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书虫

2020-01-07 08:08苏小谦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藏书楼同类书虫

苏小谦

我,一只正打算穿越回古代的书虫。

看我的名字你们就知道了,我跟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我的生活离不开书。不过,这个“书”字特指实体书,纸做的、竹简做的、丝绸做的都成,就是不能是电子书。

说到这儿,聪明的哥迷可能已经猜到了我为什么要回古代。因为古代没有电子书,所有的书都是实体书。

我觉得,回到古代以后,我肯定会生活得很好。

我叫书虫,又叫衣鱼

既然打定主意要回古代,我得先做点功课,看看古人是否掌握了我的信息。

哎哟,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古人给我起了不少名字,比如衣鱼。

為什么我既叫虫,又叫鱼?这跟我的模样有很大的关系。瞧我,身上泛着灰色的金属光泽,行动起来像是一条游泳的鱼,所以,人们在我的名字里放了个“鱼”字。至于“衣”嘛,跟我常吃的食物有关。我喜欢吃糖,除此之外,书本、地毯、衣服、窗帘、谷物、指甲、死皮……含纤维素的东西基本上我都爱吃。因为古人常在破了洞的衣服上发现我,所以又叫我衣鱼。

当然了,我最爱吃的还是书!正因为我吃书时会留下一些洞,所以古人又叫我蠹(dù)鱼。蠹,就包含虫蛀这一层意思。

为了长大,好好蜕皮

我觉得我是一只很机灵很机灵的书虫。

为什么呢?我没挑种田人家,没挑商贾人家,更没挑习武之人的家,我看准了一个读书人家。毫不犹豫地,我就钻进了他家的藏书楼。

藏书楼里书本多,窗幔之类的也很厚,够我吃上几年的。哦,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我们书虫的寿命在虫子里面算长的,长达8年。在我的一生里,我从一只虫卵到成虫,再到一只年老的书虫,要经过多次蜕皮。看到“蜕皮”两个字,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我跟那些变态昆虫一样,从虫卵到成虫会经过多种不同的形态。我们书虫从孵化的那一刻起,就跟成虫是一个模样,只是个头小很多。我们蜕皮是为了长得更大。

所以,为了长大,我要好好蜕皮。

古诗词中多次提到书虫,诗人或者直接描写书虫,或者借书虫寄托其他的感情。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在《伤唐衢》中写道:“今日开箧看,蠹鱼损文字。”宋代的陆游甚至把自己比作书虫,他在《灯下读书戏作》中写道:“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耀。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现代的学者流沙河将自己几十年研究古汉字的心得编成一书,书名就叫《白鱼解字》。这里的“白鱼”指的也是书虫。

书香门第,我好怕怕

别跟我提“书香门第”这个词,我不喜欢!

听起来很美的这个词,是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的。读书人爱书,于是视吃书的我和我的同类为害虫,想了各种办法对付我们。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芸香草熏书。

他们常常在藏书里夹一些芸香科的植物,比如芸香草。这些植物所含的成分是驱虫的利器。闻到它们的味道,我要难受很久。在人类眼里,读书人家的书柜里有了芸香草,便有一股清香之气,每当打开书本,更是香气袭人。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藏书楼的主人因为芸香草得了这个美名,我可因为芸香草受了不少罪。

不过我命大,挺过来了。以后我会更加小心地生活,并把传宗接代当作“虫生”第一大事,尽快提上日程。

寻找同类很容易

“虫生”第一大事的第一步,我得找到一只异性书虫。这并不难,只要用心,藏书楼里有很多“蛛丝马迹”可以帮到我。

书虫出没迹象1:粪便。藏书楼一些又小又圆、类似胡椒粉的球形粪便,基本上就是我同类的粪便。

书虫出没迹象2:洞洞。我们书虫为了活下去,会吃书、织物等,所以在这些物体的表面会留下小洞。

书虫出没迹象3:黄染。在我们书虫嬉戏过的地方,常常会留下黄色的污渍,类似于尿液的痕迹。

书虫出没迹象4:我们书虫在成长中会多次蜕皮。蜕下的皮常常留在生活区内,看起来有点像谷壳,长度一般不超过1厘米。

很快,我便找到了自己的同类。作为一只雄虫,我很绅士地先用触角跟它打了个招呼,然后,我们跳了一段舞蹈,便正式开始“虫生”第一大事。不久后,我的妻子产下了大约60枚卵。几个月后,小书虫将破壳而出,在一年内长为成虫。

我的天敌有点多

到上个月为止,我的古代生活除了“书香门第”插曲之外,一切都挺顺利的。这个月,藏书楼的主人不知是出门旅游了还是怎么的,没来打理藏书楼。结果,楼里来了不少蜘蛛和蠼螋(qú sōu),我的苦日子就来了。

我们书虫藏得不够深,跑得不够快,没有翅膀,也没有盔甲和臭气护体。见了蜘蛛和蠼螋,我心里害怕极了!不过,面对天敌,我也不会束手就擒。我会摆动尾须,诱使天敌将注意力集中到我的尾须上来。当尾须被天敌抓住时,分节的尾须就会立刻断掉,我自己则趁机逃脱。

最后,我要说一下,我的祖先大约三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我们书虫适应环境的能力超强!不要担心我的古代生活哦!

猜你喜欢
藏书楼同类书虫
不是同类
同类色和邻近色
书虫来袭
幸福的小书虫
我是一个“小书虫”
小“书虫”如何养成
同类(共4则)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藏书楼开出一朵花
城南袁氏及其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