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平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115)
我国早期一般将从业人员分为农民、工人、干部等,《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人才划分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1]。在管理方面,建国后我国形成了人事部门管干部、劳动部门管工人的基本格局,由此造成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离[2]。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社会发展,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在培养方面,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分类界定始终比较模糊。从人才培养规格上看,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并不完全对应,工程型与技术型人才、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之间又存在交叉重叠的关系[3],随着职业教育“类型说”,政策界定情况正逐步好转。在评价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职务系列分流认定与评审管理[4],技能人才实施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随着《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正逐步完善[5]。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各类从业者都看作是一种人才资源。有研究认为,不同岗位、不同类别、不同环境条件下,人才诸多方面无法类比和整齐划一。但有的单位或部门在评价人才时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导致评价结果与人才实绩相差巨大,直接打击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6]。职业资格制度的人才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建立科学的评价质量保障体系、组建统一的评价机构、开发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技术、倡导行业参与评价、提高评价者素质等势在必行[7]。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至今已实施和影响中国60多年,从公平、公开、科学、准确、监督和规范等视角看,都还有一定改进空间,能力导向原则、完善职称系列和聘用制度、拓展公民参与、推动评价制度社会化和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8]。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建设掀起了广东深化改革再出发的新一轮建设热潮。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高端生产服务业等高度集聚的重要区域,大湾区呈现出经济密度高、经济体量大、创新能力强等特征[9]。大湾区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作为新支柱产业,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也将集中在新显示、新通信、新医药、新设备、新智能等重点领域,对各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当前,工程技术人才是将科技理论转化为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工程技术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越来越深刻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也深刻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0]。大湾区面临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双重不足,恰逢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可以调剂优秀高技能人才弥补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为促进合理流动,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空间,为大湾区人力资源建设带来利好[11]。本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从两类人才的区别与联系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渠道,研判广东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共同培养人才,为大湾区产业发展服务。
形象地说,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与认识世界,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工作则是通过技术技能的工艺操作来实现改造目标。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之间有一条“鸿沟”,但并非不可逾越。在工程技术领域,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让高技能人才有机会参评专业技术职称、工程技术人才有机会参加职业技能评价,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可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一般认为,技能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工作任务的动作方式(包括心智活动方式) 和动作系统。有研究认为,技能是人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学习和训练,使自身身体的部位(器官)借助某种工具操控客体对象,或直接操控自身身体的部位(器官) 的能力[12]。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具体包括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也包括具有相应能力的人群。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内涵还会提升,外延也会拓展。其特征主要有:在技能掌握的程度上达到了“高”水准,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具有超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13]。
按照培养主体划分,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有院校培养模式、企业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14]。职业院校培养模式主要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教育部门主管的高等职业学校来完成。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 423所,普通专科在校人数1 280.7万人,当年招生人数493.6万人[15];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 392所,在校学生360.3万人[16],其中高级工以上层次约占40%。企业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在岗培训,更新和补充员工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升员工的岗位技能,进而提高生产效益。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其思路均源于德国“双元制”。
人类用基于事物发展规律而发明的造物方法,迫使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转向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这个特定的人工过程所构成的有秩的、较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叫做工程技术[17]。工程技术人才,一般是指接受过科学或工程技术相关专业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活动为主的工作者[18]。从职称来看,工程技术人才一般分为初级(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工程师)。工程技术人才,是将科技理论转化为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工程技术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越来越深刻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也深刻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0]。有研究认为,从应然角度出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该具备: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数学等基础科学知识为核心,以相关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素质体系;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沟通交流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为支撑的能力素质体系;以工程伦理责任为核心,以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支撑的德行素质体系[1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保持稳定,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呈现数量需求大、质量要求高、类型多样化的态势。与之对应,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高等工程教育院校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2006—2016年,我国工程类院校总量从1 908所增加到2 596所(其中工科院校从622所增加到923所),工科类毕业生数从149.69万人增加到252.65万人(其中研究生数由32.20万人增加到71.24万人),与之相比,工科专业数从206个变化为203个,总体基本持平[20]。我国高等工程院校主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模式有四技合作模式(高校向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的单向合作模式)、校办高科技产业模式、共建联合实验室模式、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大学科技园模式等。在此背景下,能力高超、技术全面成为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指标,学以致用、强调实践成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
技能型人才是指人才层次中的基础层次,也是人才层次中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其能力主要是将最新的理论、设计、技术具体实施于生产过程,最终变成最佳的产品、服务、管理效益等等。工程技术人才设计和革新的项目只有通过技能型人才操作才能完成[21],高技能人才是技能型人才的拔尖部分。工程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并不是截然绝缘,在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过渡地带。一些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专业知识领域向工程技术人才接近,因此有高技能人才转评工程专业技术职称的可能。例如广东省人社厅选择机电、电力、食品、轻工4个领域先行开展高技能人才申报工程技术职称试点,至2020年年初,共有531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其中初级202人、中级204人、副高级123人、正高级2人[22]。
从政策层面来看,不少地区如广州市此前就已经出台专业技术人才参评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工程技术人才符合相应资格条件就可以申报评审职业技能等级,同时,还明确了转系列申领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所以,在职业资格证书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的背景下,人社部贯通的意见更多的利好是允许高技能人才转评,尤其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或省级以上政府认定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予以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机会,更是为高技能人才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在作为新时代三大国家战略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新科技催生新产业、新产业带来新机遇将成为新常态,这将为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带来大量利好。在新空间、新活力、新契机面前,广东地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自身还面临着规模不够大、质量不够高、标准不够新、配套不够全等现实挑战。
据报载,2020年广东省技能人才规模为1 249万人,规模在总量上仍居全国首位[23],但其在就业总人数6 508.65万人中占比仅为19.2%[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4%(全国就业人员7.7亿人,技术工人1.65亿人)。这说明,广东省总体人口规模优势并未转化为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优势,也说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重点行业关键岗位看,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还面临人才短缺。比如,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在全国范围内人才缺口达765万人,电梯维保人员、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人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才等也都存在一定短缺。这些行业涵盖从元器件、整机设备、软件、测试到组装、维修等各个环节,对转型升级后的高端技能人才队伍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
从人才结构方面看,广东技能人才的分布也很不合理,主要体现为不同地区、产业、行业、职业类别,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别和规模企业之间的分布不均衡。技能人才区域结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失衡。广东省技能人才总量中约有70%集中于珠三角区域,这主要是由产业聚集发展所造成,反过来又导致“强者愈强”,进一步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失,强化了新一轮区域发展不平衡。
全国总工会在2017年开展的第八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产业工人中有高级职称的仅为4.5%,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达61.3%,无技术等级的比例达72.8%[25],这里所谓的职称主要是指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职务,技术等级即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虽然,广东技能人才队伍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为32.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23],但大大低于发达制造业国家平均超过半数的水平。技能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地区人力资本储备,是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广东现有技能人才素质水平明显偏低,目前尚不具备与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等国际一流湾区相竞争的实力。
近年来,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逐步深化,高技能人才的结构性问题又呈现出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紧缺工种(职业)目录(2018)》与“2015版目录”相比较,紧缺工种数量从原来的64个缩减至29个;在结构上也存在很大不同:过去的一些“热门”职业,如电子商务师、会展策划师、物流师、保险精算师、期货业务经理、维修电工、茶艺师等均被删除,而与半导体等产业相关的工种则新增列入目录,比如液晶显示器件制造工、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和集成电路装调工等[26]。
当前,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体系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1)职业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现行部分职业标准内容大大落后于专业技术发展水平及行业企业生产实践需要,不能满足企业选人用人需要。(2)评价技术滞后,现有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主要是“纸笔+实操”模式,对于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等高端技能人才所必备的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等深层职业素质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手段。(3)两岸三地评价标准互认不够,广东与港澳地区间存在职业资质互认机制障碍,目前仅有印刷、物业管理、美容师、养老护理和汽车维修等少数职业的从业人员可获得香港地区就业许可,尚无法全面实现职业资质双向互认,这不利于大湾区整体技能型人力资本开发,也将直接影响跨区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对全域经济发展构成掣肘影响。
同时,企业自主评价积极性不足。一方面原因是众多民营、中小型企业出于对管理成本、生产经营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导致其参与、实行自主评价工作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现有职业目录(标准)覆盖范围尚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同时行业组织发挥作用不足,造成企业缺乏参与意愿。
目前,珠三角发达地区在资金设备投入、师资配置、内涵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大幅领先于粤东、西、北地区,而后者由于产业相对落后,企业数量偏少或规模较小,导致可提供的校企合作或就业岗位层次相对不高、数量较少,进而导致生源数量、质量均得不到保障。一方面,技能人才待遇偏低。以技术工人为主体的技能人才在工资收入上普遍与专业技术、工程、管理等类别人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其社会地位、职业声望也远不及他们。这不仅影响了在职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技能提升动力,也间接造成了职业院校招生难,吸引力不足,导致高技能人才队伍面临后续力量不足的风险。另一方面,职工职业素养有待提高。近年来,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职工离职率持续走高,其背后虽有市场竞争加剧、人力成本上升、薪资待遇偏低、劳动关系不和谐等因素的影响,但更深层的原因则主要与当前新生代劳动者群体普遍缺少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专注求精精神,以及在职业发展上急功近利有关。
未来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日趋复合,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在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上的差异将日趋减少,两个系列的人才类型边界也日趋模糊,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显现出技能性、实用性、经验性、高度综合性的共性特点。人才自身的发展趋势特点为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贯通政策操作方面,笔者认为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意见》指出,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改变人才发展“独木桥”“天花板”现象,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破除身份、资历、学历等障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这里所谓的破除障碍和打破界限,主要针对高技能人才而言。在过往,纵然再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因为学历、业绩等资格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中晋级,无法转评专业技术职称。现在给予机会,让高技能人才能够通过新的评价制度成为工程技术人才,既丰富了工程技术人才的来源,又补充了工程技术人才的技能专长,是激发工程技术人才活力的重要举措。
在职业资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的背景下,从2020年起,除与人身健康公共安全等密切相关的安检员、消防员等7个工种依法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外,其他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将逐步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27]。同时,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职称的社会声望一直较高。如此一来,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转评专业技术职务的数量会急剧增多。因此,在打破界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规模的控制,不能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与工程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相比,技能人才鉴定制度略显单薄,这也是职称含金量大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原因所在。《意见》指出,对长期坚守生产一线且在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所谓高技能人才,操作定义上包括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3种职业资格的人员。对照工程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技能人才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广东省的做法为例,在转评中,工程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有相关专业学历的,可免于理论知识考试,侧重考察相应等级操作能力;同时,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技术职称评审,外语、计算机、论文等均不是限制性条件,技术工艺改进方案、技术工作报告、操作手册或疑难案例报告等可替代论文论著[28],此外还有一些倾斜条件。可见对高技能人才倾斜力度较大。
2019年度,广东省高技能人才转评申报人数和评审通过人数在全国各省份中均居首位。目前,广东省轻工、机电、交通、建筑建材、农业、林业、测绘国土、电力、水利水电等20个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技术职称评审,总结经验后适时下放评审权限。因此,高技能人才转评中既要适度倾斜又要注重质量的保持,不能发生因为高技能人才的增补而使得工程技术人才整体质量的下降。
《意见》指出,要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定为重点,把技能技艺、工作实绩、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技术和专利发明、科研成果、技能竞赛成绩等作为评价条件,通过职称评审,选拔一批技能精湛和专业知识扎实的工程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更宽广的领域钻研业务,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促进工程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深度融合。当前,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将逐步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由职业资格评价改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行“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专业技术职务也在走评聘结合的道路,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因此,在开展高技能人才转评工程技术人才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促进评价与使用相结合。对机制未建立、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应倡导控制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不能形成一窝蜂转评的现象,进而降低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据调查,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仍普遍低于工程技术人才。政府给予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也还较少,一般只针对特别突出的领军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若想向工程技术人才转型发展,一方面是缺乏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是企业不一定提供这个平台。《意见》也明确,不得擅自扩大评价范围,不得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条件,要规范评价程序,更要严格标准。由于两类人才分类管理多年,还存在诸如有的职业工种并非五级资格等级,有的工程技术职称还重在创意而非操作等差异,故而,在转评中既要突出高技能人才特色,又要做好转评过程中的配套制度保障,确保贯通并非单一走向,而是双向互动,促进人才流动和发展。
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互评互认,一方面能鼓励高技能人才加强理论知识素养、提高规划设计能力,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应用技能,成为兼具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双肩挑复合型实用人才,对内是知识、能力的融会贯通,对外是职业资格等级、职称的互评互认,促进员工相应的职业地位、薪资、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作为以“世界级湾区”为目标的粤港澳大湾区,除了吸引高端企业、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本,还需要大力加强包括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湾区建设提供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高质量人力资本支撑。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对照大湾区战略,广东现有技能人才队伍在素质水平和结构上均须进行大幅提升与调整,这也对广东技能人才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研究指出,产业结构布局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布局。换言之,适应产业结构的专业结构可为产业发展提供合适的技能人才,从而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29]。经济水平越高,产业结构水平也越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就更高,必然引导所在区域职业院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也必然要求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生产与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处理产业体系和专业结构关系的重要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旨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模式,积极贯彻落实有利于解决产业和专业的匹配问题。
当前,珠三角9市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30]。展望未来,大湾区聚焦于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大湾区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海洋经济,形成“四轮驱动”的格局。为此,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师资队伍建设对接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实践平台建设对接行业企业的产研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校企共育等“五位对接”[31],能有效促进广东技能人才适配大湾区建设。下一步,建议强化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发布的指导效能,建立一个以经济实力为依据,以现有指数为基础,以未来需求为目标,以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体系为支撑,对各大类技能人才的供求预测细分的技能人才供求预测和警示系统。在此基础上,统筹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并推动落实,形成与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极具竞争力的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新格局。
大湾区建设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形成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9市,这里云集“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即将围绕新型健康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海洋工程装备、高性能集成电路、信息消费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从城市群和城镇发展角度看,这必然带动一大批技能人才从事如上领域的工作。事实也确实如此,例如有近3年调研数据显示,广州技师学院毕业生中,有97.10%选择在广东省内就业,后者中有88.40%选择在珠三角地区,成为包括华为、格力、美的、TCL等珠三角企业重点招揽的对象[32]。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近年来,广东职业院校尤其是技工院校已经成为综合性的技工教育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与企业联系紧密的办学实体,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技能人才培养优势。在搭建“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实施校园对接产业园工程、开展技工院校与大型骨干企业对接合作、推行“校企双制”校企深度合作育人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广东更应该发挥区域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增强专业建设内涵。具体而言,建议开展专业基本内涵、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的基本结构、专业设置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应用型研究。要按照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统一的原则,引导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通过企业界人士和院校教育者共同参与组建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校本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问题,把握产业、行业发展的趋势,跟踪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实现专业内涵的按需更新、自主更新和及时更新,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施管理的科学性,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益和效能。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更有效地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等有效衔接,促进学校内部专业的改造与升级,提升专业的市场价值、竞争优势、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
标准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技术支撑。加强粤港澳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探索共建职业教育园区以及区域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为大湾区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摆在当前广东职业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推进大湾区学校互动交流方面,鼓励三地职业院校参与姊妹校(园)缔结计划;争取国家支持与港澳共同制定粤港澳大专(副学位)学历分批实施互认方案;落实港澳居民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政策规定。这些政策的推动,无疑是顺应市场一体化水平推动职教标准互认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标准是指职业教育领域统一的教学要求、管理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和符号,是一个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3]。一方面,要衔接好大湾区内部的职业教育标准,推动资格标准互认;另一方面,也要借“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职业教育国际标准体系的参与制定,建立开放融合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建设大湾区人才资质框架。深入贯彻《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试点建立“大湾区人才资质框架体系”,对湾区人才队伍(包括专技人才、技能人才,乃至工程类、管理类、科学类人才等)的评价、开发予以规范,彻底打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之间的隔阂,融合学历教育证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统一设置不同职业、工种的能力标准、资质等级和评价标准,并以此为基准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二是重塑职业技能标准。积极推进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企业自主评价试点工作,让技能人才评价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深度对接。在标准开发领域向企业主体开放,逐步放开并赋予企业参与职业标准开发、应用的权利,并充分赋予成熟行业组织以技术监管权,建立一套开放包容与严格监管并重的职业标准管理机制。
三是完善互评互认政策。不仅要畅通高技能人才参评工程类专业技术资格的职业发展通道,也要畅通工程技术人才参评高级职业资格的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搭建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立交桥”发展通道,鼓励两类人才跨界发展。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参与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认定、高技能人才引进、财政资助等项目给予政策优惠。对高技能人才参与科研项目、课题攻关、实验室建设给予资助。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团队,加快形成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的人才结构。
大湾区内地域相近、文脉相亲,加快推进人文湾区建设,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塑造和丰富大湾区人文精神内涵,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当前一项重大历史机遇和研究课题。打造大湾区城市文化名片,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基于文化凝聚力和软实力的角度,适宜打造“湾区职业教育综合实验平台”。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构建一体化招生平台。解决广东省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珠三角和粤东、西、北部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打破招生领域长期存在的地域限制、类别限制,创新办学思路,搭建一体化招生平台,整合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生源,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二是建立一体化教学平台。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上进行跨地区融合发展,进行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如中职与高职融合;珠三角发达地区与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共同培养,融合发展,比如,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学生可在入学后于本地进行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然后在珠三角发达地区实施对教学环境、设备及师资要求相对较高的实操课程学习;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院校也可通过共建模式,促进师资跨区域流动、配置,实现师资与生源的双流通。
三是搭建一体化实训就业平台。珠三角地区经济产业较为发达,可为欠发达地区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实训实习和就业平台。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普遍存在的“缺工”难题;另一方面,伴随大湾区经济产业布局调整,原有从欠发达地区流出的技能人才也会随被转移企业一同回流返乡就业。
总的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其基础建设以及竞争能力已显著增强,已经具备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大湾区内机遇与挑战并存,广东技能人才培养事业应当紧紧地跟随当地大力发展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并正视与之而来的风险,从而能够建立健全当地未来发展所需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更多高技能人才转向工程技术人才,从而使得当地的职业教育在当地大力发展建设的背景下,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