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探索

2020-01-08 08:27雷志佳夏小华
关键词:规律政治情感

雷志佳,夏小华

(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青年是时代的风向标,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主体接近00后一代,他们的认知水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实践行为等均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方面,他们表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一样的地方,普遍存在“要”与“给”的学习差异性,“要”与“不要”的获得期待性,“要多”与“要少”的满足可能性等冲突。要想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则必须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在全面系统了解大学生成长规律后,针对个性特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相关概述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其特有的规律,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基于此,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容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指什么,两者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则成为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1.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内涵。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大体可概括为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知识是“获”,即对知识的获取过程,是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情感是“得”,即对知识的感悟和思考,引发情感共鸣;意志是“守”,即内在的理性战胜外在的感性,升华为大学生内心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行为即“行”,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者层层递进,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最终达到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倡导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①的知行合一境界。

2.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获得感”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迅速成为年度十大流行语和十大新词。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即表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获取某种利益,而使获取主体产生满足感。有“获”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某种利益,只有满足主体想要“获得”的期待可能性才会有“感”,即获得感。

3.两者的关系。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目的,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是手段。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在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达到事半功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规律生成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自己的教育思想中提出“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强调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规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期待与认知: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必要基础

“期待”表示人对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思想愿望,不现实存在却是产生获得感的前提;而“认知”是感知的过程,在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产生获得感的基础。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成长规律直接影响着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首先要有对知识的期待感,在此基础上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那样,“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

2.情感与传递: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现实需要

情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面对相对深奥且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多数大学生缺乏情感驱动力,甚至产生厌学、厌师等不良情绪。传递是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基本途径,师生传递、生生传递都可激发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裂变”效应,促进大学生产生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将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占用、情感认同和信仰坚守,通过课堂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情感传递。

3.意志与坚守: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在保障

坚强的意志是治学的首要条件;意志的坚守则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在保障。当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经认可并迸发情感后,就会形成意志与坚守,无论周围有什么诱惑或阻挠,都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并做出理性的正确选择,选择后油然而生的获得感会激励学生更深层次的意志坚守。

4.践行与反馈: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践路径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4]在知识、情感、意志都具备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重要手段。要创造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中运用知识、投入情感、巩固意志,让他们在平台的实践中感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魅力,感知完成实践的愉悦,感知实践成果得到反馈或认可后的满足,这种愉悦和满足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知情意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规律的四个环节。“知”“情”相生,“情”“意”相融,“知”“行”一体。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要有期待感,这决定了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其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产生认同感,并且在传播中使获得感得到巩固;再次,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理想信念,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后,要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回归到实践层面,完成实践后及时沟通,得到反馈。最终生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让受众群体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5]大学生作为重要的受众群体之一,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

1.“要”与“给”的学习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要”学习和“给”灌输两者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要”学习内在表现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表现出强烈的渴望和期待,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并通过上课认真听讲、踊跃讨论、积极思考等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给”灌输即老师在讲台上一味的传授知识而学生以冷漠回应。究其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性和部分学生功利化和短视化的心理,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用性差,难以解决他们所正在面临的生活困境。当对某一事物的投入无法创造自己想要的“结果”时,获得感自然下降。因此,“要”与“给”的差异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出了重大挑战。

2.“要”与“不要”的获得期待性

在“要”学习的前提下,接受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要”与“不要”的获得期待性,两者成正比关系,“要”表示获得期待性高,“不要”表示获得期待性低。“要”实现了大学生在学习上供给和需求的统一,教育者供给知识的内容恰好满足了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同样,“不要”集中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不同步性,通俗来讲,就是“你给我的不是我想要的”。上课过程中,知识是固定的,由于个体差异性,受教育者的需求不同,获得的期待性也就不同,自然给教育者带来挑战。

3.“要多”与“要少”的满足可能性

在确定“要”学习且“供给”与“需求”方向一致的前提下,还存在着“要多”和“要少”的问题,即供需平衡问题。具体表现为“要的多与给的少”和“要的少与给的多”两方面。首先是“要的多与给的少”,接受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对某一个观点或者某个事件想做进一步探讨,但教育者可能会考虑到时间关系、课程进度、以及有无意义等方面从而制止这项行为,以致出现“要多与给少”的矛盾;另一方面“要的少与给的多”,接受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由于自身阅历、专业程度、智力差异等因素与教育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接受主体的接受层次与教育者的传授层次出现错位,出现讲的深和接受的浅的矛盾,换句话说,接受主体接受程度只能在浅水区,而教育者将知识扩展到深水区,这就导致接受主体“溺水”。两者都表现为供需的不平衡,这也直接影响到接受主体的满足可能性。

四、大学生成长规律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既是一个‘动作’过程,也是一个‘结果’状态。”[6]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知情意行成长规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获得主要是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一系列“过程获得”组成和转化而成[7]。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知情相生,借助特定环境达到情意相融,借助学生工作落实知行合一,最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供需平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1.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知情相生

知情相生主要包括期待知识与传递情感两方面。期待知识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产生需要,在内心驱使下主动要求自己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传递情感即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在与同辈群体的沟通交流中传递自身感受,并且在群体间使观点达成共识,产生情感共鸣。两者都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前提基础和现实需要,而实现知情相生则需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载体,通过教育者对内容上坚持守正和方法上实现创新来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供需平衡,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1)内容守正,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思政课的思想性表现出来的是在授课过程中的政治倾向,这是必须坚守的意识形态主体地位,不可动摇;理论性是指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升华和提高、精炼。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1]。作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自己要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授课过程中保证自己党性的纯洁和学术上的思想高度。“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掌握群众,就能说服人。”[4]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提倡改革教学方式创新的热潮下,部分教师存在只注重方式创新而忽略对内容的守正,一味的附和当前在大学生流行的低俗内容,甚至丢失思政课“话语体系”,对思政课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站在政治自觉的高度上,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对知识产生期待可能性,从而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得”到收获,传递“感”受。

(2)方式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亲和力,即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在教师使学生感到亲切,并且学生愿意与老师接触,通过交流探讨产生思想的碰撞;针对性,即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普遍生成规律和群体差异等客观条件,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实际需要。一方面,要鼓励并支持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课题调研,从丰富鲜活的生活实践中汲取素材,寻找理论支撑点,在此过程中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另一方面,要对目标群体进行分层,“建立分层目标的目的在于合规律、合目的、合理想地提升大众化的针对性。”[8]同样,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也需要分层,从所学专业角度可分为三层: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为单独一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在知识获取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自然要求也会更高一些;二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一层,该群体大部分具有高中文科政治功底,并且长期培养的文科思维也有助于帮助该群体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三是理工类专业为一层,相对来说,该类群体由于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了解,学习思政课兴趣度不高,积极性较弱一些,他们的被动学习更多来自于完成作业或者考研的需要等。

内容守正帮助我们获取了知识,而方式创新则帮助我们传递了感受,最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载体下实现知情相生。

2.借助特定环境达到情意相融

如果说知识到情感是横向上的递进,那么情感到意志则是纵向上的延伸。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侧重于生理上的体验;意志表示对实现目的有方向、有信念地坚持的一种心理活动。该两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现实需要和内在保障,而实现情意相融则需要借助特定环境,包括特定节日、特定场所等载体,在特定环境中营造出特定氛围。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满足大学生的物质获得和知识获得,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1)在特定节日中加强大学生的代入感。节日是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而特定节日是在某个领域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特定节日的设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在国庆阅兵仪式中,全程直播、领导人讲话、海陆空的震撼检阅、群众游行、旁白讲解、五星红旗的随处飘扬等场景对每个中国人以及海外同胞都产生深深的触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节日氛围中得以体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每个人都力争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再比如,五四青年节,通过五四表彰、五四精神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明白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在努力学好文化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特定节日中所营造的节日氛围,通过极具仪式感的设计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2)在特定场所中深化大学生的认同感。特定场所是指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包括特定的建筑物或公共空间活动处所等。特定场所的建设可以满足大学生的知识获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参观抗战纪念馆,借助讲解员的解说,可以了解抗战年代发生的种种事迹,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使大学生深知现在生活来之不易,并且通过保留下的物品作为内容的支撑点,结束的时候可以收获一份纪念品,这样在满足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也有物质获得,以此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此外,还有博物馆、党史馆等特定场所的应用,都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获得感。

特定节日、场所都植根于特定环境之中,而对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定氛围,既可以做到意识形态宣传,又可以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3.借助学生工作落实知行合一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而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大部分,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这就要求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在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供需平衡问题。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主体力量是辅导员。辅导员不仅要做好日常的学生事务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实现全方位发展,以实现学生事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协调好管理与教育的关系,管理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因此,这对高校辅导员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不仅要完成管理工作,更要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一个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奖助学金的处理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无论金额的多少,都是国家资助的,这才能让大学生常怀感恩,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当前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更多的强调要服务学生,但是服务依然是手段,服务的宗旨依然是要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不能疏忽服务的价值导向,而把学生工作的服务价值庸俗化。总之,学生事务管理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发挥学生工作的独特优势,学生工作才能有价值和意义归属,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真正独立人格的人。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1]。要在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知情意行的生成规律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契合度;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给质量;注重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主动性,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后的获得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注释

①王阳明(1472.10.31—1529.1.9),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猜你喜欢
规律政治情感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情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