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二代”的自白

2020-01-08 11:32:36杜秀香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医者医学手术

文/杜秀香

我叫唐清颖,是一名医生,中国千千万万医生里最普通的一个。若说有什么不同,可能有一个,我是“医二代”。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做了最理想的回答: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出生于医学世家的我,父母皆是医院老职工,他们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积极响应国家支边的号召,服从国家分配,走进济阳,这个当年他们无比陌生,如今却是第二故乡的小城。走过年代的纷争,走过医学的变革,他们也走过自己的一生。

耳濡目染之余,医者之梦早已悄悄扎根于少年对未来的期许之中。高考填报志愿,我毅然选择了医学。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志愿书上填下的那几个字需要用一生来书写。1992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我心怀一腔“仁者爱人”的热血,怀揣一份“济世救人”的理想,毅然回到了我出生、长大且深爱的地方——济阳区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普外科的医师。父亲当时是医院大外科的主任,做为父亲的合作者和助手,我完成了上班后的第一台手术,也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幕仪式。而作为他的儿子和学生,对我,他只有两个字:苛刻。

在与父亲同辈的叔叔阿姨们热情不减的注视下,在父亲严厉甚至挑剔的目光里,倍感压力山大的我深知医学不是一份吃“青春饭”的职业,而是一项需要终生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事业。选择医学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分昼夜的辛勤,选择了不分时辰的忙碌,选择了不分节假的四季。我抓住一切时间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利用一切时机学习专业技能,钻研手术创新,抢救危重病人,一直冲锋在前。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让我脱颖而出,成为别人口中普外专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地走在行医路上的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却没注意到身边同行的父亲,他的脚步正在一天天变得缓慢。直到他接到退休的通知,我才意识到那个永远精力旺盛,不知疲倦为何物的父亲老了。他退休前的最后一台手术,我依然作为合作者和助手,和父亲一起完成了他职业生涯的圆满落幕。

退休后的父亲并没有去享受晚年的悠闲,他转战到门诊,继续为许多依然慕名而来的患者解答疑问,解除病痛。患者眼中,他是个热情幽默的人,对疾病生动的比喻常常惹得患者在哈哈笑声中了然于心。我常想,他的热情、幽默、爱心都留给了别人,唯独把严厉留给了我。他的门诊行医生涯一直持续到80岁,那一年,他被确诊为胃癌早期。最后一次门诊,我开车把他送到医院,面对患者,他依然专注、专业又幽默,他和前来寻医问药的老患者们一一道别。看完最后一个病人,他洗手,恋恋不舍地脱掉身上穿了一辈子的白色隔离衣。这衣服,其实早就长成了他身体的又一层皮肤,无论穿不穿在身上,他的心里都装满了白衣在身的医者之心,生命之重。我在旁一直静静地看着他,看他对这份职业一生的热爱、不舍和追索,也看他无奈老去的惆怅和落寞。身为一个“医二代”的责任从此在心里落地生根,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我开始在普外专业的天空里翱翔。开展保留乳房治疗Ⅰ期乳癌和部分Ⅱ期乳癌等新技术、新疗法,开创了我区乳腺肿瘤治疗技术的先河;独立完成常规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根治及颈部廓清术、胃癌根治及全胃切除术、肝癌切除术及门脉高压联合断流术等普外科大型手术更可谓得心应手。

一路走来,可以铭记的有很多。医者,有时需要救治的不只是生命,还有人心;需要直面的不止是疾病,还有人性。我至今难忘的是2002年进修归来的第一例胰腺癌手术。患者戴女士,六十多岁的她不幸被确诊为壶腹部占位。无疑立即实施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最佳治疗方案。然而彼时,医院还未开展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又有心脏病史,手术风险之高可想而知。同时,患者家中经济十分贫困,手术费用亦是不得不考虑的。治病救人的责任感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思虑再三,我找到患者的老伴,向他交代了病情的严重性、手术的危险性以及手术费用的情况,让他决定手术与否。此时此刻,这已不单单是一场手术,而是一场感情的考量,人心的考验和人性的拷问。三天后,老人找到正在值班的我,坚定而又郑重地说:“我决定了,就是倾家荡产也得给她做手术,老婆子跟了我一辈子了,没享什么福,到老了长病了我不能不管她,就是砸锅卖铁咱也得给她治。唐大夫,手术你大胆地做,如果老婆子下不来手术台那是她的命不济,我拉着就走,绝不怪你。如果手术成功了,她也算不白跟我一辈子。”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语言,还有比真情更珍贵的东西吗?感动之余,我一边积极准备手术方案,一边找到院领导说明此事,请求为其减免手术费用,成全世间这份难得的真心和真情。天佑好人,顶着巨大压力的我手术非常成功,患者不仅平安下了手术台,预后更是出人意料的好。如今,十七年过去了,戴女士依然健在,每年她来医院复查都会找到我说一声感谢,说一声,活着真好。正所谓: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在成全一份真情的同时亦是成功开创了全区首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全了自己创造生命奇迹的光辉履历。

网上流行着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生命中所有的努力都会化身为幸运女神,在生命的某一刻或某一个拐角处,让你邂逅柳暗花明。2004年,我因业绩突出,能力出众而被任命为医务科主任。2005年,仅仅一年后升任院长助理;2006年,我兼任办公室主任;2008年,又擢升为副院长,实现了别人口中职业生涯的“几连跳”。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只有我自己知道曾有多少个夜晚夜不能寐,有多少个节假日从不休班。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开年之初,新冠疫情突发且迅速蔓延。作为全区定点救治机构,我第一时间临危受命,身兼数职,带着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敢打硬仗的奉献精神,带领全院1 000余人递交了请愿书。后来的日子里,疑似病人紧急讨论,确保数据准确上报;特殊病人深夜会诊,严格把关科学防控;我生生把指挥室和病区走成了“两点一线”。“绝不能漏诊一个,也不能误诊一个”是我的红线和标杆,也是我日夜坚守的执念。身为一个医者,更兼为一个“医二代”,我要尽己之力承担起医者仁心的传承,也愿用一腔热血诠释这个时代最美的“逆行”。

有人说,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浑身洋溢出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能够无形地影响身边的人,是一种楷模,一种高标,一种遗世独立的风景。28年的每一个日夜,恰如大浪淘沙始见金,良好的家教,出众的能力,严格的自律,如春风化雨,成就了世人眼中我玉乎其外,德乎其行,善乎其心的君子之风,也使我成为世人称道的一代儒医。

手术后已经康复的父亲对我依然苛刻,同样身为父亲的我早已经明白,他的严厉,是对我没说出口的深沉的爱。今后余生,我将接过他手中救死扶伤的接力棒,记下他语重心长的句句教导,在道阻且长的医学之路上,上下而求索,虽死而无悔。

猜你喜欢
医者医学手术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大众文艺(2021年6期)2021-04-22 01:58:14
医学的进步
手术之后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0:50
我是医者
草原歌声(2020年1期)2020-07-25 01:45:18
非常医者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