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晖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中国人自古情感充沛,想象力丰富,并且喜欢通过赋予事物美好的寓意来表达内心深厚的情感。竹的身姿挺拔修长,栉风沐雨始终屹立,四季常青,坚贞不屈,古人赋予它坚贞顽强的精神品质,并以“君子”称之;莲花出淤泥却清新娇俏,亭亭玉立,人们就将它视作纯洁、神圣、超凡脱俗的象征;丹顶鹤姿态优美,高雅大方,寓意着长寿、富贵,常和松树一起象征延年长寿……
本文分析的紫砂壶作品《迎春吉祥壶》就是将吉祥图案融入紫砂壶中,其中吉祥图案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一种,和手工艺术紫砂壶结合在一起,既增加了壶的观赏性,又添加了生活的艺术气息,使得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让人喜爱不已。
当代紫砂艺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保留了工艺美术的艺术形式,还兼顾了时代审美需求,并且依托茶文化的兴盛不断创新,使得紫砂壶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其实用功能和折射出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深刻内涵都让它散发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更是从艺术上体现出了我们华夏文化的绚丽多姿。
中国吉祥文化是在漫长岁月中诞生的民间艺术,它博大精深,千枝万桠,最直接地反映了数千年来古人的人生追求和愿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吉祥主题总是围绕着浓重的生命光彩,它象征隐喻,是民间传统文化惯用的思维逻辑的折射。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受到时代元素的局限,并且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所以一成不变的各种文化都将面临着时代前进步伐的淘汰,即使是在中华大地上繁衍发展了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当的改变,只有符合新时代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才能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紫砂文化,伴随着茶文化的兴盛而开始大放异彩,其自身的综合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并且,紫砂壶的发展中,一直遵循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并以传统为本,大胆创新,脱离单一的文化元素,大胆融入一些其他传统元素,在紫砂壶朴素的器型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艺术创作,不仅可以带来上佳的嗅觉和味觉体验,还带来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迎春吉祥壶》是经典的龙蛋造型,作品精致典雅,形体端庄大气,肚腹饱满圆润,通身呈蛋状,以流畅的线条勾勒而成,充分体现了紫砂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色。并且在东方文化中,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吉祥图腾,作者选择龙蛋造型,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和寄托。龙蛋的造型非常具有特色,壶身光滑圆润,壶腹饱满,极具张力,透露出朴拙、自然的亲切之感。壶嘴短小呈直流状,倒把大而垂,非常小巧雅致。线条自下匀势而上,过渡自然舒缓,壶盖与壶身之间接洽平和严实,通转流畅。盖上一粒扁圆珠钮,简约美观。壶的整体搭配都非常得当,相互起势,协调统一,给人以含蓄优雅之感。
整壶的器面非常光滑,作者以壶面为载体,融入了迎春吉祥图案,段泥烧制而成的偏暗红的紫砂壶面和色彩绚丽丰满的图案形成强烈的色差,优美别致,动静相宜。作者在壶面上巧妙的添加了迎春花和凤鸟的图案,正好贴合了壶的主题——迎春和吉祥。“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迎春花作为花中四友之一,开花大气,缀满枝头,在绿色的枝条中衬托出典雅富贵气息,并且是不为严寒酷冬,迎春怒放,也代表文人气节。壶面上点缀的迎春开得恣意纵情,春的气息铺面而来。迎春花旁一只美丽的凤鸟展翅翱翔,周身仿若有祥云缭绕,透露着吉祥的气息。凤鸟展翅的画面优美大方,呈现出祥瑞之感。花与鸟,在色彩的拼接中,在动静的相称下,带给大家心灵的稳重和平和,同时画面的色彩冲击,使得紫砂壶脱去了固有的朴素感,从下里巴人上升到了阳春白雪,让人眼前一亮,为之驻足。
《迎春吉祥壶》流露出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并且通过添加传统文化元素,使作品在原有的基础上,展现出了春天的美好生活和吉祥和谐的美好氛围,同时这一文化创新也为紫砂壶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形式,除了需要贴合人们生活需求的实用性,还要能兼具更多的造型美感和引发人们思考的人文情感。一件好的作品,只有形与神,外在和内在都统一高度,才能称之为一件成功的作品。紫砂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传承和创新同步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壶艺的技巧,并融入时代审美,注入美好传承,让人可以畅想过去,展望美好未来,真正做到吸取历史中的精华文化,不断前进。从这件紫砂作品中,我们可以期待紫砂壶在艺术之林中继续展现我们华夏文明的璀璨和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