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和省商务厅联合印发《河北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提出,加大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淘汰力度,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今年,全省报废更新补贴实施县比例由22%提高到100%,大中型农机具配套比由1∶6提高到1∶8。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报废农机种类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花生摘果机、饲料(草)粉碎机、铡草机。补贴的报废农机主要部件齐全,来源清楚合法,机主要就机具来源、归属等作出书面承诺。纳入牌证管理的农机要提供监理机构核发的牌证;无牌证或未纳入牌证管理的,要具有铭牌或出厂编号、车架号等机具身份信息。
在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上,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在昌黎县嘉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展示的“石薯1 号”马铃薯进行现场测产,经专家认定产量达到每亩5023.56公斤,成为会上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在嘉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占地100 亩的“二季作区错季马铃薯高效种植样板基地”,引进了包括“石薯1 号”在内的25 个马铃薯品种。二季作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重点研究方向。2014年,该院研发培育的“石薯1号”通过省审,填补了全省二季作区没有审定马铃薯品种的空白。目前,“石薯2 号”“石薯3号”正在进行新品种登记,“石薯4号”“石薯5号”“石薯6号”和“石薯7号”新品系正在进行试种。
“在二季作区马铃薯高效栽培上,我们研究了二季作区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5 个,制定了河北省地方标准3 项,并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全省二季作区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改变了全省二季作区马铃薯种植模式单一的生产格局。”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淑青说,截至目前,该院已在秦皇岛等地建立了9 个技术示范服务基地,推广马铃薯种植100 多万亩,新增社会效益10亿余元。
今年以来,邯郸市大力实施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8.29 万亩,占年度任务的94.3%,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8 万亩,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全部实现节水灌溉,预计年新增节水1500万吨以上。
实行节水灌溉后,农民浇地亩均节水20%、节电30%,化肥和农药施用量逐步减少,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节水灌溉农田比一般农田亩均提升产能150 斤以上,实现农民增收15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