教学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起关键作用。但目前关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内容还缺少一个系统的体系,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对提升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分析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找到有效措施,切实培养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想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首先要具备过硬的语文知识。一方面是学科基础知识。这里面所提到的学科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师对拼音、汉字、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就是和学科相关的其他知识,如了解本学科发展的趋势,还有目前发展的情况等。另外一方面就是条件性知识。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这个艺术性体现在教师是否可以教好学生并让学生学好。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如何使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善于对学生的情况作出分析。懂得观察学生表现,让语文学科知识可以心理学化和教育学化。最后一方面就是要具备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和一般的理论知识存在一定差异性,需要借助教师的经验进行理解和深化,借助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感悟还有实践进行整合,所以,实践知识更具有个性化和独特性的特点。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条件下,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首先需要从丰富的专业知识入手,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基础知识,同时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积极学习心理学相关内容,为提升自己的其他能力做好铺垫[1]。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是落脚点。首先,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文学科是一门感性学科,很多知识内容可能不会在文本中直接呈现出来,很多知识都需要教师自己分析和判断。所以,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关注文本的语言,文本的修辞,还有语言思维和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等多方面内容[2]。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就需要教师根据整个单元教学目标来设定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对课后练习进行分析。这其实就是在考查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需要从人物描写还有表达效果这些角度进行分析。这考查了教师对知识把握的深度,还有教师思维的广度。其次,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设计课堂内容。第三点就是教师要具备课堂实施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对自己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另外就是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事先制定好的内容和计划进行及时调整,达到自我控制,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时,在课堂教学时因为学生对课文表达的中心内容有了争议,影响了后面教学,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之前的教学计划,给学生时间,针对文本中心思想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为了提升教师这方面的能力可以组织教师进行观课和评课活动,鼓励教师现场评课。评课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另外,组织教师观看微课然后完成论文评析。这些活动都可以提升教师的写作素养和表达能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同时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成为一名教学研究者和方法探究者,为此,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一定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教研,针对课堂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究教学方式,也可以组织教师利用本校和当地的资源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通过这些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从而让教师获得更加专业化的发展[3]。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面临着新的挑战,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推动小学语文教学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