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方法研究

2020-01-08 11:51:51吕海波
科学咨询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事物思维能力定位

吕海波 姜 娟

(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基于地理学本身的特殊性,地理空间思维不是简单的三维或是立体,而是在对事物三维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意向进行空间定位、空间分析、空间想象的能力[1]。地理空间思维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这一空间意向进行认知、定位,然后根据其相关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及周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析,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状态,确定周边地理事物在空间中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后综合多个角度思考其空间属性的思维能力[2]。本文结合相关调查,讨论现阶段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结合教育学理论提出培养措施。

一、性别、文理科与地理兴趣

一般而言,对地理的喜欢程度是文科男>文科女>理科男>理科女。对此,教师的教学应从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入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地理的重要性,如地理与气候、旅行、交通等息息相关,学习地理对日常生活有一定指导意义;

2.组织开展“名人与地理”主题班会,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转变学生对地理的态度;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室外探究内容,增强地理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列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学生处在一个对外界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年龄段。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可以适当穿插与地理相关的“外界事物”。

二、学习动机与地理空间能力

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认知内驱力(动机)入手[3],具体策略如下:

1.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认知内驱力(动机)产生的基础;

2.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这种学习需求内化[4];

3.重视立志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启发学生主动、自主学习[5]。

三、加强教师对地理空间思维的重视程度

1.教师应多听优秀教师的课,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学习来增强自身对地理的重视程度。

2.教师之间多交流,交流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学校多组织有关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交流会。

四、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

2.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

3.加强教师对地图的重视。

(二)培养空间定位能力

1.经纬度定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并在大脑中构建大致的全球经纬网。

2.借助邻近地理事物定位。地理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学生在定位地理事物时,就可以借助与它相近的地理事物。

3.借助特殊地理景观定位。

五、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地理图像立体化,即将平面的地理图像变成立体的,如把平面的地球图像变成立体的地球图像,通过加强图像的立体感,来加强学生的空间感。

2.地理图像动态化,即把静止的图像转换成动态图像,便于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地理事物,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6]。

3.图片和语言、文字结合。

六、增强地理空间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的一个途径是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7]。在培养学生空间分析能力时,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1.借助地图,把多张地图叠加起来对比分析。

2.在实地野外考察中对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进行培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地考察可以拉近学生和地理事物的距离。近距离感受该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其后的地理空间分析会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3.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GIS空间分析。

七、结论

本文结合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地理空间思维的构成要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读图技能、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等来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同时,本文提出了加强学生对地理意向记忆的措施,以及增强教师、学生对地理科目重视的方法。

猜你喜欢
事物思维能力定位
培养思维能力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学习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