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为了吸引小班的孩子每天期盼上幼儿园,我们从小班开始饲养小兔子,并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伴随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中,小兔子“冰激淋”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春秋。孩子们从一开始需要成人共同帮忙护理小兔子,到渐渐地自己学习照顾它们,不知不觉中和小兔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就在升入大班后,小兔子发生了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兔妈妈真的怀孕了吗
班上的小姑娘田田从老家带回了一只小兔子,并且坚持要将这只小兔子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共同饲养。她说,“冰激淋”每天独自呆在笼子里,看起来孤零零的,好可怜。于是,我们的兔子变成了两只。孩子们轮流照顾着它们,无微不至,还给新来的小兔取了名字,叫Kitty。
一天,萌萌无意中提到:“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Kitty兔没有以前活泼了,不怎么动呢!”旁边的然然也附和道:“是的,还长胖了很多!”孩子们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会不会Kitty兔肚子里有宝宝啦?我妈妈肚子里有弟弟的时候,就是天天躺在床上的!”乐乐大声地表达着自己的猜想。孩子们听后更加兴奋:“对,一定是有宝宝了!”
我抛出了问题:“怎么才能确认它有没有怀孕呢?”豆豆抢答:“找医生。我妈妈以前去医院,就是医生告诉她,她有宝宝了!”
于是,我们决定,由家委会的妈妈们带着两只兔子去宠物医院检查,并在微信群进行了现场直播。小朋友们通过微信,不断地向医生提问。医生确定了两只兔子是一公一母,但不确定母兔Kitty是否怀孕。最后,医生建议,回去后连续30天监测Kitty兔的体重,如果明显增加,就说明怀孕了。
【分析和反思】
孩子们之所以能够敏锐地发现兔子的细微变化,是因为他们把兔子看做自己的好朋友,从小班开始每天坚持观察,关心照顾它。到了大班,孩子们已经能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兔子变化的原因。
当两只小兔子从医院回来后,我们便开始了讨论。
我问大家:“怎样能知道Kitty兔的体重呢?”牙牙说:“用称体重的秤!”
第二天,便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地秤。可是,小兔子又不会像人一样站在上面不动,它会跑。这可怎么称呢?果果说:“把它放在笼子里,把笼子一起放在上面称!”话音刚落,引起了一片争议声:“不可以的。这样称,笼子的重量也称进去了,兔子的重量不准了!”
过了一会儿,只听辰辰大声说:“每天都带笼子称,如果Kitty兔体重有变化,还是能看出来的吧?”
辰辰想了想,又从健康区拿了一个碗和游戏弹珠:“我们拿这个来试一试吧!如果我们往碗里加弹珠,重量有变化,就说明我们可以连着笼子称!”于是,在辰辰的提议下,我们用碗和钢珠做了实验,证实了这个办法真的可行。
可接下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多长时间测一次?谁来测?谁记录?经过讨论,大家约定好,由两名“饲养员”每天上午打扫完兔笼后为兔子称体重和记录。
一个月后,大家对比了数据以及Kitty兔的身体状况,没有发现任何变化。原来这次是“诈孕”!
【分析和反思】
虽然小兔子并没有怀孕的观察结果让大家有些失望,但是在这一个月中,小朋友对兔子的关注度明显高于以前。大家每天都很期待轮到自己测量,没有一个小朋友忘记自己的饲养员职责,也没有一个“饲养员”会漏掉测量、记录体重的工作,就连周末主动来幼儿园照顾兔子的“饲养员”都能坚持完成任务。可见,孩子们把饲养、照护小动物不仅视为任务,还在活动中逐渐增加了责任意识,对小兔子越来越关心、喜爱。
而且,在学习测量、记录兔子体重的过程中,孩子们将数学经验融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在数学领域5~6岁的发展目标中提出: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孩子们在这次测量体重的活动中要学会读体重秤上的数字,学习比较数据的大小,甚至从数字的哪一位开始比较,都涉及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
《指南》在科学领域5~6岁的发展目标中还指出: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测量结果出来后,大家讨论、学习了个别同伴的记录方式,有序记录,将相关经验系统化;不仅要记录测量体重的结果,还要记录日期,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前一天与后一天的数据差异。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自然发展了科学记录的技能,而且形成了科学思维的萌芽。
兔子发疯了
Kitty兔“诈孕”事件过去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担任“饲养员”的小雨突然从饲养角跑进教室大声喊道:“不得了,Kitty兔发疯啦!它把自己身上的毛全用嘴巴拔了下来,拔了一笼子的毛!”话音刚落,全班孩子瞬间跑向饲养角……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围观了半天,又将期待的眼神投向了我。我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呢?”我又将问题抛回给了孩子。
有的孩子提议:“打电话去上次的兽医院!”可是,糟糕,我没有记下医院的电话号码。
还有孩子提议:“我们用百度语音搜索吧!”说完,头也不回地奔向教室去拿平板电脑,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答案。我们幼儿园为每班都提供了平板电脑,作为幼儿的探究工具,原来Kitty兔要生宝宝了,而且就在这两天。
大家激动极了!小生命就要到来了,这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头一遭呢,我们要为兔妈妈做些什么呢?
经过上网查阅信息,我们明白了三点:第一,兔妈妈生宝宝时怕冷,也怕宝宝冷,所以它本能地将自己的毛拔下来给兔宝宝取暖;第二,兔妈妈在生产时需要喝热水;第三,兔妈妈一般在夜里或凌晨生宝宝。基于这三点,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致决定拜托门房爷爷今天晚上特别关注一下我们班的小兔子,给它多提供一些热水喝。
孩子们在忐忑中度过了一个夜晚。第二天一早,7点多,我们班就有孩子入园了。
家長说,孩子们太激动了,一晚上都在期盼小生命的到来。果然,兔笼里多了五个肉乎乎的小肉团。哇,兔宝宝真的降临啦!
【分析和反思】
孩子们在日常喂养中能准确地捕捉到兔子的异常举动。作为老师,我们并没有急于帮助解决,而是将问题抛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指南》中的科学领域提出5~6岁幼儿“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在社会领域同样也提到了“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当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孩子们能最先想到求助网络,并运用之前学到的百度语音搜索方式查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从而共同为兔妈妈待产提供物质准备。这可能就是因为他们这一代是“数字原住民”吧。
照顾兔宝宝
兔宝宝出生了,该如何照顾它们呢?兔妈妈能胜任照顾它们的责任吗?孩子们围在笼子边仔细观察,发现兔妈妈时不时在笼子里跳来跳去,总是踩到兔宝宝。于是,几个孩子赶紧拿来空置的筐和干燥的毛巾,将兔宝宝放进温暖的窝里。
之后,孩子们根据在家查找的资料,开始相互交流。尊尊:“我们要给兔妈妈喂一些消炎药,这样防止它生宝宝后伤口发炎。”燕子:“我和妈妈在网上查到,有可能一开始兔妈妈不愿意为兔宝宝喂奶,我们可以先用羊奶代替!但要用针管喂!你看,我把羊奶和针管都带来了!”
我惊讶于燕子的速度:“今天早上,我们刚发现兔妈妈不会照顾自己的宝宝呢!你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呀!”
果果补充道:“但是,不能一直喝羊奶,我也去查了,还是要坚持给它喝母乳,因为喝母乳不容易生病!”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先给兔宝宝喝一顿羊奶,但怎么冲奶呢?
天天:“我会!我爸爸妈妈每天早上都给我冲奶喝,我知道,先放奶粉,再放热水,搅一搅!”
“为什么要用针管喂呢?”
燕子:“针管就相当于我们小时候用的奶瓶,兔宝宝嘴巴小,不会自己喝,要用针管一点一点滴进嘴巴里!”
于是,我们邀请了天天冲奶,燕子喂奶。
燕子小心翼翼地吸了一点奶在针管里,然后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推动着。其他小朋友也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观察。当他们发现第一滴奶慢慢地消失在兔宝宝的嘴里后,都不由得鼓起了掌:“小兔子喝奶啦!”就这样,第一只小兔子微动着三瓣唇吧叽吧叽地喝着奶。随着兔宝宝肚子慢慢鼓起来,半针管奶也喝完了。人工喂养成功!
大家在自由活动时纷纷开始尝试人工喂养小兔子,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专注,那么小心。就这样,我们还帮助了兔宝宝成功喝上母乳,每天一顿母乳一顿羊奶。
大家晚上都想带兔宝宝回家,可这需要和家长商量。天天妈妈非常害怕这样的小动物,而天天又特别想把兔宝宝带回家。商量后,大家最终达成协议:由天天捧着小筐回家,所有照顾事宜全由天天独立完成。我们在幼儿园测试了天天独立喂养小兔的能力。没想到一个之前起床穿衣总是最后的小男孩居然通过了测试,大家一致认为他可以把小兔带回家。事实也证明,那天晚上,他真的很尽心。他一刻都不敢离开兔宝宝,就连晚上睡觉都是将兔宝宝放在床头,方便随时照顾。
【分析和反思】
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我们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亲手照顾刚出生的小兔子,让他们感受刚出生的生命的脆弱,产生同情心、怜悯心,从而感受自己的能干,产生责任感,同时也感受到父母从小照顾自己长大的不易。很多小朋友在喂完兔宝宝喝奶都喊胳膊酸,可就这样,他们也舍不得丢下兔宝宝,依旧坚持喂完一管奶。当一个平时连自己都不太会照顾的小朋友,为了能得到照顾兔宝宝的权利,努力让自己将事情做完美,这不正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好的生命教育吗?
五只兔宝宝,长得太相像了,我们怎么分辨他们呢?
于是,我们展开了细致的对比观察。很快,其中的四只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只有一只在取名上把大家难坏了。这只兔宝宝生来耳朵就有残缺,别的小兔子都能很好地进食,它却吃得最少。有的孩子提议叫“一只耳”,立刻就有孩子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能这样取名字,它会伤心的。妈妈说不能拿别人的缺点取名字,这是不礼貌的!”寂静片刻后,六六怯怯地站了起来说:“我之前耳朵上长了一个小小的瘤,我觉得很难看。妈妈帮我想了一个办法,在耳朵边梳了一个小辫子挡住不让别人看到。要不就取名叫‘小辫子吧!”就这样,因为一个故事、一段亲身经历,最后这只兔宝宝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小辫子”。
【分析和反思】
《指南》指出,5~6岁的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在给兔宝宝取名字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细致观察、聯想,抓住每只兔宝宝的外形特征给它们取名字,还自然渗透了社会领域教育内容,懂得尊重、接纳他人,不歧视身体有残缺的人,并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他人的情绪需要。
五只小兔子在全班小朋友、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呵护下健康的成长着,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不仅仅是我们班,其他班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欢它们。之后,我们又共同为五只小兔子设计了它们的新家,为它们拍卖玩具,筹集兔粮资金。五只小兔子一直陪伴着我们,也成为了整个幼儿园的小明星。后来,因为假期的缘故,我们在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后,将它们送到了班上小朋友家的农场,那里成为了它们的第二个家。我们也将会一起去农场踏青,顺便看望它们。
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老师和家长也从中受益良多,与孩子们共同见证了生命的诞生,看到了孩子们的仁爱之心,看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家长空前热情的投入也让我们深深感到一个有价值的主题活动能带动班级幼儿和家长的集体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