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我对传记总有种不信任感,觉得一个人去写另一个人的一生,只能描摹出大概的样子,而生命中的那些起伏心绪只有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此次拜读《杨绛传》,让我觉得一部人物传记写得这么有趣真是不容易,她的生命苦难远大于幸福,她却用尽全力去过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她有着柔和的眉梢眼角,笑意盈盈,着黛色半高领毛衫,浅灰小褂,略略垂下的朱红老花镜撑在鼻梁骨上。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大光明发型,那原本锋芒毕露的拱月眉也显得愈发温柔。身子紧挨着书案,却坐得笔直磊落,手中的笔未曾放下,方圆之间一百零五年,杨绛先生与文字的缘分也从未落幕。
辛亥革命的前夜,古老中国正面临着一场波澜壮阔的百年巨变,居于北京的杨荫杭先生家中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虽然杨绛先生总自谦说不过“寒素人家”,但是秉性正直的严父、贤惠文静的慈母以及一个和睦自由、民主开明的家庭氛围不得不说是先生之所以成为先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杨荫杭早年留日,后又旅美,学养深厚,生来的铮铮铁骨却不改。他坚持司法独立,不畏强权,还积极从事反清活动,可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绛先生的母亲唐须荌女士则是淡泊名利、贤惠持家的知识女性。她性情温和,待人和颜悦色,没有架子,身上凝聚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也对杨绛先生仁慈和善、与世无争的清水人格产生了影响。
特别地,父亲的良好教育观念贯穿了杨绛先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杨荫杭曾说:“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因此,他不愿过多置办家产,恐反成一害。杨绛不愿参加学校游行,欲以父亲之名义拒绝,却被教育“名器不可假人”。杨荫杭欣赏胸有大志的年轻人,教育子女要有志气,给孩子心理塑造产生很大影响。总的来说,他奉行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培育了小杨绛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素养。
先后在北京、无锡、上海三地辗转求学的小杨绛接受了严格、多样化的中小学教育。小时候的她欢快活泼,充满童趣,享受着无忧无虑、沐浴在关爱下的中学生活,对文学的喜爱之情也由此萌生。1928年秋,杨绛进入东吴大学求学,听从父亲“喜欢即是最相宜”,选择了偏爱的文科,遗憾的是,当时东吴大学没有文学系,她又对所学政治专业毫无兴趣,只得在敷衍功课之外将时间花费在博览群书上。杨绛在这里养成了嗜书如命的喜好,外语水平也日益长进,为日后的翻译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后来,杨绛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这里名师云集,影响杨绛颇深,更诞生了一对璧人的相恋故事。
母亲唐须荌曾打趣说:“阿季脚上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一见倾心,天作之合。名满清华、满身儒雅气质的钱钟书与秀外慧中的杨绛相识相恋成婚。结为伉俪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英国深造。搬新家,成为新厨娘,杨绛给予“拙手笨脚”的钱钟书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要紧”成为最让人安心的口头禅。勤学不倦的杨绛先生在牛津旁听,利用丰富的图书馆资源用功阅读,课余也常与丈夫去“探险”,饱览英格兰的自然人文风情。接着,女儿钱瑗的诞生则让求学生活生出了许多趣味。由于研究重点为法国文学,杨绛去往巴黎大学深造,青灯黄卷常相伴,二人用功阅读学习。
后来,二战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践踏着祖国的大好江山,山河沦陷,生灵涂炭。杨绛、钱钟书再也坐不住了,对祖国的深爱让他们摒弃一切回国,在法租界孤岛内艰难生存。当小学老师补贴家用的同时,杨绛先生受好友李健吾、陈麟瑞鼓励,步履迈入剧坛,写尽了上海滩众生相,老辣地讽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视角独特的她最为关切的往往是普通人习以为常或者不予深究的东西,揭示的却是人们身上可悲又可笑的喜剧因子,令人耳目一新,备受推崇。但此时,她更甘做灶下婢,全力辅佐丈夫创作出世纪巨著《围城》。战后不愿离开父母之邦的夫妇二人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两人感到欢欣鼓舞,期待着美好新生活。然而不久,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开始了。杨绛在大会上被一位女学生咬牙切齿地控诉,她自己却说“总深幸这场控诉大大增强了我的韧劲”,以沉默表示抗议。不喜欢跟着起哄的她也侥幸躲过了整风运动。下乡锻炼使她丰富了自己的阅历,积累了更多的创作素材。但是棱角并未消失,杨绛先生的底线终于被碰触到了,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在文化浩劫中觉醒。“牛鬼蛇神”们被勒令屈辱地低着头,偏偏杨绛不肯。她满面怒容,跺着脚大声控诉,刚正不阿的样子与父亲无二。她不肯下跪求饶,宁肯被剪去青丝,以假发聊以代替。这段日子太灰暗了,正常工作无法开展,天天被批斗折磨,身边好友如吴晗夫妇、傅雷夫妇悲壮离世,夫妻二人却相互鼓励,携手走了过来,杨绛先生甚至用克制平静的笔触写下震撼人心的《干校六记》。含蓄冷峻的笔调背后是巨大的隐痛,这恰恰反映了她的美学追求,落笔虽淡,动情却真。写下放干校的别离之情,带出政治运动对人性和生命的戕害。
迎来知识的春天,浩劫中历经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黑稿子”《堂吉诃德》终于得见天日。杨绛先生为了保护原著的美感,自学西班牙语,多次重译,使译本日臻完善。杨绛也因为翻译该书的贡献而荣获西班牙国王颁发的骑士勋章。皓首著书,她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方面也笔耕不辍,推出《倒影集》《洗澡》《将饮茶》和多篇评论文章等。晚年的先生仿佛走进了一个黑暗的深渊。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她而去。她只道:“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高龄的她字字含泪砌起感人至深的《我们仨》,聊表深入骨血的思念之情。96岁时,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出版。她整理出丈夫毕生文稿,将一家三口全部稿酬和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鼓励年轻人读书。先生通晓英、法、西三门外语,深知外语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只要努力刻苦就能学好。
方圆之间,清水人生。方,是原则和底线,是先生柔韧风骨下不屈的意志,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强权之下不予妥协;圆,则是更打动人心的淡然,如其文,质素淡,意蕴久远,如其人,与世无争,将流亡苦难当作礼物,颂一曲生命的礼赞。正如先生所说:“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可以说,先生如一滴清水般纯净圆润的性格,超越了苦学的毅力,超越了对文字纯粹的热爱,是先生成功的最大原因。她仿佛是个局外人,放眼世间,对人生、历史和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有一种静观的态度,她比任何人都了解人类,文字和故事从她的笔头缓缓流淌。当然,父母师友的教导与帮助,和丈夫钱钟书的相濡以沫、伉俪情深也都在先生长长的又短短的人生里画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清华学堂里诸位名师的教诲犹在耳边,傅雷先生家的夜谈仿若昨天,和丈夫分居异地,鸿雁传书的绵绵情意不言自明。先生写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故事。经由师长的发掘与培养,她的才气得以盛放。正是因为处于特殊的年代,她才得以拥有独一无二的宝贵经历,并将它们一一向世人诉说。
此次拜读《杨绛传》,让我更近距离地欣赏了先生的风采,一个历经沧桑、赤子之心仍存的文豪形象跃然纸上。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先生早年求学时,饱览群书,孜孜以学,像海绵一样热情地汲取着知识,这也是她后来创作大获成功的深厚积淀。让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先生平和敦厚的文风与人格。她的文字,大音希声,细细读来,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仁慈温和,她的性情是真正的庄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蔡羽(1984-),女,四川遂宁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语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