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珂, 詹志华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116)
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的思想源流、基本历程、实现路径以及时代价值。唯有认真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的科技人才思想,才能全面地、完整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才能推进对新时代习近平科技人才观的纵深研究,才能切实用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引领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形成初期的经典作家,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尽管他们所处的历史境遇不同,但有关科技人才发展的思索却不谋而合,因此可以将其视为整体来进行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人才思想,是将科技人才问题研究始终放在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维度进行考察的;既说明了人在生产力中的主体地位,又提出了科技人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的最初思想渊源。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对象和自然力所形成的物质力量,是人影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应该把科学称为生产的另一个可变要素”[1]556,这里的科学特指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自然科学。无论是利用自然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还是从事科学等创造性事业,人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人在生产力中处于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科学技术只有在被劳动者掌握,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后,才能成为物质的生产力,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列宁在谈到人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时曾说:“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2]346他分析到,若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遭到破坏,拯救劳动者是第一位的,唯有运用包含科技人才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力量,才能拯救一切,恢复一切。斯大林认为,人才是技术发展的关键和龙头,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创造出奇迹。离开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的东西,不能给人类社会提供创造和便利。
马克思认为,工程师、机械师等科技人才是“高级工人”,是工人阶级的特殊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恩格斯也强调,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各类专门人才,其中也包含科学技术人才。列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之创造和应用的主体——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充分重视科技专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严厉驳斥了党内左派分子反对使用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专家的谬论,坦言无需资产阶级专家的帮助就能建成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幼稚的、不合实际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各个部门都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技术人员,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各种具体科学专家的参与。社会主义的过渡,也依赖于各种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专家的指导。列宁还要求对待专家不能吹毛求疵,要给予包容和支持,特别是在对科技人才的政治态度上要遵循科学、客观、具体的原则。斯大林同样认识到,没有属于自己知识分子的统治阶级迟早是要被推翻的,“苏联工人阶级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子,这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怀疑的”[3]287。
列宁不仅充分意识到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而且非常明确地指出,必须关心科技人才、尊重科技人才。列宁在1920年底提出了俄罗斯电气化计划,吸纳二百余名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参与其中。可见,列宁非常重视利用科技人才,希望他们利用自身的科学技术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斯大林针对当时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消除这种野蛮行径,积极看待有科学知识和有文化的人。在此基础上,他还要求在工人阶级中培养新一批的红色技师和专家,号召全社会尊重生产技术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所处的时代,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实践影响力远不如现代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也还不太系统和成熟。随着人类科技实践活动的扩展与深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始终坚持凝聚科技人才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主线,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技人才观。由此,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的日趋成熟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毛泽东同志看到了科技对推进民族独立和解放,促进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重要作用,由此,也更加重视科技人才。他曾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他在重视科技人才重要作用的同时,还看到知识分子在政治定力方面存在不足,指出要对他们边使用边教育。毛泽东提出,只忙于事务,不追求思想和政治提升的技术人员容易迷失方向,是很危险的。他强调:“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4]351。毛泽东科技人才思想的核心在于,科技人才要“又红又专”,即科技人才应在正确政治方向的引领下,不断提升技术和业务能力。此外,毛泽东还指出干部培养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领导干部要带头成为搞科学技术的内行,只有将群众路线运用于科技人才的培育之中,才能拥有宏大的工人阶级科技队伍。这些科技人才思想的提出,表明了毛泽东对科技人才的充分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人才思想。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国家面临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科技进步在繁荣经济和促进发展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科技人才的发展也牵动着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和科技最新进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科技人才思想。
(1) 邓小平的科技人才思想 邓小平吸取我们党在知识分子工作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方针、原则。第一,针对当时党内轻视知识分子的现象,强调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第二,主张要提高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并给予相应的物质保障。邓小平为此特别指出,科技人才应把最大精力用于科技工作之中,后勤工作要使科技人才无后顾之忧。他叮嘱不要用行政事务干扰科学家,要切实去解决束缚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具体问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在选拔人才方面,主张敢于不拘一格任用贤才、良才。尤其是在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人才的过程中,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摸着石头过河,不墨守成规。邓小平明确强调,我国要实现科技现代化,离不开又红又专的科技大军,离不开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他鼓励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坚决同一切压制人才的现象作斗争。第四,强调“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5]95,一定要把教育办好。针对科技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此外,邓小平特别重视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指出要创造条件,做好安置准备工作;要加强同国外专家的合作交流,主张在对外合作中既要引资,也要引智。
(2) 江泽民的科技人才思想 江泽民立足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科技人才思想。首先,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世界竞争的实质在于知识、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江泽民不仅重视科技人才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还看到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地位。他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中,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分子不能缺席,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做好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在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上,认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创造有利于知识分子发挥才智的环境。江泽民指出,“党的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归结到一点,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6]39。他认为以知识造福于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责任,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事业的科学家才能大有作为。再次,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教育对科技、对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7]233。江泽民希望老一辈科学家要甘为人梯,大力扶植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要不拘一格地选用年轻人,努力在各方面创造条件,让年轻英才不断涌现;注重发挥广大出国留学人员特别是科技人员的积极作用,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鼓励充分发挥来华外国专家的作用,支持广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
(3) 胡锦涛的科技人才思想 进入新世纪,胡锦涛继往开来,在科技人才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首先,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和“科学人才观”思想。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把它作为基本国策。在战略落实上,他强调要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思想,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其次,形成了系统的科技人才培养观。一是充分认识到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胡锦涛认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未来。他特别强调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创建新学科等方面的突出作用,还将其视为国家的战略资源,鼓励科技人才引领和开拓科技事业新篇章。二是对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主张“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8]389三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胡锦涛强调,要“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9]。他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完善培养体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新时代,国家开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习近平同志深知科技革命的颠覆性影响,紧紧抓住当代科技人才竞争的时代脉搏,在正确把握科技人才发展的世情国情基础上,形成了系列科学的科技人才观。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推向一个历史的高峰。
第一,在科技人才的发展机制方面,“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形成善于培养人才、科学使用人才、竞相激励人才、有效引进人才的机制和环境。习近平要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鼓励科教融合、校企联合,不断培养和造就青年科技人才;提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从而化解我国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他强调,科技发展之希望,就在于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提倡科技人才的发展要将竞争激励、崇尚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尊重并调动科技人才的创造精神,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同时,习近平还重视人才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强调以用为本,按需引进,广泛吸引海外优秀专家学者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服务。
第二,在科技人才的保障制度方面,要求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改进人才管理制度。我国当前科技人才评价中,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是突出问题。习近平主张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10],让科学家摆脱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专注于学术本身。一方面,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它有利于保证科技人才潜心进行研究和创新。习近平强调,人才评价要兼顾个人和团队两个方面,既承认个人的付出,也要尊重和认可团队的贡献。另一方面,科技奖励是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保障人才积极性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应得到合理回报,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探索股权、期权、分红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让科技人才各得其所,实现财富和事业双丰收。此外,科技人才管理也至关重要。习近平多次强调,科技发展有其专业性所在,应让领衔科技专家在技术路线决策、经费支配和资源调动上发挥作用,有职有权。
第三,在科技人才的核心素养方面,提倡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爱国情怀、创新品格和学术操守的统一。习近平希望广大院士“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11],要将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复兴大业相融合,大力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他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积极创新、不怕失败。此外,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要树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使命感,要担负起“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神圣职责。
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是一项极富创造性而又任重道远的复杂工程。它既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思想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还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在思想上继承和在实践中发展统一起来。纵览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从新中国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实现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的中国化,必须坚持“三个统一”,即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实践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能广泛包容吸纳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明成果,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实践着的、不断创新的伟大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乃至我们党的领导人所提出的科技人才思想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它们都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现实所作出的论断,具有创新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职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以时代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为实现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保障。从毛泽东号召“向科学进军”、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重视“科教兴国”、胡锦涛提倡“人才强国”,再到习近平致力于实现“世界科技强国”。他们的科技人才思想结合中国事业的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科技人才的素质和数量提出具体要求,实现了革命化到知识化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科技人才思想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人才观,是我们当前开展科技人才工作最直接的行动指南。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我们党的领导人所提出的科技人才思想,都与本国的具体实践有关,是深深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活生生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以实事求是的严谨务实精神,推动科技人才的队伍建设。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技人才的认识,发展出了科学有效、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科技人才思想体系。人才的成长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中国共产党人也深知建设宏大、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的任务艰巨。我国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科技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总结科技人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了集科技人才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与培养、管理与使用等各个方面科学的内容体系。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它不是脱离各民族实际抽象发展的,而是与不同民族的特点相融合的,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特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的民族性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的本土化融合、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人才思想传统、培养为我国各项事业服务的科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的本土化培植,致力于发展适合新中国具体国情的科技人才发展道路。同时,我们也注重传承尚贤爱才等方面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遵循为国家社会建功立业的优秀科技人才发展方向,明确科技人才发展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的世界性则具体体现为鼓励科技工作者立足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开展科技研究,广纳世界优秀科技人才为我国发展所用,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科技人才培育与管理的成功经验等。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未来科技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的脚步亦不会停歇。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只有回顾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纵览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及其中国化70年的历程,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科技与人才、科技与教育以及党与科技人才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指导与启发意义。
科技与人才的关系,主要回答的就是“如何把握科技人才的地位”的问题。科技人才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有二:一是科技是一种生产力;二是人在生产力诸要素处于主体地位。离开任何一个因素,也都不可能成就科技人才现今的重要性。其实,这两个因素彼此之间亦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科技人才是创造、发展、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最活跃因素。毛泽东提出“向科学进军”,酝酿建立起一支宏大的无产阶级科技队伍。邓小平纠正了“文革”时期在知识分子政策中“左”的错误,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的原则方针。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做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胡锦涛发展出了“人才强国”“科学人才观”的战略思想。习近平提出了“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的重要观点。纵观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历程,从根本上说,都是围绕着科技与人才关系这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
另一方面,科技的地位决定人才的地位。科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姿态,深刻重塑和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蓄势待发,各国争相调整和改革,希望夺得优先权。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要引领时代,就得在科技领域拔得头筹,占据制高点。科技人才作为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承载体,作为科学技术创造的主体,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对于科学技术高度重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一大批科技成果造福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在此过程中,我国也拥有了丰富的科技人才储备,并将科技人才提到重要的位置。“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日”的设立,表明国家将从更高层面弘扬科学家精神,塑造和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主要回答的是“如何把握科技人才的发展”的问题。纵观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70年的历程,从科技与人才关系延伸开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科技与教育的问题。尽管教育与科技发展遵循各自的规律,但二者在终极目标上是趋同的,都致力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从此角度看,科技与教育互为补充、互为前提。
首先,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必要基础和基石。马克思认为,科学劳动的基本特点在于,既要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又要以前人的智慧创造为基础。由此,科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归根结底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科技教育要搞好分工合作,协力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第一,高校作为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应改革培养方式,采取探究式教学,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将教学与实践相融合,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第二,产、学、研在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广大科技人员应与创新发展有机衔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当然,对科技人才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的,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必须具备远大的志向、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等其他方面的素质。
其次,科技进步向教育发展和变革提出新要求。教育通过知识、经验和方法的传授来培养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革命性变革,教育不再是单纯的释疑解惑,而是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宏伟事业。重大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形式发生转变,教育不再是学院式的孤立教育或围墙教育,而是与社会生产密切结合的综合教育。促进教育过程发生转变,教育不再是阶段式的教育,而是贯穿人生全过程的终身教育。科技门类日趋多样,促进教育内容的开拓和手段的更新,使得人们所接受教育的内容愈益完善、结构愈趋丰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坚持教育的与时俱进和优先发展,才能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红利,才能造就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党与科技人才的关系,主要回答的是“如何把握科技人才的领导”的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有助于明确科技人才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有助于实现“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助于发挥我国人才发展的制度优势,形成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局面。
第一,党管理科技人才的基本立场。党管人才的实质,就是党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制度的保障,以及科学方法的运用来推进人才工作,在管宏观、管大局、管战略、管政策上下功夫,聚合力,最终使得党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众等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本领,既当好领导,又成为专家。党要领导好科技人才,首先要尊重科技人才,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建立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兼顾公平与效率、协调激励和监督、促进竞争与创新的管理机制,为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环境条件。同时,党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推动人才工作,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使人才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唯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内化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心中,才能将之外化于行,使得党的组织凝聚人才作用充分彰显,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广阔平台。
第二,党管理科技人才的基本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管理科技人才追求的基本目标就在于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的期许。“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习近平强调,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一方面,党致力于通过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郁氛围,充分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深度融合,从而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可喜局面。另一方面,党鼓励科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将爱国主义情怀和伟大奋斗精神融入自身发展的全过程。希望科技人才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练就富于创新的优良素质,为维护国家发展大局、社会稳定以及人民幸福贡献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