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电信息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马筱娟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模式,然而由于会计信息化属于系统工程,其在财务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中,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会计信息化是传统会计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财务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实践调查,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手工或者计算机核算单一模式,工作效率不高。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则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通过会计信息化体系能够从源头上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其次使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财务分析活动,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隐患比较多,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为财务管理工作构建了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例如,通过会计信息化体系可以实现对财务活动的自动分析预测,进而帮助企业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降低财务损失。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财务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虽然近些年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上增加了资金投入,但是其在具体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脱节,信息融合度不高。从当前会计信息化运行实效看,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能够在某些方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其本质上仍然局限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上,而忽视了与企业实际财务工作相融合。例如,企业所设计的会计信息化体系功能仍然局限在传统的会计核算、记账等模块,而对于利用会计信息化体系实现对财务全过程潜在风险的监测与控制方面存在设计应用不足的问题。
(2)企业缺乏会计信息化风险防范意识。会计信息化带给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呈现开放性、关联性以及数据化的特征,这样一来必然会增大企业财务工作的风险。目前大部分企业建立了会计信息化体系,但是其在风险防范建设上相对投入不足,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企业在会计信息化体系中只是简单地安装了杀毒软件,而缺乏系统的网络防护系统,企业财务数据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
(3)复合型人才匮乏,财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待提升。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企业财务人员既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也要掌握计算机使用、基本维护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相应的技能,但是根据调查,目前企业财务人员所掌握的工作技能仅能满足一般性的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其在运用大数据系统控制财务工作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所以复合型人才匮乏是制约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于会计信息化与管理会计信息融合性不高的问题,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会计信息共享平台,以此实现会计信息化与财务管理系统的深度融合:一是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提高对各部门财务数据的统一管理;二是企业要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管理模式。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突破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全过程的财务管理系统,将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纳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可以实现各部门信息的互联共享,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面对会计信息化带来的风险问题,企业一方面要从会计信息化系统安全防范体系入手,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首先企业要加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及时下载安全性更高的杀毒软件、做好防护墙设置等;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工作人员的行为。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岗位不相容制度、财务操作岗位制度。财务工作人员在使用电脑时要做好密码保护措施,不可以使用财务电脑设备登录微信、QQ 等软件。
复合型人才是企业构建会计信息化的关键,因此企业要立足实际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育培训,以专题培训和定期办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财务人员掌握工作知识和提高岗位技能;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绩效考核等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参与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体系中。
总之,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此推动企业财务工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