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拱北
(广东绿洲园林有限公司 广东汕头 515041)
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具体施工当中,需要对自然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效率,以促进自然风貌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公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园林工程事业也在逐渐趋向体系化、规模化发展,需要提高园林绿化种植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工作水平,为园林工程长期进步与发展提供保障。
在园林绿化工程当中,植物作为主要元素,其成活率与生长质量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价值具有明确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园林绿化种植施工当中,首先应当以植物生长规律进行施工,提高植物与工程位置实际情况之间的契合度。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间,如果植物生长因素与当地条件之间存在矛盾,或是为了提高工程审美价值而盲目采购外来植物种类,都会导致植物培植难度不断升高而成活率下降,所以在工作开展期间,工作人员则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以本土植物种类作为首要目标,充分提高对植物特性、生长要素的了解程度,并尊重植物生长规律,以本土植物为栽植对象,不仅资源收集简单、运输方便,以便于工程顺利开展和在施工期间资源的补充,而且采购成本也能够得到节约,在植物的后期成长过程中,成活率较高,也能够减少养护成本支出。
植物属于自然资源之一,所以在生长阶段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巨大,如果在工程施工当中缺乏对季节因素的考虑,势必违背植物生长规律,造成植物的成活率下降,进而产生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所以在实际施工操作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植物具有充分的认知,并结合季节特征进行区分归类,包括温暖和低温两种植物类型,分别在春季和冬季进行栽植,除却能够有效减少植物死亡率外,更加可以根据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形成丰富的视觉感受,以提高园林工程整体水平。
园林工程当中的植物需要栽植于地表之上,而不同的植物特征需要与不同地表之间相契合,才能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在施工当中以地形情况制定施工计划,则有助于提高工程整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工程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调研分析工作力度,通过对工程位置的勘察,合理搭配和布局植物群落,比如一些地形适宜种植草坪,而另一些地形则适宜种植树木,还有部分地形可用于挖掘开辟池塘,都应当在工作计划当中予以体现,以便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在施工当中对于地形的考量,除却能够为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保障外,还可以有效分析土壤土质,对施工区域之间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便于提前部署防护措施,保证植物生长阶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园林工程当中所应用的植物种类众多,而不同植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如果能够合理配置园林绿化资源,则有助于整合植物功能,提高园林工程实际价值。在施工阶段当中,工作人员应当加强重视程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剖析,确保施工方案能够顺利开展,对于园林绿化资源的合理搭配,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在园林工程当中的湿地、林地和土地之间,分别应当采取不同的布局方案和植物选择,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引进外来植物种类,以全面提高工程的多样性。通过合理配置园林绿化资源,除却能够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外,由于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因素较为不同,在科学组合后,还有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园林风貌,以便于提高园林工程的艺术价值,带给观赏者以审美享受。
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主要指导,所以为了能够加强管理工作综合水平,首先则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在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当中,应当具体体现养护周期、养护方案等内容,并以园林绿化工程长期的稳定性和应用价值为目标,充分考虑有效的植物养护综合管理效应,所以在制定管理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方向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开展当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对行业内部发展的了解程度,对管理制度逐渐进行创新改良,实现管理体系的与时俱进发展。
植物修剪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管理人员对于植物的观察和了解,将已经丧失功能的植物枝丫进行有效切除,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生长的基础之上,形成整齐划一的植物群落,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审美价值。在园林绿化植物的修剪工作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制定对应的修剪周期和修剪计划,计划当中包括对植物的剪短和疏剪等方面,以植物最佳生长形态为目标,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并增强植物群落的通风性和透光性。
土壤是园林绿化工程当中植物生长的先决条件,但由于不同植物的特性不同,所以对于土壤土质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异,为了能够提高植物生长效率和质量,在养护工作开展期间,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依托,将土壤土质进行改良,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首先,对土壤质量的勘察工作主要包括pH 值测试、养分测试等内容,以便于了解土壤本身性质,在于相关标准和规范向比对后,形成改良目标。改良土壤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其影响进行综合考量,包括经济性和植物稳定性,一旦土壤土质已经无法支持植物的栽植和生长,则需要对土壤进行更换或是以科学手段深入调节,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升高的情况发生。
精细化养护管理理念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将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养护环节精细化,植物养护工作对于保障植物健康生长和减少管护成本具有绝对的重要意义,除却能够对已经栽培的植物进行不断改良外,还可以提高植物的使用寿命,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知自身工作职能与使命,在工作开展当中提高重视程度,确保工作细节符合工作实际需求,加强养护质量。②管理范围精细化,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护工作的范围也在随之增加,所以为了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加强养护质量,则需要管理人员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域划分,并分别部署工作人员展开养护工作。③考评制度精细化,通过建立精细化的考评制度,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进行精确评价,并结合相关的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园林施工就是通过有效的施工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按照设计要求,根据合同规定的工期,全面完成设计内容的全过程。设计是人们对工程的构思,要将构思变成实际成果,就必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重点体现设计理念,并将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的园林景观。为了达到园林设计者最初的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员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严格按照施工图的设计进行施工,将其转化为经典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
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管理与植物养护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工作能力,明确园林绿化工程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技术水平、管理效率等方面的提高,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不断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