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雨 ,贾婷婷,赵艳霞 ,张峻岭 ,丁素先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10;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主要原因为表皮黑素细胞破坏。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周期长且疗效欠佳。中医从病因病机出发,依据白癜风发生发展的规律,将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辨证论治,临床收效颇佳,故本文将近年来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情况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白癜风在中医古籍中有“白癜”、“白驳风”、“斑驳”等名称,历代古籍对白癜风病因病机的论述颇多,大体分为3种:①风邪相搏,气血失和论[1]:即风邪博结于肌肤,致使局部气血失和;②血瘀论[2]:邪气郁于肌肤,日久气滞血瘀,肌肤失养;③从寒论治[3]:寒邪侵袭,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局部气血津液凝结,肌肤不荣而生白斑。
中医认为白癜风的发生多是“因虚感邪,入于皮肤络脉,络脉瘀滞”,“虚”主要责之于脏腑;“邪”即外感六淫等邪气;“瘀”为虚、邪的病理产物。由此,从脏腑、外邪、气血以及经络论治,是近年来白癜风中医辨证施治的几个方向。
2.1 从脏腑论治 从病因病机病位3个方面综合分析,本病发病的主要脏腑为肝、脾、肾。
2.1.1 从肝论治 肝气之条达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尤为重要[4],许多患者发病前或疾病发展阶段多有忧思过度,病后忧心忡忡等“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的现象,其中女性患者这一特点更为明显[5]。肝为刚脏,主疏泄,调畅气机,人身之气宜通不宜滞,宜行不宜郁,肝气郁滞,气血运行不畅,日久或虚或瘀,肌肤失养,白斑生。在治疗时,宜疏肝解郁,兼以活血化瘀,调和营卫之气血。
2.1.2 从脾论治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水谷精微不得充养周身组织器官;或脾阳虚衰,温煦失职,寒凝血滞,均可导致白斑的产生。沈利玲等[6]临证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亏虚型白癜风,常用健脾和胃之品,临床疗效颇佳。此外,小儿脏腑娇嫩,相对而言"脾常不足”,其发病常与脾胃虚弱有关,健脾法治疗儿童白癜风有重要的意义[7]。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健脾益气类中药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还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防止黑素细胞自毁等功用[8];从文献报道分析来看,“从脾论治”既有理论意义,也有临床疗效[9]。
2.1.3 从肾论治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在色为黑。肤色的晦明存亡,既依赖于肝肾精血的濡养,又需要肾气的温煦和肝气的条达,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肾精不足,均可出现肌肤的失荣失养[10-11]。王莒生教授根据“精血同源”的理论基础,以“肝肾同治,乙癸同源”为指导思想,提出滋补肝肾之法[12]。钟以泽教授将皮损颜色与“五色”相联系,根据中医学黑五色属肾的认识,治法上尤为注重以黑胜白,即补益肝肾之法[13]。有研究表明,滋补肝肾中药可促进黑素细胞增殖,诱导黑素细胞迁移,激活酪氨酸酶活性,提高黑素含量,同时还可以改善机体微量元素含量,抗自由基损伤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14-17]。
2.2 从外感六淫论治 与白癜风的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六淫邪气是风、寒、湿邪[18-21]。
2.2.1 从风论治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易兼邪致病。白癜风皮损发病急变化快,发无定处,白斑可散发或泛发全身,与风邪的特性相似。在治疗时可使用质轻上浮的药物以发散肌表之风邪[22]。
2.2.2 从寒论治 《灵枢五色》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寒客肌表也是白癜风发病的一大因素。寒邪侵袭人体,使气机收敛,腠理密闭,卫阳被遏,气血津液凝滞,经脉不通,则肌肤不荣,继而发为白斑。治疗时应“从寒论治”,以“寒者热之”、温阳之法为主要的治疗原则。在现代临床药物应用中,有学者总结了治疗白癜风的常用药物,其中补骨脂、当归、白芷、红花等大部分都是温性药物,采用温通、温阳之法,以达到温阳健脾,温补肾阳,散寒除湿,活血通络,调和气血之功[23]。
2.2.3 从湿论治 湿性黏腻,易困阻阳气,阳气升发不利,不能推动气血的运行输布;或湿邪困脾,脾运不健,气血生化乏源;均可出现皮肤失养,色素脱失。夏季主湿,夏春季节本病的发病率较高或病情加重,佐证了湿邪对白癜风发病的影响,在治疗时,可从健脾除湿等方面着手。
2.3 从气血论治 白癜风有“病发如风走”这一临床特征,根据《医宗必读》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从血论治是白癜风辨证的关键[24]。依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气更滞”的气血关系,在治疗时以调补气血为主,气血得调补,经络得通畅,肌表自然得以濡养复色。
2.3.1 从气血亏虚论治 气虚血亏,久则虚而生风,搏结于肌表。究其根源,在于后天脾胃失养,水谷精微不能化生充足的气血津液。治疗上应健脾和胃以化生气血。杨慧兰等[25]以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本型白癜风,临床效果颇佳。
2.3.2 从血热血燥论治 风邪侵入肌表,毛窍闭塞不得宣泄,久则郁而化火伤及血分;或风毒入侵,与湿热相搏结,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表而发为白斑。血热血燥所生白斑,多呈粉红或淡褐色,春夏季多见,顾敏捷等[26]依据血热血燥致病的理论,以凉血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白癜风,临床效果显著。
2.3.3 从气滞血瘀论治 白癜风的关键病机在于局部的气血瘀阻,经络不通。外邪侵于肌肤,或脏腑功能失常,致使局部皮肤气血搏结,脉络不通,皮肤失养变白而成此病[27],治疗上应以养血、行气为主,祛风为辅,气血得以调补,则经络通,邪气除。黄艳红等[28]在外涂复方补骨脂酊的基础上口服白驳丸加减方,以行气活血法治疗稳定期白癜风,能有效缩小白斑面积,改善患者症状。
2.4 从经络论治 白癜风的病程长,治疗困难,皮损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是从络论治的理论依据[29]。络病多指各种原因引起痰瘀互结,蕴久生毒,留恋于络中,终至痰瘀浊毒痹阻络脉而导致的疾病[30]。络病的病理机制是络脉输布渗灌气血的功能障碍,即“不通”,“络脉者,行气血之通路,以通为用”,临证治疗常依据叶天士“通补最宜”之大法,即补其虚,通其利。
就白癜风发病而言,在内之正气不足,外来之“毒”邪留聚,即“络虚邪留”是白癜风络病持续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31]。有学者提出“通补”结合的治疗方法[32],即扶正固本、通经活络、驱邪解毒,其核心在于通经活络,在本病的治疗中采用通经活络之法,既可推动血行、鼓邪外出,使络中气血通畅;又可配合扶正药物,使补而不滞。通经活络可有三法:①辛香透络之法;②“邪结络中隐曲之处,非一般草木之品所能竟全功,须藉虫蚁血中搜逐,以功通邪结”即虫药通络之法;③《本草便读》中载“凡藤类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即藤药通络。
白癜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治疗困难。祖国医学从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临证思路等方面认识本病。白癜风的致病因素,既有外邪导致的,也有脏腑功能失调引发的,更有内外合邪所生者。其核心病机为气血失和,风、寒、湿、热、虚、瘀等均可导致局部肌肤气血失和,引发本病。在临证治疗时,可依据病因从外感六淫着手,也可依据病机,从脏腑、气血论治,亦可依据疾病的病理状态以及皮损情况来从络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