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水与火之歌

2020-01-06 07:59姚远
知识就是力量 2020年11期
关键词:火山爆发火山口滴水

姚远

汪洋上的涠洲岛,如同一叶之扁舟

涠洲岛和斜阳岛区域位置图

水与火交融的赞礼

说起火山,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的长白山(休眠火山)、日本的富士山(活火山)、美国的夏威夷群岛火山(活火山),它们有些是火山喷发留下来的痕迹,有些则是有炽热的岩浆正在流动。就拿中国的火山来说,其实火山爆发留下痕迹并不算普遍,而涠洲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威夷岛上的岩浆溢流,相对比较平静

海底的枕狀熔岩(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经海水和时间雕刻的涠洲岛

涠洲岛并不是一次火山爆发造就的,百万年来,多次的火山爆发才共同打造了这个岛屿。在距今100多万年前,涠洲岛所在地区的地下,有一个岩浆库正在蓄积能量,这个庞大的岩浆库所含的岩浆黏度(黏度主要取决于岩浆的化学成分、挥发组分、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比较小。当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岩浆会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寻找地壳薄弱的地方或者裂隙向外涌出。但与大家所预料的不太一样的是,这次岩浆的喷发相对比较宁静,在海底“静悄悄”的溢流出来,就如同如今夏威夷岛上岩浆溢流的场景。高达数千摄氏度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大量的海水汽化。岩浆在溢流的过程中冷却,变成黑色的玄武岩,在柔软海水的包裹下,这些黑色玄武石的形状趋于枕状,因此被称为枕状熔岩。

这次溢流出来的熔岩流向四周漫溢,形成盾形的火山锥,玄武岩成为涠洲岛造岛的“奠基者”。这样的岩石,我们现在仍能在岛上横山路锅盖岭和斜阳岛的斜阳村等地发现。

时间缓缓流淌,在距今几十万年前,涠洲岛地底又开始蠢蠢欲动。这次的火山爆发与上一次的景象截然不同,地底的岩浆从多个火山口喷出,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将周围的水分瞬间蒸发,体积顷刻间变大,并产生巨大的向上冲击力,造成地面的断裂和塌陷。地质学家将这种火山爆发称为射气岩浆喷发,这个情景宛如水下核爆,造就了一个低平火山口,后来这个低平火山口就成为涠洲岛南部那个圆形的海湾——南湾火山口。其实,这种类型的火山喷发并不少见,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景区的玛珥湖就是一个典型的射气岩浆喷发导致的低平火山口。

涠洲岛的最近一次火山爆发发生在距今10000-7000年前,一次射气岩浆喷发奠定了如今的涠洲岛地貌形态,并且将岩浆喷射物散布全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海平面频繁升降,时而有浅海沉积物沉积在这个火山岛上,海水波浪也在不断地雕刻着这个岛屿的形态。

火山喷发剖面示意图

北部湾海水的雕刻

岁月是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岛屿曾经的模样。海水就是一位雕刻匠,将涠洲岛打造得诡秘而绚烂。

初次登上涠洲岛的游客,如果不告诉他这是一个火山岛,他可能很难察觉到。毕竟,除了嶙岣而又黝黑的怪石,这里简直就不是大众心中“火山”的样子——既没有锥状隆起的火山,也没有环形的火山口。事实上,涠洲岛以及相邻的斜阳岛一共有5个火山口,它们在火山喷发以后逐渐安静下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火山锥的主体部分已经隐没在海面以下,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环形的火山口。涠洲岛的主火山口是南湾火山口,经过历年持久的海水冲刷,其环状的形态没有保留下来,成为了现如今海湾的模样。

除了火山口,涠洲岛的主体也受到海水很大的影响。在鳄鱼山景区,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滴水丹屏,是典型的海蚀崖。这处的海水长年累月地拍打着海岸,将海岸底部掏空,上部的岩石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坍塌,使海岸越来越陡峭,接近垂直,成为悬崖。滴水丹屏在海水的打磨下露出岩石的本来面目,是一层一层有韵律的红色砂岩,这是火山喷发以后,在火山岩的基础之上,经由海洋中的碎屑缓慢沉积形成的。未来,这片海蚀崖在海水的冲刷下仍会不断坍塌,在水平面上表现为不断地向远离海洋的方向后退。当然,这个速度会很慢,要以千年、万年计。

延伸阅读

何为滴水丹屏

滴水丹屏的形成堪称中国火山景观的奇迹。岩石形成的悬崖峭壁,是涠洲岛较为醒目、壮观的海蚀地貌,裸露的岩层红、黄、紫、绿、青五色相间,纹理异常清晰,崖顶之上藤树缠绕,红花绿叶倒挂崖头,展现出旖旎多姿的色彩,故取“丹屏”。令人称奇的是,巨崖岩层上长年涌动着水珠,不断地向崖下滴落,在阳光下如断线珍珠般飘洒,晶莹剔透,闪着绮丽的亮光,煞是好看,因此取名“滴水”。

我们知道,海洋存在潮涨潮落,海水也在有规律地时进时退。在这个过程中,海蚀崖上坍塌的石块会被海水慢慢带走,不留一丝痕迹;海蚀崖下则会留下一个十分宽阔而平坦的地面,在地质学上被称为海蚀平台。五彩滩位于涠洲岛东海岸,景区内长达1.5千米的海岸几乎都发育有20~50米高的海蚀崖,崖面耸立,蔚为壮观;海蚀平台在海蚀崖前展布,平坦而宽阔。退潮以后,巨大的火山岩石一层一层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壮观。另外,许多地方虽然海水退了,但还是留下了一洼一洼的水,在蓝天的映射下,这些水在视线中也变成了蓝色,和裸露的岩石交织在一起,很是迷人。而在海蚀崖与海蚀平台的交界处,形态各异的海蚀洞也随处可见。这种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三位一体”的海蚀地貌景观在中国沿海及岛屿沿岸实属罕见,其规模之大,典型而完整的集中令人叹为观止。

但如果有的地方岩石比较坚固或者结构比较稳定,即使在海水的冲蚀下仍然会屹立很长时间。在涠洲岛月牙形海湾的中心部位,有一个巨大的海蚀柱。其基部是一大块海蚀残丘,因海蚀的发育关系,使残丘上的石崖发展成为一头小肥猪模样,这便是猪仔岭了。小小的双眼、短短的耳朵、高高的前额,身躯丰盈,彪悍粗犷,惟妙惟肖。它与涠洲岛之间有乱石堆成的小路相通,退潮时可以通过小路步行前往,但涨潮时这条路会被海水淹没。

涠洲岛上的海蚀崖——滴水丹屏

海蚀崖形成示意图

涠洲岛的海蚀柱——猪仔岭

涠洲岛上的海蚀平台——五彩滩

火山岩孕育的生灵

涠洲岛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质清澈,海水相对宁静,在它周围的海域,孕育着一种特殊的海洋生物——珊瑚。珊瑚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生活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亞热带地区,如果生存环境的水质不好,它也会很快死去。同时,珊瑚死后的硬质遗体会慢慢堆积,形成珊瑚礁,成为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因此珊瑚礁又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涠洲岛周围浅水区深0~20米,凡是有基岩或者礁石出露的地方,都附着生长造礁的硬体珊瑚群。

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热带核心区的石珊瑚分布有向亚热带迁移的态势,涠洲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热带珊瑚分布的北界。然而,20世纪初,受一次石油管道溢油事件影响,涠洲岛珊瑚大量死亡,数量锐减。为了恢复这里的生态,2013年,广西海洋局建立了广西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人工种植珊瑚,对特定区域的珊瑚资源严禁采捕、采挖,并规定未经批准,禁止在全市范围内收购、加工、运输、经营珊瑚及其制品。这一举措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珊瑚又开始繁盛起来。

潮水退去后发现的一种珊瑚虫

涠州岛珊瑚礁分布示意图

广西素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银滩”而闻名,为了保护这个珍贵的岛屿,广西成立了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实行更严格的措施保护岛屿上的地质遗迹,以便让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这个神奇的地方。

(责任编辑/岳萌 美术编辑/李子夜)

猜你喜欢
火山爆发火山口滴水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Tongue Twister
有趣的滴水实验
教室里的“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了!
世界奇特的火山口湖
Ngorongoro Crater
滴水能涌泉
滴水藏海
新材料可真正做到“滴水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