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机遇 乘胜前进

2020-01-08 02:09:32薛爱华范永德李敬文郭萌孟莉王然杨颖
中国防痨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家教授防痨编委

薛爱华 范永德 李敬文 郭萌 孟莉 王然 杨颖

充满丰收喜悦的金猪之年即将过去,我们将满怀憧憬迈进玉鼠新年。

2019年是本刊胜利完成中国科协“学术创新引领项目”之年,在组织具有学术导向的高水平专题重点号、专题学术会议方面,以及编辑委员会与编辑部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引以为傲的成绩。2019年本刊共计刊出了12个高水平的专题学术重点号,同时刊出了4个专家共识,分别是《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专家共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专家共识》《耐药脊柱结核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耐药结核病化疗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的专家共识》,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彰显了我刊的学术导向与引领作用!

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及时刊出了献礼性成果——中国防痨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召开了《中国防痨杂志》第九届编委会第三次全体工作会议,表彰了为期刊事业和防痨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20位优秀编委与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在“两个效益”齐头并进方面受到了业界专家教授的一致肯定与赞誉。

以上成就,来自于广大专家教授对本刊的热爱?来自于编委的责任感与光荣感?来自于中国防痨协会及各省(市、自治区)乃至于地县级防痨协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于我刊是业界最具权威性的顶尖专业性学术期刊的认知[1]?都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关于“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号召,认真落实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2](以下简称“2017两办文件”)精神的具体成果!

笔者认为,“2017两办文件”最为重要的两点,一是要“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3]。二是要“对专业性强、社会通用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的职称系列,以及不具备评审能力的单位,依托具备较强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组建社会化评审机构进行职称评审”。并且指出,上述职称制度改革将在5年内全面完成[2]。

从时间上看,全面完成“2017两办文件”的精神与要求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因此2020年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决战之年。更重要的是,应该采取种种措施“彻底扭转我国95%以上的优秀学术论文投向SCI收录的国外期刊的趋势”[2013年8月上海举办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说过(《解放日报》2013.08.15):“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有95%以上发表在国外,我们借助国外同行把它发表出来,同时,国家每年还要花很多外汇把这个成果买回来用于支撑我们的科研教育。”],为此彻底改变相关的评价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如果仍然不能够改变相关的评价体系,则落实“2017两办文件”精神及“创建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将是一句空话[4]!可以预期,贯彻“代表作”制度及改革评价体系,使得大部分体现国内重要学术成果的优秀学术论文首先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则中央提出的创建“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的目标与任务的实现将指日可待!为此,2019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防痨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工作会议上,号召编委、广大专家教授要确立《中国防痨杂志》的龙头地位,即确立《中国防痨杂志》是我国防痨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之一的认知,从而持续不断地将最优秀的论文首发在咱们自己的期刊上,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2017两办文件”精神。

广大编委与业界专家教授对于贯彻执行“2017两办文件”精神非常积极,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由数十位专家教授领衔申报的2020年《中国防痨杂志》高水平专题学术重点号已达18个之多[5],我们要为之点赞!编辑部将按照“成熟一个刊出一个”的原则及时地予以刊出。同时,我们期待重点号论文中原创性的优秀论文比例能够得到不断提高!具有学术指导意义和导向性的“专家共识”“述评”“专家笔谈”“专家论坛”水平进一步提升!以上局面的形成说明,在深入贯彻执行“2017两办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一流科技期刊”不是“捧出来”的,也不是靠钱能够“堆出来”的,而是依托源源不断地刊出的创新性、高水平优秀论文所印证与体现出来的!

2020年期刊社将主办或参与主办4个以组织高水平学术重点号为主要目的之一的专题学术会议,分别为“第五届全国结核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新进展研讨会”(将于2020年5月在绍兴召开)、“第二届全国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在结核病防治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专题研讨会”(将于2020年6月在宜昌召开)、“全国结核病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将于2020年9月在福州召开)、“第七届耐药结核病防控与诊治新进展研讨会”(将于2020年11月在海口召开)。我们热忱地欢迎各位专家教授参与,并且希望各位专家教授不吝将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代表作”奉献给会议,或提出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与探讨,甚至于提出学术争鸣,为“终止结核病”提供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其中的优秀会议征文,我们将第一时间组织发表于《中国防痨杂志》或《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的相关栏目之中,为各位专家教授争取首发权与首创权。

2020年,是我刊编辑委员会的换届之年。一些老同志将光荣地退出或退居二线继续为我国防痨事业与期刊事业贡献力量,一大批热爱“两个事业”并在实践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专家教授将聘为编委或通信编委、审稿专家,成为新一届编辑委员会的新鲜血液。我们将集思广益、融会大家的智慧与经验,努力做好编辑委员会的换届工作,锻造“一流期刊”的编辑委员会及专家队伍,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相信,面对机遇,2020年中国防痨事业及期刊事业必将乘胜前进!

猜你喜欢
专家教授防痨编委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本刊编委简介
国际汉学(2020年1期)2020-05-21 07:23:56
水调歌头·武汉加油
诗选刊(2020年3期)2020-03-23 13:34:3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中国防痨杂志》2018年(第40卷)关键词索引
漫画漫话
师道(人文)(2017年1期)2017-02-21 10:06:57
更 正
2015年《中国防痨杂志》组织专题重点号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