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生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镇第一中心小学 甘肃定西 748400)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另外,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其塑造自我性格。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常常因为要出去玩耍,对待作业不认真,只求快、不求质。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多是字迹潦草,又难以辨认,因而不利于教师批阅。此外,还有一些小学生群体,存在着添字、错字,小数点错误等问题,漏写运算符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些学生虽然没有上述错误,但在计算时较为粗心大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应该算错却丢分的现象。有的学生虽然知道自己存在着马虎的问题,但在计算后依然不去验算。这些均是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而造成了。[1]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学生对题意理解不透,也不主动去查询、去询问。这就导致其成绩差,进而不喜欢读数学书,也不喜欢看数学课外读物。我们对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行了统计,发现大部分为解题和奥数方面的书籍,带有较大的功利性。学生真正自觉、自发进行阅读的书籍数量较少。学生认为:数学阅读需要思考,语文阅读是欣赏;数学比较复杂,语文比较简单;语文容易懂,数学难理解。95%的学生对数学阅读是望而生畏。长此以往,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
通过对我校部分数学教师的调查,我们发现70%的教师认为当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佳,意识不强。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将起主要作用。高年级教师比较多地反映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严重。我校教师认为听、说、读、写等良好习惯,数学阅读习惯,勤学爱思的习惯是小学生当前最需加强和关注的学习习惯。[2]
训练是养成习惯的重要保障。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小学生养成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严格要求,科学反复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好习惯的关键。对小学生来说,详细具体的要求是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的保证,因为教师具体的要求就是学生行为的准则。例如,教师在为学生预留作业时,应明确提出书写要求:
1.作业本封面应包括以下信息:作业名称、学生姓名等。在填写这些信息之后,学生还要爱护封面和封底,通过包书皮的方式来保持清洁。
2.书写字迹应力求端正、整齐。
3.每次作业要写明题号,按照书本的顺序为教师后续批阅提供便利。
4.作业中的直线不能随意乱画,而是要用工具直尺来画。
5.作业中如果遇到运算题,尤其是两步以上的,则需要使用递等式的方式来进行书写。
这种明确提出的要求,比单纯要求学生注意书写有效得多。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分以下几步。第一步,教师可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读课文时存有一份认真的意识。例如,在读题时,学生可重点标注一下关键词语。第二步,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通过让他们读题和分析题,来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第三部,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阅读的习惯。科学阅读分为课内和课外阅读两种方式。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多写、多记、多动脑,并多阅读课外书籍。在生活中,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理解问题。[3]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摆脱对课本、教师等的依赖,并能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首先,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为他们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引导其独立思考。例如,“车站相遇问题……”,教师可先让学生们独立地读题、结题,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心得。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合作、乐于沟通的学习习惯。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能主动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思考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对学生反复提及的问题,教师也应耐心指导,听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一些较为匪夷所思的问题,教师也不应训斥,而是要多加引导和启发,和学生们一起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一些数学百分数的应用问题,教师可根据线段图来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重视引导他们发问,使他们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掌握此类题的解法。[4]
良好的习惯能让学生事半功倍,受益一生。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小学生从小养成细心、独立、爱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仅是学好数学的保证,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