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荼 程志勇
(1.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重庆渝北 401120;2.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重庆渝北 401120)
“写”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语言输出的形式之一,是一种语言表达技能,是衡量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义务教育阶段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写作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目标要求、学习难度、学生心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初小英语写作教学衔接问题而导致的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学生写作热情锐减常令师生困扰。
词汇在写作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新课标对各阶段学生的词汇量做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多偏向于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而对于自然拼读和词汇积累的意识欠缺,这些散乱的知识片段因得不到及时加工无法形成词块链,以至于在初中阶段很难被唤醒。久而久之他们的习得性无助感会被强化,认知内驱力会慢慢消失,也就导致了初中写作教学中严重的两极分化。
由于词汇欠缺,学生在阅读绘本、教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生词障碍,进而导致其不会主动阅读和提炼文本结构。因此,在写作时往往没有必要的语言准备,对于文章的整体规划意识也较为欠缺[1]。据调查显示,约有12.6%的学生表示在小学阶段进行了绘本阅读和信息图绘制,约9.3%的学生表示在小学阶段接受过系统的写作思维训练,约63.8%的学生表示在小学阶段从未进行过写作训练。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缺乏写作思维和模型建构训练。
在七年级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缺乏规范的表达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批改作业时常常发现学生随意使用表达符号,如在陈述句末用问号,在特殊疑问句中用句号,句号画圆圈等现象。学生普遍缺乏首字母大写意识,或者在逗号后大写,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大写整个单词。
反思初小写作教学衔接中的诸多问题,要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其做好语言准备,丰富话题内容,提高写作话题与内容的相关度,合理构建语篇结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审美和反思能力。这是一个自我诊断、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鉴于此,探索动态诊断IIAR(Involvement - Inquiry - Application - Reflection)模式开展写作教学,通过卷入学生、合作探究、迁移运用、反思完善四个环节,以问题驱动和任务驱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话题唤醒、知识储存等环节逐步提升其写作水平,以做好初小写作教学的衔接。
切近生活的话题素材是有写作真实发生的必备前提。在课堂上教师要围绕写作话题为学生提供来源于生活的信息,积极鼓励其主动参与,通过信息的提取与整合,为写中活动做好语言准备。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2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家庭成员介绍”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唤醒在三年级上册Unit1&2、三年级下册Unit1、四年级上册Unit3&6及四年级下册Unit2所学的相关知识,分别将外貌介绍、be动词使用规范、自我介绍、颜色介绍等信息融入到写作内容之中。通过碎片化信息在图式和活动环境中不断卷入,使知识和经验通过联结成为一个系统,进而达到巩固和延伸的目的。
写作框架的构建是一个认知过程,它不是教师直接抛给学生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去提炼。因此,教师要善于引生入境,让其享受和见证写作模型产生的过程[2]。在初小衔接阶段,搭建写作框架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新课标指出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对知识的内化实现真正的迁移[3]。由此可见,在初小写作教学衔接中,对写作模型的迁移显得至关重要。但是迁移不是一个简单的发生过程,而是以知识吸收和内化为前提的。由于七年级上期的学生尚不具备独立诊断和进行系统评价的能力,我们采取的方式主要通过集体修正和优化来促成迁移和创新的发生。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9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采访的方式了解同学最喜欢的科目、运动、颜色等信息,然后根据范式进行重新创作,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范式比对、小组诊断来体会连词的使用艺术和简单的逻辑推断能力。
评价和自我反思是写作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成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二次优化和修正。鉴于七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独立进行系统评价的能力,在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后,教师可以引导其基于某一视角在组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定量分析,为作者提供更广阔的修改思路。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6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助动词和行为动词形式、名词单复数、be动词用法、连词使用等进行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以帮助学生尽快发现和修改作品中的错误。此外,在课堂结束前还应该给学生3—5分钟时间留白,用于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真正做到查漏补缺。
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的衔接问题是多样的,产生的诱因也是多方面的,初小英语写作教学衔接亦是如此。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学情、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合理使用教学策略,在课标的统一要求和指引下我们在教学中的拦路虎就会越来越少,教学效果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教学生态也将得到优化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