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霞,荆惠琳,陆夏轶
(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山东省是一个资源性缺水的农业大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耕地用水需求不匹配,且年内年际变化剧烈,当地水资源灌溉保证率不高。黄河水流经山东省9市26县(市、区),哺育了13市115县(市、区)的群众。山东省先后建成引黄济青、胶东地区引黄供水、黄水东调等骨干水网工程,将黄河水输送到胶东地区,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现有大型灌区53处,其中引黄灌区有33处,占比为62.26%。引黄灌区灌溉面积2623.93万hm2,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49.96%。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鲁北地区大量发展井灌,2015年全省地下水超采区达5.78万km2(含深层和浅层超采区)。山东省利用黄河水进行的人工回灌和替代地下取水,有效涵养了地下水源、遏制了地下水生态。
山东省坚持因水制宜、量水而行,统筹考虑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先后组织编制了《山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鲁政字〔2016〕203号)、《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鲁政字〔2017〕98号),提出了到2020年、2030年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及工业、城镇等重点领域的主要节水目标、措施,谋划了一批节水和水源重点工程。
2003年,省政府发布《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2017年以来,省政府、省人大和相关省直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山东省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对水资源保护、取水用水管理、行业节水能力建设、非常规水利用、节水责任考核等作出明确规定。
山东省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且连续6年在国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实施黄河水资源刚性管理,将黄河水指标分解到各设区市,划定了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红线。推进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2018年在全国率先印发涉及工业园区的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导则,全省已批复的85个化工园区全部按要求开展了规划水资源论证。
全省再生水、城市雨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缓解全省水资源供给不足问题。“十三五”以来,全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91.6万m3/d,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约有233.8万m3/d。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或再生利用标准排放比例的占99%以上,全省污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6%以上。建成海水淡化工程27处,产能规模达到34.3万t/d,跃居全国第一位。
全省已完成37个行业类别462个用水定额,2020年底将实现主要工业产品、高耗水行业和农业生产用水定额全覆盖。全省有19个市县被评为国家节水型城市,16个市县被评为省级节水型城市,63个县(市、区)达到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全省用水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在210亿m3左右,多项用水效率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为抓手,强化取用水监管,落实计划用水管理、超定额超计划累计加价征收水资源税制度,开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实现对50%以上的用水总量、80%以上的许可用水量的实时在线监控。
正常年份黄河来水量减少趋势明显,加之流域生态保护需要适度增加生态用水量,引用黄河水将受到一定制约,现状引黄各市对黄河水资源依赖程度极高,水资源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
山东省在面临资源性缺水的同时,还面临工程性缺水,雨洪水开发利用量不足,多年平均入海和出境水量为87.6亿m3(不含黄河入海水量)。日照市、临沂市目前无大型引调客水工程,应对特殊干旱能力不足。
资源性缺水导致难以对沿黄河湖湿地等进行有效补水,黄河干流支流岸线资源管理粗放,“四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沿黄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矿山地质生态修复治理欠账较多,海水倒灌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加剧。
以推进实施《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重点,“新建、提升、整治”三措并举,加大沿黄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20年开工建设47处抗旱调蓄水源工程,“十四五”期间实施163处抗旱调蓄水源工程建设。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和全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再研究谋划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和水资源调配工程,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一是推进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沿黄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黄河三角洲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快鲁北和鲁中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二是推进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制定生态水量管控河湖名录,编制重点河湖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确定生态水量,建立调度运行机制,健全调度计划制定、调度决策等相关制度。探索建立引黄水量实行总量控制的弹性调度管理机制和相机引蓄黄河洪水资源机制。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规范用水计划管理和取水许可。深入开展国家节水行动,研究制定节水激励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载体建设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和节水机关建设。深化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发展节水志愿者,建立完善一批节水教育基地。
近年来,山东省科学开发利用雨洪水资源和非常规水资源,狠抓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制,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资源,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水资源管理之路。但山东省在水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要充分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狠抓供水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大力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支撑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