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远天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参与、全程设计、全面推进,育人理念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特点强化教育时效性,以培养高质量、高素养、专业能力强的栋梁之才为目标。理想信念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并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以三全育人的形式进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根据学生学习生活、教育体系等实现思想引领、信念教育,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三全育人理念兴起于改革开放初期。恢复高考、对外开放成为主要战略目标以后,知识、人才再一次得到了尊重和重视。因此,各校教育也纷纷投入到改革中。新时期下,三全育人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首先,全员育人是将思政教师队伍、党政工团学组织作为一个层面,以党委为核心,以教师为主体,创建思政体系。其次,全过程育人,即:融入学生全过程、遵循素质教育提高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当中,提倡从多方面入手重视过程培养,立足于育人阶段性和教育连贯性。最后,全方位育人重视空间的开放。新课程背景,应试教育落后,提出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融入到自我教育中。同时完善育人形式与内容,提出渗透式教育与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将全方位育人延展到全环境育人,生成新的教育主客体系,创建创新型教育路径。
第一,理想信念存在思想误区。现如今,文化多元化发展,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一些消极因素被推崇,如:网络消极文化、腐败文化等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人的过渡期,该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今后人生发展。但目前,学生风险意识下降、思想觉悟低,这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滞后有一定关系,部分学生丧失理想信念追求。第二,实效性不强。目前,民族院校过于重视专业性知识教学,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单一,缺少情感体验使得教育实效性不足。现代化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仍然延续传统方法,根据惯性思维展开教育导致理想信念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而且很多教育方法与学生理想信念背道而驰,填鸭式教育、理论说教,缺乏创新。
现代化背景下,创新思想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当务之急,鼓励教师、学生等组织融入到育人机制中,促进全员参与,创建全员育人体系。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是由辅导员、思政教师、党团组织组成,教育范围与作用存在局限性。现如今,基于创新理念下为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必须要更新传统思想误区,调动全员参与,从源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发挥辅导员的指导作用优势,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意识比较了解,因而加强师德建设、组织辅导员评选活动。立足于辅导员角度,创建理想信念教育机制,提出辅导员引领作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创建专业教职工团队,面对学校、家庭、社会做好协调工作,在校进行培优树优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理想信念学习体验。
全程全方位育人应立足于教育体系课程与实践教育过程,把握学生思想信念形成规律,凸显教育的连续性、持续性,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学生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和行为。因此,根据学生发展阶段如:各年龄、各年级制定教育目标,发挥理想教育实效性。分层实现理想化信念教育,确定不同年级理想信念内容,生成多样化的思想教育模式。
全方位育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各门课程、各环节协同发力。以学生为核心,重视思想意识培养,凸显思政教育亲和性、个性化。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学习马克思信仰。结合课程特色科学融入育人要素,主流价值引领,让各类课程和思政并行,充分展现教育多样性,这对学生理想信念指导具有推动作用。
现代教育背景下,应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逐步提高以外,还要求学生具有远大理想,能够坚定信念,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让理想信念成为大学生努力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民族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秉承个性化、多维度、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模式,做到家校、学校与社会、社会与家庭有机配合才能生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