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才情胡耀邦

2020-01-07 00:56孟红
党史博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魏巍萧克胡耀邦

孟红

在中国共产党开国领导人群像里,1915年出生的胡耀邦算是“红小鬼”。14岁便参加革命的胡耀邦虽然只在湖南浏阳县初级中学读了一年,却终生保持了学而不厌、孜孜不倦的良好习惯,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尤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一次,毛泽东在总政视察工作,当谈到我军干部自学成才时,兴奋地说:“舒同是党内的才子,是党内一支笔,他的东西一半是过去的,一半是自学的,而胡耀邦完全是自学的。”

与妻子李昭唱和

1948年2月7日,毛泽东明确指示东北野战军不休整,抓紧冬季作战,争取主力早日南下北宁线,“完全控制阜新、义县、兴城、绥中、榆关、昌黎、滦县地带”,以“应对蒋军撤退”。这就是设计辽沈战役“关门打狗”的最早蓝图。同时,毛泽东指示晋察冀野战军2月底3月初可打平绥,即察南绥东一线,4月或5月打冀东。确切地说,那次战役的全名是察南绥东战役。察南是察哈尔南部,即今天的张家口地区,绥东是指内蒙古的集宁地区、呼和浩特地区。此地是傅作义部队的兵粮要道,平张、平绥两条铁路必经地。总之一个意图就是把傅作义集团留于华北,配合东北野战军解放全东北。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赴前线作战的胡耀邦与在异地的爱人李昭相互牵挂,只能靠鸿雁传书。李昭参加革命前已是高中一年级的水平,并有相当的古文基础。1948年3月3日,她给胡耀邦写来词曲一阕:

一去一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来已是迟。但愿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

胡耀邦當年33岁,李昭27岁。两人感情极好,相见离别都有约期。李昭一直挂念胡耀邦的安危,还多情劳驾喜鹊要把自己的心情告诉他。

胡耀邦读后动情,即把自己部队的出征壮举告诉了爱妻:

连去连追将千里,胜利必可期。三月虽归竟大迟,但愿娓娓燕,及时伴春飞。

李昭对“一去一来三百里”都在计算,忽听“连去连追将千里”是否把她吓着了?三天以后,胡耀邦又补写了一首七律,重申“胜利必可期”的信念。他在写诗的第二天即出征北上了。

一纸命令往北征,十万熊罴似潮涌。

兴师已定云霄志,雪恨那堪儿女声。

寄语虽嫌情意短,跨鞍顿觉马蹄轻。

叮咛及时读新报,频频捷语亦销魂。

这首七律写于1948年3月6日。胡耀邦要去察南作战,写给爱人的临别赠言,且是即兴赋诗,当时没有题目。1951年1月,胡耀邦回忆起这首七律,在一张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公用笺上写下来,因为时隔三年,追记的诗句与原文有一定出入,把原诗的写作日期也记错了,写成“时在一九四八年一月”,但与原诗抒发的情怀、对爱人的叮嘱及遣词用句基本相同。这次追忆,他给原诗拟定了题目,即《察南战役讨伐傅匪出征前寄李昭》。

离职后作诗

胡耀邦在1987年1月后不再担任中央的重要工作。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离职后的他翻阅了自己10年中的全部文章和讲话等,通读了马列全集和《资治通鉴》,并对旧诗发生了浓厚兴趣。他曾向儿子胡德平讲自己一生中有两大遗憾:一是不懂外语,二是不会中国古诗词的平仄格律。于是,他选择了古诗文的习作。

赠贺晋年、林萍诗

贺晋年曾任装甲兵副司令员,晚年以习画为乐。胡耀邦为其夫妇赋七绝一首:

伏枥年华黯却缨,拼将铁骨赋丹青。

丹青洒处生梅竹,赚得清香满玉庭。

1988年8月7日,曾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的林萍,前往烟台看望正在当地休养的胡耀邦。胡耀邦向其赠诗一首:

历下名士原无分,梁山好汉又同宗。

年华意气输肝胆,美味佳肴数大葱。

内战难逃鬼蛇罪,苹梢能辨东西风。

此身只合蓬莱老,青松明月照苍穹。

末尾署名:“胡耀邦戊辰立秋后”。

赠萧克、陈维仁、于光远诗词

1988年8月,胡耀邦致萧克诗一首:

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

夜读将军罗霄曲,清香伴我到天明。

署名后的日期是“八月十四日”。

萧克所著《浴血罗霄》一书,于当年8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萧克将书赠给胡耀邦,胡耀邦读后撰此诗致意。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赞萧克为“白袍小将”。“文化大革命”中,萧克致信毛泽东说,那时红军队伍每多一个人,毛主席都说好呀,我们队伍又多了一个人。信中意思是希望毛主席团结大多数人。那么,胡耀邦在这首诗中为何把飞将军李广和萧克相提呢?为此,他曾对儿子释疑解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按萧克同志的资历、条件、贡献来说,本应尽享大将名誉的,但革命队伍中有些事儿也说不清啊。”

半个月后,胡耀邦同陈维仁谈话,赠诗一首,并共进晚餐。

碧海秋昊又相逢,忽闻退作长寿翁。

十载辛耘莫嗟少,栽得桃李到瀛蓬。

署名后日期为“九月一日”。

陈维仁系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工作时的秘书,后任中央党校副校长。1988年秋,陈维仁在烟台见到胡耀邦。胡得知他退下副校长之位,便写此诗勉励。

几天后,胡耀邦在烟台宾馆的信纸上写词一首《戏赠于光远同志,调寄渔家傲》:

科学真理真难求,你添醋来我加油,论战也带核弹头。核弹头,你算科学第几流?

是非面前争自由,你骑马来我牵牛,酸甜苦涩任去留。任去留,浊酒一杯信天游。

署名后是“九月五日草”。

于光远称,这首词是那年10月由胡德平送到他家的。

赠谭启龙、魏巍诗

胡耀邦离开烟台,回京途中路过济南,原本打算要去拜访中央苏区时期的老战友谭启龙,却得知谭启龙因病去上海治疗,怅然若失,于是写七律一首相寄:

年逾古稀能几逢?逆交难忘六十春。

蒙冤AB双脱险,战处南北俱幸存。

牛棚寒暑相忆苦,开拓岁月倍感亲。

遥祝康复更添寿,寿到雏声胜老声。

署名后写道:“九月十七日写于济南九月二十六日书于北京”。

“蒙冤AB”是指1930年赣西南苏区“肃反AB团”运动扩大化,许多红军指战员被打成“AB团”分子。胡耀邦与谭启龙初识于1931年7月,在共青团湘赣省委两人并肩工作过两年时间。以后胡耀邦参加长征,谭启龙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彼此“战处南北”相互不通音信。新中国成立后,无论在四川、北京或贵州,见了面一谈起来就没个完,相知极深。

此外,胡耀邦还给他的老熟人、老部下魏巍写过一首诗:

禹域乾坤变,人间爪鸿新。

梁音千百啭,此曲最牵情!

解放战争时期,胡耀邦曾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政委,魏巍在3纵任政治部教育科科长。魏巍一直以来对胡耀邦很敬重,很有感情。魏巍写作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产生过很好的社会影响。后来,魏巍经过几年的努力,两次到长征路探访,完成了《地球的红飘带》一书。这是描写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力作,共47万字,于1988年5月出版。这年8月1日,魏巍将《地球的红飘带》赠送给胡耀邦。胡耀邦于8月10日给魏巍写信,信中说:“你‘八一建军节送给我的新著,我第二天就收到了。”

写诗赠送一面未识的作家

因采访陕甘宁边区南区供销社的素材,甘肃作家姜安数次奔赴延安,并且结识了原南区供销社指导员刘世昌。刘世昌老汉身材高大,乐观、豪爽。在与刘世昌的交谈中,她了解到一个曾发生在胡耀邦与刘世昌之间的充满人间真情的故事。战争年代,胡耀邦夫妇因战事繁忙要上前线,便将刚出生的儿子送给陕北游击队长、延安的劳动模范刘世昌扶养,取名“刘湖”。新中国成立后,刘世昌把刘湖送到北京交给胡耀邦夫妇。可是,胡耀邦夫妇却让刘湖在填写各类表格的“家庭成员”一栏中,一律填写刘世昌夫妇。40多年前一度因战争导演出的悲凉故事,在40年后却被友爱之手写成了喜剧。不同身份、地位差别很大的父母,竟拥有着同样一颗仁慈、善良、体贴他人的心。陕北与北京两个家庭千里情谊一线牵,常来常往亲如一家。姜安被这动人的故事震撼了。于是,在刚动过大手术、脱离生命危险不久,她就以虚弱之手握笔,记述下这个故事。1986年,《报告文学》杂志、《人民日报》(海外版)同时刊载了她写的纪实文学《两位父母》。作品发表后,反响强烈。但是,姜安心中却一直惴惴不安,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条件向胡耀邦一家采访,不知道作品在胡耀邦家庭中的评价如何,更担心作品会有与事实不符之处,引起两个家庭矛盾。于是,1988年春,她将一份发表作品并附一封征求意见信,寄给胡耀邦。不久,胡耀邦夫妇写了回信,对作品谈了看法、感想。他们对姜安的身体状况表示真诚的关心,并且在邮件中还夹着一帧三首胡耀邦用毛笔题写的《答女作家姜安》:

(一)

霜月皎皎到中庭,弱女浓妆理素琴。

窗前嘎然一声响,料是孤鸿落寒汀。

(二)

世事匆匆各浮沉,风云叱咤多女英。

死神面前犹奋笔,君是巾帼罕见人。

(三)

沧桑变化寻常事,人间悲欢最牵魂。

谁能偷得蟠桃果,怜取卿卿锦绣文。

落款“胡耀邦九月二十五日”——这天正是1988年的中秋。

讲话中引用古典诗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受命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后,胡耀邦在一些讲话中引用古典诗词,妙语连珠,兴味盎然,传为佳话。

1979年9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出席一个茶话会,与会者是在京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以及早期从港、台和国外归来的从事农业科学或农业教育的知识分子代表。胡耀邦向他们介绍当年农业形势时,吟诵了欧阳修词《浪淘沙》的下半阕,但改了几个字:“聚散苦匆匆,此际难逢。今年花胜去年红。料得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其中,“此际难逢”,原作是“此恨无穷”。他这一改就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借以形象地描述当时农业迈出改革步伐的喜人景象。胡耀邦说:“今年农业这朵花红胜过了去年,我们应有信心使这朵花明年比今年还要好。希望大家努力奋斗,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相聚。”他的这番比喻形象、乐观喜庆的话说完后,全场气氛更加活跃起来。

9月6日,胡耀邦在中宣部召开的关于《歌德与“缺德”》一文的座谈会上发表谈话,末尾说道:“我们打倒‘四人帮三年了,有些干部,还是那么畏畏缩缩,气不壮。借用骆宾王一句诗来说:‘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当然他的原意不是这样的。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状态改变过来。”

1980年2月9日,胡耀邦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办的迎春茶话会上发表讲话。由于有人请胡耀邦讲形势,他就借解读辛弃疾词《汉宫春》,一开头谈对于形势的看法。此前2月5日,《人民日报》在其特约评论员文章《大有希望的八十年代》末尾,已经对这首词作了介绍。胡耀邦觉得不完全,于是“又重新编了一下”。他侃侃而谈:

头一句叫,“春已归来”,春天已经回来啦!第二句是,“东风从此,染柳熏梅”,春天回来以后,东风吹得柳树绿油油的,吹得梅花开放起来,香香地扑鼻。他原来的词叫“熏梅染柳”,为着念起来顺口,我把它调换了一下,叫“染柳熏梅”。如果引用到我们这里来,就是,东风从此,把我们祖国的山河,好好地打扮起來。第三句是,“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春天到来以前,料想那个经过风风雨雨的燕子,在立春这天晚上,连做梦都梦到百花盛开的园林里去了。我们在座的同志,也是经过多少风雨的燕子啊。我们这些同人民、同党共命运同患难的时代的燕子,在立春那天,做梦也梦到我们国家的“四化”建设,进入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的境界里面去了。我把上面的几句重复一下,就是“春已归来,东风从此,染柳熏梅。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这不知可不可以算上阕。

猜你喜欢
魏巍萧克胡耀邦
ON CONTIN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ULL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LORENTZ SPACES*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我的老师
萧克镇南历险记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
Optimization Design of Double-parameter Shift Schedule of Tracked Vehicle with Hydrodynamic-mechanical Transmission
胡耀邦夜宿我家
萧克上将与共和国元帅
杨尚昆、萧克同志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