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坤 王艳群
(1.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林业局,山东 临沂 276200;2.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临沂 276300)
林业种植并非简单的植物种植,而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首先,结合实际情况考察当地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例如用等高线表示当地地势高低,再深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例如降雨量多少或最大温差等,以此利于合理选择林业种植资源。其次,调查地区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然后选择林业资源。通常南北方所选林业资源是不同的。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南北方地势环境不同。另一方面,南北方生活环境不同,由此使得林业资源选择有所差异。南方地区,很多人生活环境为林区,森林面积大,有着丰富的茶树、板栗与多种果树等经济性树种,林业工作是重点。北方地区,平原地区比较多因而森林面积小,林业重视少于南方地区。除过少量果树外,木材产业占据主要优势。因木材产品有较长的周期,经济效益要明显弱于南方地区。北方大兴安岭等林区重视林业工作,与南方地区相比生活环境比较差。相对而言,林业种植方面,南方林业资源有更大的选择范围,通常北方地区要考虑环境适应性,以此确保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例如北方地区冬天寒冷,抗寒能力弱的植物则无法很好地生长,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因而,林业种植中资源选择非常重要。
(1)酸雨。工业产业迅速发展产生的大量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工业废物,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当前因为受到我国工业气体排放标准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工业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都将没有经过深度处理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排放至大气中,这些有害气体与大气中的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后形成的腐蚀性强、破坏性大的酸雨,对土壤、树木、建筑物等的安全都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2)温室效应。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燃烧的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后产生温室效应,不仅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了严重危害,而且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3)土地退化。在全球人口迅速增长的影响下,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地增加。所以,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相关部门相继采取了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式,推动粮食种植产业的不断提高。
(1)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林业资源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更是维持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于绿化种植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性,加大森林资源的覆盖率,才能确保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发展[1]。
(2)净化并减少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森林是目前净化空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在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山茶花就是抗二氧化碳效果最显著的花木之一。经过相关部门的数据调查,即便是二氧化碳污染非常严重的地区,山茶花仍然可以在距离其300m左右的地方正常生长。
现阶段,环境污染中酸性污染物存在严重沉降,因而生活中酸雨污染问题频繁发生。酸雨问题主要因污染增加酸性元素含量,酸碱失去平衡,电荷指引下大气层无法平衡引起酸雨问题,其直接影响着树木与人们日常生活,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环境影响更是非常严重。但树木自身具有一定修复与抵抗能力,简单而言杉类逆抗性比较差,如果发生严重的酸雨腐蚀,其存活能力就会非常弱。然而山茶树对酸雨就有较强的抗打击性,自身有一定能力修复腐蚀。如果发生酸雨问题,可栽种抗逆性强的树种平衡酸碱度。不同地理环境树种种植资源不同,酸雨腐蚀记录了各地区树种资源抗逆性顺序,尽可能选择种植抗逆性强的树种,以此降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与污染。
(3)减少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植树则是有效防止土壤侵蚀的方法之一。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北部因为陆地面积大,不易遭受洪水灾害的侵袭,而南方地区则因为林业资源多,遭受洪水灾害的可能性则相对更大。由于林业中树木叶子不仅掉落面积大,而且其在森林中形成的地质结构,一旦泛滥的话不仅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同时对于水分调节效果的提高也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从根本上避免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根据相关调查数据,下游林业具有的水流量,不但是减少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地表结构下沉的关键[2]。
相关数据调查发现,森林可有效控制上下游水流量,极大地降低了洪灾或其它自然灾害影响,以此形成良好的地表结构,就算降水量太大也不会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当前,树木不但可以调节因降水量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假若某地长期缺水,大风就会风化地表土地,长此以往地表结构变弱,从而直接威胁到地区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树木栽植对此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降低大风造成的风化侵蚀,同时树木种植也可活化土壤,减缓当地土壤风化速度。如果森林外风力大,森林种植中有很多树木资源会减弱风力,也可有效地减缓沙化现象。
(4)大气中尘埃物的大量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城市交通不断拥挤的同时,城市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在道路两旁种植林业的方式,达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而且削弱了大气中的尘埃物对人类生活和出行产生的不利影响。比如,树木叶子上的绒毛、粘液、油脂等不但能够有效滞留空气中的尘埃,同时也削弱了监控器中的漂浮物,达到了净化和清洁城市空气的目的。
(5)调节气温。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树木在调节小气候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气候出现异常变化或者温度过高等变化时,树木就可以通过对气温的调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比如,进入夏季高温季节后,环境温度达到40.2℃的情况下,森林的气候温度却只有35.3℃左右,两者之间的温度相差了4.9℃。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温差,就是因为植物的叶面中涵养的水分较大,一旦室外环境气温升高或者水分蒸发严重的话,植物就可以通过调节空气湿度的方式,避免因为空气过于干燥而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活。
总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而是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转变以往的经济发展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林业种植工作的力度,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为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