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生
(安徽省郎溪县伍牙山国有林场 安徽郎溪 242127)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林木资源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森林系统有改善自然环境、提升现代群体生活质量等多项功能。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国内林木耗损量大、林木产品产出量偏低且质量较低,资源供需难以构建动态平衡模式。国内相关部门为确保林木产品质量安全,应对树种短缺的现实问题,作出提升立木储备量、优化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并逐渐构建出国家储备林体制,以建设高品质、多功能森林系统。
当下,培育周期漫长是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期间最明显的问题,其对储备林工程建设进度形成直接影响。统计并分析既往林业建设材料,我们发现若使用人工栽培技术,则储备林预期建设目标达成需要历史大概30 年;若不借助人力栽培方法开展建设工作,则储备林建成周期则将会延长至40 年或更久远[1]。另外,针对储备林培育及采伐相关管理工作,外国相关部门尚未颁发统一规范,这样可能对提升储备林建设质量形成负面影响。
现如今,我国林业产权以小组或个人所有为主,这有益于优化外国林木产业的发展效果。但因林业产权及产业管理长期未能挣脱被动式格局,很可能诱导储备林建设过程中滋生多种问题。比如,一些人为谋得个人资金利润,而出现偷盗林木、违反相关规定砍伐林木及占用林业场地等行为,对林业产业结构完整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另外,一些林场中栽种的云杉、云南松等树种内易挥发性油脂含量偏高,增加了火灾等事件发生的风险,一旦发生,那么储备林项目建设期间将会承受巨大经济损失。
针对储备林项目建设期间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①国家投放的专业资金,针对人工林培育及自然林改造活动,依照750元/m2作出补偿;②财政单位作出的补贴,一般是依照每年250元/亩抚育费的标准。但是关于项目后期维护、管理阶段的资金获取来源及应用计划等事宜,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门未作出统一规定[2]。在物价攀增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储备林项目建设资金缺口日益增大,这不利于项目顺利建设,也影响后期维护质量,甚至会削弱储备林项目建设的现实价值。
国家储备林中的产品以稀有树种、大径级材为主,储备基地建设过程中国家投入发挥主导作用。为优化储备林整体建设项目,就应以充足的资金为支撑:
(1)针对项目建设,我国家在政策、资金补助等诸多方面均做出一定扶持,拓展林业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资产积极参与其中,构建完善且多元化的投入体制;
(2)针对金融、财税、采伐等相关政策举措,予以完善处理,鼓励并引领社会各投资主体自觉参与储备林建设进程中,构建多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格局;
(3)搭建外资项目和储备林建设项目两者的相关性,力争做到配套推进。建设郎溪县正在实施的贷款建林活动与国家储备林两者关系,同步执行,确保储备林后续阶段抚育、管理工作开展阶段不会出现资金短缺、设施供应不及时等问题,有益于夯实项目整体建设效果。伍牙山国有林场储备林建设周期为2017-2018 年,本项目总投资为150.0064 万元,其中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两个:①县级财政配套(50.0064 万元);②中央机构预算拨款投资(100.0000 万元)。
在储备林项目建设期间,全程均要秉持“因地制、适地适树”的原则,树种是影响储备林建设效果及林木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故而一定要予以树种选择工作较高重视,力争将建设区域树种特性彰显出来,立足于林场水文、地质等诸多基础条件,拟定最适宜的造林模式以及运营管理办法。建设并完善基地技术支撑体系,创建技术咨询站点。首先,加强先进性、适应性强培育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大项目参建人员技术要点的指导力度,这是提升基地建设效率及运行期间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3]。其次,强化项目建设技术的支撑能力,可以和科研院所建设长期合作关系,主动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推行稀有树种对应的培育技术规程。针对提升林木储备质量及效率的相关技术予以突破,侧重点是推广高产栽培集约技术、无性系列技术等。再者,力争构建营造林机械化的建设格局,将林业机械技术用于土地翻整、栽苗、施肥、修剪以及后期养护等环节中等,有益于提升木材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最后,定期举办技术培训活动,以组建培训班、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等形式为主。
一定要全面落实国家相关部门对储备林管理作出的相关规范,严格要求苗木选择、土地整顿、栽种及养护等诸多过程的运行质量,力争构建郎溪县储备林培育示范基地。首先,苗木选择环节中整合本县土质状况,在全省内采集适合栽种的树种。其次,针对林场土地整顿工作,设定严格标准,建设在建设新林区阶段,提前4 个月就开始整顿场区土地,利用机械设备整理成梯,打穴在前,随后施肥,覆土在末,沉淀周期维持2 个月后方可栽植树种。再者,设定较高的栽植起点,具体是依照林场条件及树种属性,合理配置树种分布状况,可采用的模式以行状混交、块状混交等较为常见。最后,设定较高的管理、养护标准,一定要严格遵照相关规程,在栽种以后的前3 年内每年开展2 次抚育、4 次剪枝工作,并结合树种自有属性及土壤试验结果等,酌情予以配方施肥。伍牙山林场储备林建设期间,设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加大先进科技的使用,现已规划储备林面积5555 亩,蓄积23644m3,后备林占地面积为2857 亩,商品林面积为2698 亩。建设的杉木面积为1199 亩,柳杉为147 亩,马尾松为104 亩,湿地松为3762 亩,枫香116 亩[4]。
秉持多方位宣传的原则,合理使用广播、有线电视、标语等媒体,引导社会大众更深刻的了解储备林建设目标,并自觉参与都项目建设中。伍牙山林场项目建设期间,为周遭农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并以项目示范为支撑,扭转了过往的林业运营模式,整体提高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升了储备林的生态效益水平。也要把项目建设与保护放置于相同层面上,积极打造有防治体系以及预警机制;连续提升防火基础设施及队伍的建设水平;加大林业虫害的检疫控制力度。
当下,储备林建设项目在全国诸多地区已经实施,其有益于维持林木市场稳定发展过程,并完善我国生态文明整体建设水平。但是我们应认识到储备林建设期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在后续建设期间,我们力争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整合更多建设资金,完善技术水平,加强技术管理等,进而整体优化储备林建设质量,推动我国林木产业可耻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