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晓龙 宋为群
没错,我是一名三甲医院康复科的治疗师。说起我的职业,没接触过康复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一般在医院,大多数人会将穿着白大褂的称为大夫或是医生。而我的职业——康复治疗师,在医院尤其在患者和家属面前,无一例外地被称为老师,医生的大爱无疆与教师的诲人不倦让我把这种称谓当做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期待。
回想一下,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虽对有些疾病仍在奋力探索,但每个学科都在维护人类健康的岗位上绽放着独有的光芒。当然,康复科同样有其独特的一面,这不仅取决于治疗手段的不同,更大程度上与我们相处的患者和家属有关,“你得努力训练啊,女儿再过俩月就结婚了,你不是半年前就挑好西装了吗?”“哎哎哎,你干嘛呢,老师给你训练呢,你咋还睡着了?”“哈哈哈,你叫我啥,我可不是你妹妹,我是你老婆,你不记得我啦?”“东方红,太阳升,来跟我一块唱!”“我跟你说杨老师,我没生病之前,喝酒半斤起步,就没醉过!”“抽!不吃饭也不能不抽烟,主要是压力大,不抽烟难受啊!”
看,我的工作是不是还挺有意思?这也的确让我看惯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那些能够触发自己情感变化的感受阈值仿佛也越来越高。但工作至今,仍能毫不费力打动我的,依然是这些缤纷多彩表面下那每一个为生活而咬牙坚持的内心。我会不忍看他们无助的眼神,我会不忍看他们咬牙切齿训练时的表情,我会不忍看他们满头的汗水,我会不忍回头看他身旁噙着泪水、满脸疲惫的家人。如果能够选择,我更希望我们的相遇是场梦,我更希望他能穿着早就挑好的西装如约参加女儿的婚礼,我更希望脑血管病这件事情不会发生在他身上,我更希望他能与爱人执手幸福余生,我更希望沉浸在他向我讲述的往日辉煌。可现实就是这样,随着全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日益上升,每年有近千万人患脑血管病,随着医学的发展,虽然死亡率逐渐下降,但遗留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每个人甚至每个家庭的生活。作为康复治疗师,每天要面对各类功能障碍的患者,有的患者不能言语、有的患者二便失禁、有的患者认知障碍、有的患者不能行走、还有一些患者甚至连翻身都需要外力辅助。然而,康复的魅力就在于庞大的康复团队与患者和家属间那份不言而喻的信任与执着,以及团队中每个人为爱努力、绝不放弃的热情。
所以,康复这份工作让我感动也让我着迷。如果你的工作可以给一个崩溃边缘的家庭带来希望,我想没有几个人会拒绝吧。我常常喜欢把康复比喻成再塑造的过程,康复治疗不仅要塑造患者缺失或受损的身体功能,更要塑造他们社会参与时的强大底气。我总是喜欢回顾每个患者与我相处的康复过程,每每想起都很是欣慰,我没做什么,只是希望带他冲破功能障碍所带来的黑暗,去追求万物热爱的那一缕阳光。所以我的工作也让我结识了很多患者朋友,而他们也总是会来单位看我,那种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就好像炎炎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我们总是相视一笑,不必多言。回忆康复路程的艰辛,他也总是说:“疾病并不可怕,是康复给了他崭新的生活,带他拨云见雾,遇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