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
摘 要 文章以山西省官方纪录片《岁月如歌》为例,研究了山西媒介形象塑造的困局与对策。研究发现:纪录片在塑造山西形象时没有摆脱宏大主题宏大叙事的套路,叙事结构、声音和视角错位,内容观感欠佳,缺乏新媒体传播思维。因此需要改变叙事策略,学会讲故事、融入多元叙事视角、恰用新媒介技术以及拓展传播思维。
关键词 山西媒介形象;《岁月如歌》;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8-0114-03
媒介形象塑造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显意识传播,小到维护个人抖音账号,大到讲好中国故事,媒介形象塑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成为各地打开发展之路的首要考虑。纪录片以其真实和非虚构的特点,在构建城市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优势,成为各地进行媒介形象塑造的一种方式。
改革开放40周年,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岁月如歌》,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方面切入,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通过今昔对比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山西改革开放40年的困境和出路,塑造了人文、转型、开放、壮丽、清明、安康的山西形象[1]。片子采用大数据、VR技术进行叙事,是新时代山西省官方塑造地区形象的最新媒介产品。但该纪录片存在宣教味浓厚;未充分利用互联网分发渠道;缺乏对纪录片的二次、三次开发等问题,可能引发受众的“对抗解读”,无法充分发挥山西省媒介形象塑造的最初意图。
1 山西媒介形象塑造的困局
1.1 叙事策略错位导致宣教味浓厚
《岁月如歌》以表现山西历经40年风雨后取得的成绩为主,有一套固定的叙事结构,即“引入—历史困局—打破困局—取得成绩—未来展望”这五大板块。形式是意义的体现,一定形式表达了一定意义,形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不一样[2]。此叙事结构隐喻着纪录片的传播意图。“历史困局”与“取得成绩”板块采用了镜头语言、画面色彩、背景音乐及解说词的反差叙事,搭建“破”与“立”的结构,让受众看到了山西发展的速度和实力。“打破困局”板块作为“历史困局”和“取得成绩”的衔接,是施动者出现的最好时机,是塑造“典型英雄”的契机。《岁月如歌》中打破困局的施动者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这个官方形象。如何将“硬”形象軟化被受众接受,直接影响纪录片对山西形象塑造的效果。但片子直接告诉大家“是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取得当前的成绩”,官方形象的“硬着陆”为纪录片蒙上了一层宣教色彩,错失了故事化叙事的契机。同时,“山西省委省政府”是该片子的高频词之一,纪录片依然没有跳出传统的宣传思维,是宏大叙事表现宏大主题的老套路,与新媒体时代讲故事的传播思路相违背。
此外,纪录片采用全知视角和公开叙事声音。通过蒙太奇剪辑,让受众看到山西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这种有广度、深度的叙事视角易形成权威话语对事实的呈现。但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最擅长的就是解构,越给他“高大全”的东西,他越排斥。纪录片还运用大量描写、概述和评论性话语,采用公开叙述声音,解说词有大量的评论话语,如“山西品牌必将在阔步前行的征程中一路芬芳。”这种语例处处可见,叙事声音强势介入,给纪录片定调子,没有给受众留白,剥夺了受众多元解读的权利,可能造成厌烦心理,影响形象塑造的传播效果。
1.2 内容观感欠佳削弱传播效果
文献纪录片《岁月如歌》利用丰富的史料镜头展现了山西40年的发展,但有关山西新时代的叙事镜头较单一,航拍镜头多,内容集中在城市道路、碧水蓝天、高楼大厦,且32集的航拍画面较雷同,画面与解说匹配不够,看起来空洞无物,凭借这些镜头所表现的山西发展成果也就变得单薄。地区发展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轨道交通,更表现在软实力上。
解说用词较抽象、宏大,如“辉煌、一路芬芳”。话语表达较官方,更像工作汇报,缺少人情味。除介绍成果外,有很多评论性质的“赞歌”,缺少故事元素和表达。片中穿插不少采访,既有官方公职人员也有老百姓,但内容多是摆成绩,不少采访对象存在摆拍之嫌。
片中用大数据、VR技术对山西发展成果进行数据化、可视化叙事,增强纪录片的科技感和新颖性,也从侧面表现山西发展的科技性和现代化。但部分数据呈现欠妥,如娘子关门票等数据信息用白字蓝框批注在景区画面中间,背景杂乱,无法凸显数据内容,影响叙事逻辑。大数据本是表现成果最为客观、真实的证据,但简单的呈现数据结果,且表现形式欠妥,反而降低纪录片的观感。
1.3 欠缺新媒体传播思维降低传播效力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需要在策划、拍摄、制作、播出各环节发力。纪录片的内容和渠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优质内容是纪录片塑造地区形象的核心竞争力,但如果缺乏新媒体的传播思维和渠道意识,内容优势就无法充分发挥,这样会降低纪录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岁月如歌》主要在山西卫视和山西网络广播电视网播出。以“岁月如歌”为关键词在山西网络广播电视网、各大视频网站和短视频平台搜索,无法找到片源;以“大型文献纪录片岁月如歌”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片源,但是不成体系;在百度、微博、微信等平台搜索,仅有零星的播出预告。可见,该纪录片的传播渠道较为隐蔽,未实现多渠道分发联动,这也反映了山西省在形象推广方面欠缺互联网意识与融合传播思维。
此外,在山西网络广播电视网中,播放量最高的《引黄入晋》仅1 537次;《文学“晋军”崛起》 852次播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播放量为706,其余播放量均在400以下,《经济发展由“疲”转“兴”》仅有49次播放,用户到达率较低,传播效果欠佳。
摄制纪录片主动塑造山西形象是积极所为,但未打破传播渠道壁垒,不具备互联网的推广分发思维,纪录片的叙事意义也就难以实现,自塑效果可想而知。
2 山西媒介形象塑造的对策
2.1 讲故事,小角度切入大主题
用宏大叙事表现宏大主题,这种“高大全”的形象可能引发受众“对抗解读”。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渠道多元,摇身一变成为用户,能动性更强。在传播场域中,谁会讲故事,谁就越容易获得受众青睐。形象塑造不仅依靠硬实力,更注重软表达,学会讲故事,小角度切入大主题。
改革开放时间跨度长、地域跨度广、涉及领域多,但40年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一连串漂亮的数据和高楼大厦中,更表现在百姓生活上。纪录片可以增加老百姓的故事,如寻找从事同行业的一家三代人,讲述每代人的工作生活,从侧面也能展现该行业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历程,以小见大,以具体的一个、一家人的故事串联起山西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这样更贴近生活,也容易取得受众的情感共鸣,让宏大主题“软着陆”。讲故事的叙事思路还要贯穿于策划、选题、拍摄、制作、宣传等环节,前期踩点积累素材时,要进行叙事设计,实现全过程联动,而不仅是从视频素材库里挑选拼凑。
高楼大厦、轨道交通、碧水蓝天可以表现地区发展新貌,但千城一面不是明智之举,这不是山西独有的,相比北、上、广、浙甚至有些逊色。山西自塑形象时不如找准地方特色,如戏曲文化、传统民俗,以及设计高楼大厦、轨道交通背后所体现的山西特色和山西人的故事。只要有一个点可以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文本价值也就实现了。
2.2 多元视角融合,体现社会共识
讲好山西故事还需合理搭配叙事视角与声音。视角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有意义、有倾向的文本世界,以此让受众理解现实世界,实现叙事文本的传播价值[3]。《岁月如歌》多采用全知视角与内聚焦,但内聚焦的对象多为政府公职人员和典型模范,缺少像你、我、他这样普通老百姓的视角与声音。
因此,在选取采访对象和人物故事时,尽可能多元化,除政府和专家代表外,给老百姓一些镜头,将山西发展融入百姓生活,用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和语言讲述山西变化,让内聚焦叙事实现真正的价值,正视“大众”的存在。这样可将官方权威性和民间力量合法性融合,体现社会共识,避免自卖自夸。同时,话语权部分让渡给老百姓,会消解受众对权威的抵抗性解读,让每个人都能在纪录片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构建认知共识。
2.3 提升观感,恰用媒介技术
叙事方式和镜头语言是相互配合的。宏大叙事导致航拍镜头多,细节镜头少,是造成“高大全”印象的原因。合理搭配镜头景别和内容,避免雷同,画面要有层次感,既有远景、中景表现城市新貌,也有近景、特写展现生活细节,从细节中反应变化,让受众看到硬实力,更看到软实力。
解说的选词和语态会影响纪录片形象塑造的感官体验。要摒弃官方宣传语态,少用“辉煌、硕果、成就”这类抽象、宏大的词语,多用接地气的民间话语,甚至是方言,用老百姓直观可感的语言叙事。同时,话语姿态放低,像朋友聊天一样,而不是工作汇报,才能拉近和受众的距离。
纪录片《岁月如歌》利用大数据、VR技术制作山西地形图,表现地形地貌的先天困局,展现大水网建设工程,让受众对山西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一目了然;但大数据的呈现方式还需斟酌,数据具有可信、简洁、直观的特点,所以尽量不要和庞杂的画面内容叠加处理,影响数据的叙事功能。此外,还可通过动态可视化的方式叙述山西发展,如以时间为线索在大数据地图上标注山西各地的脱贫点,鼠标放在上面就可看到标记点背后的故事,展开新的叙事单元,这样既看到具体的脱贫故事,也看到了整体脱贫的情况。还可设计“山西改革开放40年大数据专题”,附在纪录片的播放页面,让受众通过简单操作看到40年各领域的变化,增强受众参与感,对纪录片进行二次开发。
此外,纪录片虽然是纪实性的影视呈现,但考虑到地区形象塑造的传播目的,纪录片也要注重画面和剪辑的艺术感,实现纪实性和艺术性的融合,这需要叙事、镜头、解说词、大数据等内容协同配合,让受众看到一个更丰满、真实的山西形象。
2.4 拓宽渠道,进行全媒体传播
山西应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打破平台壁垒,借助移动端分发,学会“阶段性”分发的传播策略。
播出前,通过官方微博、微信预热,发起讨论话题引导网民参与,聊聊网民见证了哪些改革开放的变化,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激发大家对纪录片的期待,而网民提供的故事也成为“众包”的一部分,放在纪录片播出专区,实现UGC和PGC的融合生产。
播出时,与网络大V和行业意见领袖合作,通过转发、评论,制造热点话题;还可在播出官网设“我为山西发展建言献策”等栏目,引导网友参与讨论;可以发起“山西40年,我家40年”活动,邀请网友晒出家庭或家乡今昔对比的照片或视频;相应的大数据专题也一同上线,引发受众再传播的可能性。
播出后,将纪录片精华内容剪辑成短视频,通过抖快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二次传播。这样既发挥了全媒体传播的優势,也适应了碎片化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以短而精的内容抓住受众注意力,发挥纪录片最大的形象塑造价值,让新时代的山西形象更加立体、客观、有认同感、时代感和网感。
3 结语
新媒体时代,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好山西声音需要懂互联网思维和表达规律,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纪录片的叙事内容、呈现形式、传播渠道以及多次开发等各方面。学会讲山西特色故事,小角度切入大主题,建立与受众的情感共鸣;镜头、解说、音响、大数据技术的使用都要为故事服务,纪实的同时也要注重艺术感;此外,还要掌握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打通全媒体传播渠道,实现新时代山西形象的融合传播。
参考文献
[1]黄河新闻网.骆惠宁:塑造山西“六大形象”[EB/OL].(2016-10-31)[2020-04-02].http://sx.sxgov.cn/ content/2016-10/31/content_7593977.htm?from=group message&isappinstalled=1.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方毅华.新闻叙事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本课题是长治学院校级课题“叙事学视角下山西题材纪录片对山西省形象塑造的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020-XN0071)。
作者简介:徐 欣,长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