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兵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中等职业学校 贵州遵义 563500)
当前,中职院校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其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其中,畜牧产业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与该专业有关的内容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在畜禽生产中,饲料添加剂的合理运用将有效促进整体生产效益和水平的提高。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畜禽生产中对饲料添加剂的运用往往并不是很科学、到位,问题众多,直接影响到畜禽产业效率的全面提高[1-3]。中职畜牧专业的教师要因地制宜,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饲料添加剂,突出解决运用饲料添加剂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畜禽行业健康、全面发展,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运用饲料添加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具体分析如下。
在畜禽生产的专业课教学中,由于专业性的知识枯燥乏味,没有什么活力,再加上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对饲料添加剂的运用缺乏正确的认知,不能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培养中职学生专业实践的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习畜禽生产的专业知识时,由于对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无法与实际结合起来,相关意识不足。另外,单一、乏味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教学效果不佳。
畜禽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与饲料添加剂的有效运用有密切的联系。可采用的有效措施如下:首先,要结合畜禽的特点,科学地记录各种数据,找到切入点,把握最佳的运用时机,全面提高畜禽的品质,以优化畜禽生产的养殖过程;其次,要根据不同的饲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保持饲料的质量,尽可能与所饲养动物的基本需要保持一致,让生活、生存环境能满足畜禽类动物的需求;再次,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饲料,密切关注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对其生长指标进行科学、全面的研究,提高运用率,实现动物产量的真正突破;最后,要遵循客观实际,切实改善饲料添加剂的运用方法,不断完善各个环节,促使各个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保证饲料添加剂的合理运用,切实调整畜禽养殖的结构。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是目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最有效的方式和策略。因此,中职畜禽生产专业的教师要对不同的饲料添加剂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专业性的术语引入到课堂中,带领学生深入生产基地研究和探索,分析畜禽所用饲料元素的组成,从畜禽饲料中发现缺失的元素。以富硒饲料的运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硒具有的重要生物学功能——能促进畜禽生长,通过饲料补硒已经成为一项必要的措施,接着,在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到畜禽养殖户中进行实际操作,将实践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畜禽生产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多样化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在中职学校畜牧生产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饲料添加剂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引入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亲身体验、操作的机会,让饲料添加剂的运用效果得到真正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增设实验活动环节,建立模拟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地认识不同的饲料添加剂,为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校外企业的一些畜禽生产技术人员、畜禽疾病防治专家为外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饲料添加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总体而言,在中职畜禽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不同的教学状况,改善和优化饲料添加剂的运用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根据饲料添加剂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变革和调整,从而促进畜禽产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