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
◎图︱刘晓敏(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
蒙派杂技以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长期蜚声国内外。近年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蒙派杂技的创新之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创排于2018年的杂技剧《鸿雁》就是代表之作。
杂技剧《鸿雁》以杂技和魔术为主要表现手段,讲述了大型候鸟鸿雁的迁徙过程,表达了向往绿色和平的主题。作品通过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告诫世人要爱护自然生态,珍惜绿色和平,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该剧推出后受到广大观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演出场场座无虚席,并于2019年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跨界融合类舞台项目资助。笔者从三方面分析该剧的成功之处。
生态文明建设的庄严承诺不仅体现我们党强烈的责任担当,更事关民生福祉。当前我们依然面对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并为之做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环保也不断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艺术家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担忧,传递警示信息,期望引起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鸿雁》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正如剧中主题歌词所写:“是谁划破了画面,让悲伤绝望上演;有谁能拯救绿色,让生命有爱。”
该作品立意新颖而深刻。全剧以一只老雁作为贯穿,以老雁的口吻向观众讲述,与人类对话。老雁以其沧桑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警示人类: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人类应善待万物生灵,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近年来,跨界融合舞台剧作为一种新的剧目样式创作空前繁荣,各地陆续推出不少跨界艺术作品,国家艺术基金也为跨界融合舞台剧设置了专门类别,对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扶持。通过分析当前国内跨界类舞台剧作品不难看出,跨界融合的难点在于融合。融合既要求将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天衣无缝的衔接,又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融入,因此做好融合是跨界类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在这点上,《鸿雁》的表现可圈可点。
《鸿雁》将传统蒙派杂技、魔术与舞台剧进行了完美融合,用一个个节目的有机串联讲述了完整的故事,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杂技魔术节目表演与剧情表达结合得紧密而合理,杜绝了内容和形式“两张皮”的现象。如运用女子柔术表现雏雁在巢时活灵活现的形象;在表现幼雁成长时,运用了杂技双人力量,将父与子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节目对于情节的推动和人物的塑造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观众欣赏到的是一场有情节、有内容、有思想的舞台剧。
该剧以蒙派杂技表演为主要内容,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节目编排、作曲风格、服装设计等方面都极具蒙古族特色,突出了民族地域风格。在形象设计方面,作品选取了鸿雁这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候鸟作为主人公;在音乐设计方面,运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蒙古族民歌《鸿雁》及长调、马头琴等极具蒙古族特色的音乐元素;在节目编排方面,集中撷取了一系列蒙派杂技独有的经典代表性作品;在服装、舞美、道具设计方面也突出了浓郁的蒙古族特色。
在古老的杂技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刻,蒙派杂技剧《鸿雁》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表演形式、浓郁的草原文化特色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