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幼林的林木抚育管理技术

2020-01-07 09:20:19田小平
花卉 2020年6期
关键词:幼林松土间苗

田小平

(重庆市酉阳县伏龙山林场 重庆酉阳 409800)

0 引言

按计划实施造林工作之后,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就成为了保证林木生长好坏与提升林木成活率的关键所在。幼林抚育通常指的是,造林后到郁闭前的这一段时期所开展的抚育管理技术总称。在造林最初的阶段,因为苗木的个体不大,根系扎根分布浅,抵抗力差,十分容易受到杂草、干旱、冻害、风吹以及病虫鼠害等因素的威胁,所以,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极为重要。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研究人工幼林的林木抚育管理技术。

1 水土肥管理

1.1 除草松土

在较为干旱的地区需要进行松土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墒,而在较为湿润的地区则需要进行除草工作,其工作内容为除干净杂草并做好培土与修梗。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松土操作,能够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与保水性,将土壤的毛细管切断,减少水分的蒸发量,以此达到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而除草工作则能够防止杂草生长与树木抢夺土壤养分、水分以及日照光等,保证幼林良好生长环境[1]。

松土除草的工作一般要持续3-5 年,等林木成长到一定的高度以后,其生长趋于稳定,或者进入了郁闭期,这时就无需进行除草松土工作了。此外,假如人造林所处区域较为干旱,植被生长较为密集的话,那抚育管理的时间需要相应延长。根据以往经验,草层的高度通常为50cm,在幼林的高度超过50cm 后,就可以终止除草松土工作了。在人工造林的前两年,每年都需要进行2~3 次的除草松土工作,之后只需每年除草松土1~2 次即可,具体的次数应依照杂草的生长速度与数量来判断增或减。时间间隔为5-6 月进行第一次除草松土,8-9 月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松土除草必须全面完善,可以结合人工与机械方式,适当运用除草剂来进行除草。要注意的是,随着人工幼林树龄的增加,除草的深度也要随之变化,一般将深度控制在5~50cm 的范围中。

1.2 灌溉施肥

在条件允许的造林区域需完成灌溉浇水工作。大部分人工造林地都是处于干旱荒凉且贫瘠的地域,因此,后期的灌溉浇水工作十分重要,其是保证人工幼林成活率的关键。经有关调查,完善的灌溉流程能够直接影响人工幼林的成活率,通常可以提升2~3 倍。一般情况下,造林当年的小树苗可以浇水1~2 次,而大树苗则可以浇水2~3 次,在遭遇干旱年份的时候,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灌溉水的次数。当然,如果处于条件不允许的区域,需要在造林后组织力量通过拉水等方式来安排灌溉浇水,确实保证土壤含水量充足[2]。

此外,在人工幼林时期,要对其进行适当施肥来保证幼林成长的养分充足,使其扩大叶面积,提升生物量积累,缩短成材年限。林木成材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因此主要施以常效肥,而且和除草剂联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2 幼林管理

2.1 平茬

平茬就是利用树种的萌芽能力,把已成活的苗木或幼树的大部分主干截除,从而使留在地表以上部分生长出新的枝干与根茎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作用为:①对主干没有培养前途的乔木树种进行改造;②对衰老的灌木树种进行更新复壮;③依靠平茬技术来增加林木枝叶,扩大林木树冠,并同时获取工业原料、饲料以及薪炭,提升收益;④调节种间关系;⑤对薪碳林施行矮林作业的一种措施。相关实践证明,由于平茬苗拥有完整发达的根系,因此能进行充足的水分与养分的供应,所以,留存下来的主干可以生长的更加茂盛健康,长势更好,冠幅扩大,郁闭随之加快。

2.2 除蘖

除蘖就是把植株干基部的萌蘖条去除掉,从而推进主干成长的一种抚育管理技术。一些萌蘖力强的树种,例如刺槐、杉木等,在栽植的初期阶段,就经常会从植株根际部位萌发出很多蘖条,造成大量养分与水分的消耗,甚至影响主干的生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去除,从而保护主干的养分与水分充足。例如,对杉木进行除蘖,需要选在春天,愈早愈好,如此可以尽早减少养分和水分的平白消耗。如果萌生出的枝条小,可以直接用刀砍,然后再深埋,这样持续2-3 年,并将其埋在基部,一年即可成功。而对于杉木则需要适当深栽,这样既可减少萌蘖,又能增加水分吸收,提升抗旱能力[3]。

2.3 间苗

在播种造林或者丛植造林成活以后,每簇或者每穴都可能有多株苗木,在苗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簇内或者穴内会率先郁闭。同时,因为个体要求的营养面积不断扩张,小群体内的植株会分化,个体间便会出现生长不一现象。这个时候,应当及时应用间苗技术,对小群体内部密度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各植株的健康成长。

间苗工作一般在群内发生比较显著分化与发生自然稀疏之前开展。但是,因为树种、密度的不同,分化的时间不一样,因此间苗工作开展时间也不同。例如,密度比较大的速生树种林分,可以于人工造林后的3-4 年进行间苗工作;生长速度中等的树种,可在人工造林后的7-8 年进行间苗工作;生长速度缓慢的树种,可在人工造林的10 年后进行间苗工作。

2.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主要针对幼林的枝条以及某些器官进行截短与疏除的技术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树势,强化幼林生长,培养圆满通直树干,获取无节少节树材[4]。整形修剪的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内容:①针对杨树、松树等单轴分枝树种进行修剪,先要剪去竞争枝条,避免形成双头干,之后再在主干底层侧枝进行主次修剪,保证枝下高符合要求;②针对刺槐、榆树等合轴分枝树种,需每年截短其主枝,并以侧代主,使其逐渐形成通直主干,修剪的强度不能过大,用材林重修剪,防护林轻修剪,针叶树与慢生阔叶树轻修剪,速生树重修剪。普通的用材林的树冠与树高要维持在1/2~2/3;防护林则要维持在2/3~4/5。

2.5 防治病虫鼠兔害

这些年,随着我国退耕还林绿化建设等工作的推进,幼林栽种面积逐步扩大,人工造林比例也不断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病虫害与鼠兔害。病虫鼠兔害的爆发主要集中于秋季到翌年春季青草发芽前的这段时期,其危害主要体现于,其会啃咬新造幼林的主侧根以及幼苗的树皮树皮等,威胁人工幼林的存活率[5]。对于鼠兔害,可以采取人工捕杀、投放天敌以及投放药物等防治方法;对于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在秋季到翌年春季发芽前,对幼林使用10%~20%的石硫合剂进行杀菌消毒,防治效果明显。

3 结语

总而言之,人工造林从造林到成林的这一阶段中,林木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以及病虫害等。对此,需要采取有效抚育管理技术来进行科学管理,为人工幼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当前,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松土、灌溉施肥、平茬、除蘖、间苗、整形修剪以及防治病虫鼠兔害,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使幼林健康快速的生长,才能提高造林质量,推进造林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幼林松土间苗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快乐佳县人
金秋(2021年20期)2021-02-16 00:58:14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9
摆动式间苗机器人锄刀优化设计与试验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白菜管理“三要素”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