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绘本《笨拙的螃蟹》为例,论述依托绘本实施预测策略的教学实践,建议教师开展多次“预测”训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有依据地预测”“有方法地预测”“生動详实地预测”的方法。
【关键词】绘本 小学语文 预测策略 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29-03
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新亮点,其编排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使学生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往的教材并没有编排“阅读策略单元”,关于如何落实“阅读策略”的教学,是目前语文教师遇到的新挑战。笔者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落实“阅读策略”的方法。本文结合绘本《笨拙的螃蟹》,阐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策略”的具体教学。
一、阅读策略单元特点分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学习要求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在这个单元中,编者给出一些预测的方法:关注文章的题目、插图以及内容里隐含的线索;为了让预测更准确,可以重点关注文章的细节。由此明确“预测策略”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促进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阅读充满乐趣。教师在实施“预测策略“的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明白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而是有依据地猜测,并将“引导学生有依据地预测”作为教学的难点。
在这个单元中,编者安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三篇课文。笔者对这三篇文章进行分析后,认为它们均具有童话故事性质,主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故事奇幻的情节、精美的配图,能吸引学生主动阅读,且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构思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绘本是比较常见的课外阅读材料,由精美图画和简洁文字组合而成,感染性强,很受学生欢迎。综合各方面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这三篇课文与绘本故事性质相似、功能相近。因此,教学该单元时,可以借助一些绘本故事进行“预测策略”的深入学习。
二、《笨拙的螃蟹》内容简介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讲述了一只名叫尼尼的螃蟹,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这对大钳子总是碍事:在与朋友玩捉泡泡的游戏时,大钳子总是让自己很难堪,把事情搞砸。尼尼非常羡慕朋友们,因为他们都没有碍事的大钳子。但是,在后来的捉迷藏游戏中,章鱼被水草困住,其他朋友都无能为力,而尼尼的大钳子却派上了用场,他刷刷几下就切断了困住章鱼的水草,章鱼因此得救了。这时,尼尼发现原来自己的大钳子也是很有用的。从此,尼尼变得自信、快乐起来。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这个绘本故事可以给予他们有益的启发: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也要乐于接纳自己;而且这个绘本故事非常有趣,想象的空间很大。这样的故事用于实施“预测策略”训练,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吸引学生主动预测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期间,笔者决定选择《笨拙的螃蟹》绘本作为补充素材,开展“预测策略”的教学。以下是教学片段实录。
三、《笨拙的螃蟹》教学片段实录
(一)第一次训练预测
教师出示绘本: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他的朋友们都没有这样笨拙的钳子,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有像海龟和鱼那样能划水的鳍。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生1:我猜测尼尼可能会把自己的钳子砍掉。
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
生1:因为尼尼不喜欢钳子,觉得碍事,砍掉就不碍事了。
师:嗯,你关注到了文章的内容,从内容去预测,不错。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觉得接下来的故事有可能是尼尼的大钳子帮助了它,尼尼因此认识到大钳子的作用,不再讨厌大钳子了。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生2:因为平时我看的故事书都是这样写的。
(其他同学大笑)
师:哦,你结合了平时的阅读经验进行预测,也是一种好方法。
生3:可能尼尼会对它的钳子进行改造,变得能够自动伸缩,这样钳子就不会碍事了。
师:你的预测真神奇!你平时一定喜欢看科幻类型的书。
生4:尼尼可能会与海底的巫婆达成协议,把它的钳子变成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变成像海龟和鱼那样能划水的鳍。
师:嘿,你是个细心的孩子,关注到尼尼的心愿。这个预测有点像《海的女儿》,你看过这个故事,对吗?
生4:是的,我看过并且很喜欢这个故事。
评析:在“第一次预测训练”中,笔者把训练目标定位为“边预测故事边传授预测的方法”。因此,在训练学生预测的过程中,笔者反复追问学生: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慢慢领会“预测”要有“依据”。同时,在学生进行“预测”之后,笔者对“预测”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启发学生可以从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关注文章的细节等方面入手展开合理的“预测”,让学生从原来的无意识“猜测”转变成有意识“关注”,进而使“猜测”成为“合理预测”。
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边预测故事边传授预测的方法”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但是,笔者发现这次“预测”训练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扩张,“预测”的向度比较少,训练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巩固训练的效果,同时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习得的“方法”进行预测,笔者实施了“第二次”预测训练。
(二)第二次训练预测
师:老师觉得大家的预测很有趣,也非常合理。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编的故事是怎样发展的。
教师出示下一页绘本:一天,尼尼和朋友们一起玩捉泡泡的游戏。
师:玩捉泡泡的游戏,尼尼的钳子会碍事吗?在4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4人小组交流,3分钟后,教师击掌,学生停止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预测?
生5:我觉得在做游戏的时候,尼尼的钳子会打到其他小伙伴,大家都不喜欢和尼尼一起玩了,尼尼只好孤零零地一个人玩。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生5:因为平时我们做游戏的时候,不注意的话手或者脚总是会碰到别人,我想尼尼那对大钳子肯定也会打到其他人的。
师:哦,你已经懂得使用“联系生活经验”这个方法进行预测了,表扬你。
生6:尼尼的钳子就像一把大剪刀,它一剪,泡泡就碎了,尼尼根本玩不了捉泡泡的游戏。
师:哦,你关注了“泡泡易碎”的细节,懂得从细节去预测故事,大拇指送给你。谁还有其他的想法?老师想听一听。
生7:泡泡飞呀飞呀,越飞越高,尼尼伸出长长的大钳子,一下子就把泡泡拉了下来,小伙伴们都用佩服的目光看着尼尼。
师:嗯,你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猜测,但是这个预测大家觉得合理吗?
生8:我觉得不够合理,尼尼尖尖的钳子只会把泡泡弄碎,根本不可能把泡泡拉下来。
生9:尼尼捉泡泡时,它的大钳子把泡泡戳破了,泡泡水溅了小伙伴们一脸,大家大声喊:“尼尼,不要再碰泡泡了!”尼尼听了心里很难过。小鱼看见了,安慰尼尼说:“不要紧,尼尼,我们去玩堆城堡的游戏,你用你的大钳子运沙子,一定运得又快又多。”
师:哇!你表达得真具体,故事也很感人,你是个有爱心的小姑娘。
生9:这是我和同桌一起想的。因为我们觉得图片里尼尼的大钳子就像两把“大铲子”,所以想到了这个情节。
师:没错,“看图片”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合理的“预测”,而且是个非常好的方法。看来同学们已经懂得运用方法对故事进行合理的预测了,掌声送给你们。
评析:在“第二次预测训练”中,笔者把训练目标定位为“發散学生的预测思维,扩张学生想象的向度,强化学生运用预测的方法”。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笔者设计了“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进行群体探究,从而发散思维,想得更宽、更深。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已经初步有了运用“预测方法”的意识。4人小组交流后,学生“预测”的向度比原来个人思考的时候增多了。但是,学生在表达“预测”内容的时候,还是比较简单,不够具体、生动。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第三次预测训练。
(三)第三次训练预测
教师继续讲故事:尼尼和海龟、章鱼、水母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尼尼从一数到十后,开始找它的朋友们。它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龟,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章鱼。
师:章鱼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跟尼尼的钳子又有什么关系?请大家在6人小组里,运用学习过的方法“预测”一下吧。这一次,大家进行预测的时候要说得具体、生动一些。说得好的小组,会有奖励哦。
(学生组建成6人小组,开始预测故事的发展。5分钟后,教师倒数“5、4、3、2、1”,学生停止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预测?
生10:原来,章鱼为了不被尼尼发现,偷偷爬到岸上,但不小心被人们发现了。人们用一个大网网住了章鱼,在这个危急时刻,尼尼赶到了,它用大大的钳子把网剪碎了,把章鱼救了回来。
生11:章鱼躲在贝壳里,因为贝壳里很温暖,它不知不觉睡着了。突然,章鱼听到伙伴们喊它的声音,就惊醒过来。于是它大声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大家循着声音找到了章鱼。从此,章鱼有了另外一个称呼——“贪睡鱼”。
生12:章鱼躲着躲着,突然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唉,今天早上还没吃早餐呢,肚子好饿呀。”章鱼小声嘀咕了一句,然后顾不上躲藏,找食物吃去了。找着找着,章鱼发现了一块大食物,它想把食物拖回家。但是食物太大了它拖不动,只好大声地呼叫。尼尼和伙伴们听到章鱼的叫声,赶紧前来。最后,尼尼用它的大钳子帮助章鱼把食物拖了回家。
生13:突然,尼尼想起章鱼平时最喜欢躲在沙子里,心想它这次是不是也躲在沙子里呢。于是尼尼用它的大钳子把沙堆翻了个遍,终于找到了章鱼。
……
师:这次同学们的“预测”表达得非常具体、生动。有些同学在表达的时候,还加上表情和动作,语言和语调很吸引人。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加分,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课后到老师的办公室领取奖品哦!
(学生欢呼雀跃)
师:原来,尼尼的大钳子这么有用啊!它并不是笨拙、碍事的大钳子。我们来看看原故事的内容吧。
教师出示绘本:突然,他们听到了求救声。原来,章鱼被海草紧紧地缠住了。章鱼拼命地扭来扭去,海龟和水母也跑过去帮忙,可海草却越缠越紧。尼尼挥动它的大钳子,把海草剪断。它越剪越快,很快,海水里到处都是打着转转的碎海草。章鱼终于自由了。尼尼高兴地挥舞起它的大钳子,它终于知道自己“笨拙”的大钳子是多么有用了。
师:瞧!尼尼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大钳子,果然快乐、自信起来了。
师:同学们,预测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发展,有助我们集中精神阅读和展开思考,同时也能丰富我们的想象力。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能一直运用“边读边预测”的方法进行阅读,从题目、内容、细节、生活经验、图片等方面展开故事的合理预测。
师: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微信群里的绘本《不一样的小豆豆》,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如果你们能把自己预测的故事写下来,那就更好了!老师将会挑选精彩的故事在班群里展示。
评析:“第三次预测训练”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测”经验,并掌握了相当的“预测”方法,对故事进行合理预测对学生来说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笔者把训练目标定位为“具体、生动地表达预测的内容”。训练学生学习“预测”,实际上是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次训练中,笔者通过设计“奖品激励”“公布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预测”的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预测。
“预测策略”是阅读策略之一。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预测”训练,指导学生掌握“预测故事情节、预测人物情感变化或故事发展方向”等方法。在依托绘本进行预测训练时,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思考、交流,并能够从欣赏的角度包容学生的“预测”,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有依据地预测”;同时,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简单说出“预测”的故事情节,还要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出发,利用“预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注:本文系广西玉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B04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邹永丽(1974—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玉林市玉州区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