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惠兰
(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 广东广州 510886)
高中生处于学习时间紧、压力大的状态。因此,帮助高中生减轻学习负担,精简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其罗列梳理知识框架,对于后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极大的帮助。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习惯一般以经验和教材为主,忽略了师生互动。而习题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习题练习能够快速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使其在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查漏补缺,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夯实自身能力。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当代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
单一的课堂教学,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灌输,丧失了兴趣的延伸,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依赖于教师的灌输,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发动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特质,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主动与学生开展交流,了解其真正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疏忽点,进行完善和改进,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习题结合了语文基础知识,汇聚了相关的能力训练,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度剖析,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开启学习新思路,使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了解文章内涵,形成多维度的思维体系,构造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思考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都是参照课本,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培养,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了思考的时间,更丧失了表达自我的机会,久而久之造成逻辑思维能力降低。学校和教师以成绩为风向标,比起引导学生自主探知,更注重对重点知识的重复讲述与练习,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主动探知的欲望降低。而加大习题教学力度,可以在课本教学完成后,利用课堂余温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巩固记忆,并通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积累习惯,遇到问题时可以直面挑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探究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课堂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加入到课堂互动中,由此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信。并通过开展课外知识教育,扩充视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高中语文知识有一定的分散性,考试题目范围也比较广,帮助学生关联相关知识也非常有必要。可通过制定学习目标进行习题演练,联系实际生活,引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其语文能力的提升。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和学习思路进行学习,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思维想象。打破“一言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参与课堂交流。在与教师不断沟通和表达自我想法的同时,使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根据其中困惑点进行更加深入和透彻的解析。引导学生养成互助沟通的习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根据语文习题内容,将学生分成几人小组,对知识要点或习题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鼓励每一位学生发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要求组内一位同学进行整理,最后邀请其中一位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通过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思维能力。久而久之,通过讨论和表述想法,能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习动力,激发语文学习的潜力[1]。例如,《荷塘月色》一文,朱自清先生通过对荷塘景色的描写,抒发对现实的不满,表达渴望自由而又不能的复杂思想。课后练习中提到作者文中的“另一个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以往有何不同?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合梳理,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经历与对未来的期盼,从而明确中心思想。通过情感互通感悟作者内心世界,走进作者想要表达的“另一个世界”,感知此时的我与平时的我的区别。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育前应做好备课工作。备课是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划分。根据重难点知识,合理安排和规划授课时间,帮助学生归纳重点,优化课堂质量。教师应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配上对应的习题演练,趁着学生刚学完对应的基础知识,深化记忆,增强理解。习题训练是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教材知识的一大途径,但习题训练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做到典型高效。太过简单的内容,吸引不了学生兴趣,更不会让学生有战胜的欲望。而太难的题目,则会浪费课堂时间,使学生产生厌倦弃学情绪。因此,挑选习题对教师也是一项挑战。教师可利用专题训练,根据文章类型,逐个突破,如针对散文复习,可以分为托物言志类,记事,叙述类等。文言文则考验文章背诵和文学鉴赏,如《离骚》,其历史警示意义和文学美感都应当被我们继承与理解。教材习题演练中有一段文章翻译,教师可在学生将文章大致通读后,邀请其根据自我理解和认知,对文章进行基础翻译,教师则根据翻译成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纠正。通过这一独立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记忆,提高文章鉴赏能力,并查找和改进认知错误。其次,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精准课堂,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往年考点,对习题内容进行具体解析,帮助学生强化认知,固本培元,提升语文能力。
外化思维是将自己脑海中浮现的解题步骤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将它完整的展现出来,使学生和教师想法互通,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教师通过强化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比起单一的知识灌输,将解题步骤和思路传授给学生更能增强其学习自信,理清学习思路。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某一个知识点来反映这一系列的知识构成,帮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遇到问题时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将对应的知识和策略应用到新的情境中[2]。
语文教材中每节课都有相应的习题演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却忽略了习题演练的应用,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加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习题锻炼,能帮助其快速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正如“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更能方便其学以致用,将学会转变为“会学”,迅速把握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提升解题思路,增强逻辑应用,提升高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