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智慧
—— 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春贵

2020-01-08 03:32程冠军
中国领导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战略特色

◎本刊记者 程冠军

今年第一期《求是》杂志,以《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题,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春贵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战略思维研究,前不久还主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一书。由此,我们特请他从战略思维的角度谈了学习总书记这次讲话的体会。

记者:杨校长,请您谈谈我们党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面临重大的历史课题,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进行战略思维的,好吗?

杨春贵:好的。战略问题极为重要,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思维作为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其本质是一切着眼全局,即把全局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在事关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为此,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重大关系,包括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系统与环境的关系,阶段与阶段的关系等,必须遵循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开阔视野、照应阶段、抓住机遇等项原则,正确解决战略目标问题、战略步骤问题、战略布局问题、战略重点问题、战略举措问题、战略转变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正确的战略谋划和战略行动,才能从全局上有效地推动我们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毛泽东的战略思维

记者: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一系列战略问题。请您介绍一下毛泽东的战略思维。

杨春贵: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总结中国革命长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他关于中国革命战略和策略的论述,关于中国革命战争战略和战术的论述,关于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的论述,是我们党进行战略思维的杰出范例。他在这方面著作之多,内容之丰富、深刻和系统,为古今中外所罕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珍品。在我们党的战略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伟大意义。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理论。他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历史进程,要及时而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转变。他为我军制定了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战略战术。

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问题》《不要四面出击》《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等政治著作中,深刻阐明了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必须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他们同共同的敌人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给他们必要的物质利益和正确的政治教育,等等。

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毛泽东总结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政治动荡的教训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提出“以苏为戒”、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初步系统地论述了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十个重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作出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战略判断,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如处理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要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要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要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处理艺术、科学中的矛盾要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等。

毛泽东不仅创造性提出了指导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而且结合实际论述了进行战略思维应当遵循的理论和方法,强调对干部应当进行战略思维的教育。他说:“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他又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他指出,即使是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也应当重视研究战略问题,“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他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创造性运用于战略思维,深刻阐明了作为战争游泳术的军事辩证法、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政策策略辩证法,以及一系列富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唯物辩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进行战略思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毛泽东关于战略问题的著作,有许多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写成的,但这些著作仍然是我们今天必须学习的。这不仅因为历史不能割断,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今天问题的了解;而且因为这些著作中所包含的战略思维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至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本来就是我们党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更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战略思维

记者:邓小平也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战略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篇章。请您谈谈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战略思维。

杨春贵: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时期,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进行战略思维的杰出范例。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远见,把端正思想路线提到首位,势如破竹地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他在1978年12月13日发表的重要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我们党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新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进行战略思维的开篇之作。他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他深刻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领导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如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沿海和内地“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把“三农”问题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经济主要靠科技和教育,以“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等等。他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这个历史大趋势以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引领中国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使古老的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他不愧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92年春天,面对苏东剧变和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以及来自“左”右两个方面错误思潮的干扰,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个关键时刻的关键谈话,成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以这次谈话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邓小平像毛泽东一样,也历来十分重视对干部进行战略思维教育。1954年1月25日,他在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毛主席曾经指出,我们党历来是重视战略的,部队的战士、伙夫都关心战略,只要把战略形势讲清楚,问题就好办了。毛主席的话说得很对。例如粮食的征购,只要把战略问题和全局问题摆开来,就可以得到解决。”“财政部门要看到大事,要有战略观念。”1961年12月27日,他谈到妇联工作时指出:“妇女工作一定要管本行,议大事”,“把眼界搞开阔些”,“只看到一个家,不看到国,那怎么行。妇女干部要看世界,农村妇女也要看世界。”1977年2月28日,他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好办。”“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1989年5月31日,他在同两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这是对我们第三代领导人最根本的要求”,“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面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

在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的新变化和中国的新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江泽民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十二个重大关系,强调发展、改革、稳定是三枚关键棋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实现了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作出了科学回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认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以上这些是我们党在世纪之交进行战略思维的新成果,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江泽民和胡锦涛也十分重视对干部进行战略思维教育。2000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要求写入党代会报告。强调:“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加强战略思维”。2009年9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议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中央委员和省部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

习近平的战略思维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战略思维。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有两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次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一次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他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要文章中强调:“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

杨春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主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创造性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战略思维的杰出范例。

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战略方向上,习近平强调,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主题。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根本方向问题上,“必须有很强的战略定力”,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战略目标上,习近平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党的十九大对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的战略判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据此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战略布局上,习近平强调推进“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统一、战略全局和战略重点的统一,明确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全党全国各个方面工作的重大战略,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战略,总体国家安全战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以及全面从严治党方略等等。

习近平对我们党的战略思维的历史及其经验十分熟悉,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十分重视,对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的论述十分丰富。他深刻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领导干部至关重要,“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是‘一把手’的根本职责”,“各级党政‘一把手 ’要站在战略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他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他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要求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以世界眼光去认识政治形势,把握经济趋势,了解文化态势;用战略思维去观察当今时代,洞悉当代中国,谋划当前浙江,切实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全省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现在,我们的事业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我们的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攻坚期,在一些社会领域进入矛盾凸显期,新问题多,深层次问题多,两难选择问题多;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面对艰巨的历史任务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要求我们切实提高处理繁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战略思维能力。形势越是复杂,越是需要我们学会分析,把握本质、主流和趋势;任务越是艰巨,越是需要担当和智慧,真正做到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情况越是变化,越是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战略特色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战略思维分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