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文联
文艺服务大局显担当
五年多来,市文联坚持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出发来谋划工作,充分发挥文艺优势,为推进“六争攻坚”行动鼓与呼。在“香约港城”2018宁波经贸文化周期间,宁波的越窑青瓷、金银彩绣、泥金彩漆等一批艺术精品展现了宁波独特的文化气质,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高度评价。在“五水共治”的攻坚阶段,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其中,用美术、书法、摄影、曲艺等艺术形式,或进行专题创作,或开展巡演活动,一批主题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结集出版,为“五水共治”提供了精神文化动力。同时,为响应文化援疆号召,市文联组织艺术家赴库车开展志愿服务,举办新疆采风创作展,多角度展示援疆成果。举办以“清廉宁波·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廉政书法创作和展览。围绕第六届全市道德模范先進事迹创作快板、评话、小品等形式曲艺作品,并深入基层开展巡演。连续五年举办中东欧国家艺术交流展示活动。每年推出“文艺与新时代同行”系列活动,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点营造浓厚氛围,唱响了文艺主旋律。
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创建了中国弥勒文化之乡、慈孝文化之乡、桃文化之乡、海丝文化之乡,全市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总数达到11个,位居全省前列。指导加强镇乡(街道)文联组织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镇乡(街道)文联组织全覆盖,项目入选浙江省“三贴近”工作案例。实施十万文艺甬军建设,完成了对全市镇乡(街道)文联和所属协会负责人的轮训,搭建“红杜鹃”全市基层文艺社团风采大展示平台,指导帮扶镇乡(街道)文联大力发展文艺队伍,繁荣基层文化。
特别是今年新春以来,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助推复工复产,全市文艺工作者在各级文联团结引领下,自觉把感动感恩化作创作动力,推出了一大批记录时代、讴歌英雄、反映宁波上下众志成城的战“疫”之作。作品有宣传防疫知识的曲艺与农民画,有礼赞一线抗疫英雄的音乐与朗诵,有定格特殊时期动人画面的摄影与美术,还有更多鼓舞人心、传递力量的诗歌、短剧、书法、舞蹈等。这些作品通过“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和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展示展播,为抗击疫情提振了信心、弘扬了大爱,部分优秀作品在《中国艺术报》专版推出。
文艺精品创作结硕果
五年多来,市文联广泛发动文艺工作者投身宁波改革发展的洪流,纵情歌唱新中国,倾情拥抱新时代,创作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组织开展各文艺门类重点创作项目230件。历时三年圆满完成宁波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35件反映宁波市灿烂历史文化的美术精品2018年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宁波卷》11卷,完成对1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调查,形成200万字的《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报告》。改进设立宁波文艺奖和各文艺家协会奖,充分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广大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潜心创作,宁波市文艺创作再攀新高。歌剧《呦呦鹿鸣》、广播剧《呦呦青蒿》2件作品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3件作品入选省“五个一工程”。8件作品分别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美术奖、全国群星奖等全国常设性文艺奖,其中中国摄影金像奖和中国美术奖均为首次获得。另有51件作品获得全省常设性文艺奖,280余件作品在全国性文艺展演赛事中获奖,近800件作品在全省性展演赛事中获奖。
一批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宁波市高度重视文艺人才的引进、扶持、培养,建立多层次的文艺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和谐温馨的文艺之家。截至目前,市文艺家协会会员总数达到8421人,较五年前增长了69%。其中,省级会员增长125%,达到3362人,国家级会员增长101%,达到834人。1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入选省“五个一批”人才,23人入选市“六个一批”人才,50人成功申报市文艺家工作室。
宁波对文艺人才不仅在创作上予以支持,生活上给予关心,还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扶持下,林邦德、胡朝霞、吴威、谢才华4位中青年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林绍灵、曹辉、陈林干、王复才、徐仲偶、龚建军、王利华等7位艺术家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联合中国作协、省作协举办重点作家研讨会7场,连续四年与央视合作,为50位宁波文艺家制作专题片,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评选推介30名青年文艺之星;实施“春蕾”计划,扶持60个青年人才项目;编选出版“宁波青年作家创作文库”,推出新人新作47部;市文联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扶青年文艺工作者25名。
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市文联积极举办各类重大文艺活动,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文艺活动在宁波落地。仅“国”字号活动就有近10场,圆满承办了第十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首届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双年展、“小金钟”全国琵琶展演、2019环太平洋艺术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等。在推进本土文艺活动方面,连续18年举办“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与中国美协合作举办了两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连续7年开展宁波文学周活动,邀请国内文学名家和名刊主编研讨指导作家创作,评选颁发“储吉旺文学奖”和“於梨华青年文学奖”。此外,还推出了阿拉宁波摄影节、书法篆刻大展、“我的城市我的歌”新作征集、“舞彩宁波”舞蹈展演、曲艺故事会等一批有影响的活动品牌,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了创作展示舞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五年多来,市文联积极拓展对外文艺交流,推动宁波文艺“走出去”“请进来”。连续5年与韩国大邱开展文化互访交流,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宁波摄影艺术展,在美国、日本、法国和中国澳门等地组织宁波美术作品展,通过生动的作品展示和面对面的切磋交流,讲好宁波故事,擦亮宁波名片。
履职能力水平有效提升
市文联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启动会员培训工程,举办15期培训班,直接培训文艺骨干1800多人次,文艺界政治引领得到强化。成立宁波市社会艺术机构联盟,会员单位达到51家,工作视野向新文艺工作组織和新文艺群体拓展。成立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吸纳镇海炼化文联和浙江纺院文联为市文联团体会员,组建了青年舞蹈团、四明曲艺团等常设性文艺队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家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15项制度,基本形成文艺家协会全维度、规范化管理体系。在宁波文艺之家设立维权中心,推动文艺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创设宁波市艺术发展基金,走出了政府主导与社会支持相结合解决资金来源的新路。
强化文艺阵地建设。《文学港》改版为月刊,与各区县(市)和结对地级市13家文学内刊成立文学期刊联盟,不断加大对本地作家作品的刊发力度,成为宁波文学的“孵化器”。宁波美术馆与20多个国家的美术馆结成姊妹馆,每年举办10余场涉外艺术展,常年招募国外艺术家驻馆创作,成为宁波市对外文艺交流的重要窗口。宁波画院2018年起担任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秘书处,创建了宁波(国际)摄影周品牌,双管齐下推进美术、摄影创作获得业界认可。宁波文艺之家承接各类公益讲座、研讨交流、展览展示活动100余项,成为服务会员和群众的又一重点阵地。各区县(市)文联和行业(企业)文联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文联深化改革要求,发展队伍,推进创作,凝聚民心,助力改革,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今年是市文联换届之年。在下一个五年,市文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基本职能,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高举旗帜,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精心开展创作,打造宁波文化高地;深入火热生活,服务人民文化需求;创新培养举措,推进人才不断涌现;着眼工作大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攀登新时代宁波文艺事业新高峰,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