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距下的青岛崛起之问

2020-01-06 03:47倪鹏飞李光全
商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青岛优势发展

倪鹏飞 李光全

中国的开放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整体看来,双循环的新格局对青岛有利,有助于青岛在打造内外循环枢纽城市中再造新的发展机遇。

百年青岛的城市变迁,有过初创和低落,也有过辉煌和闪耀。迄今,在南北经济差距扩大条件下,虽然青岛的发展面临挑战和压力,但崛起的价值对中国意义重大,青岛正在探寻和发现发展进程中的自我定位与路径。

争取中国经济空间向好演变,为什么青岛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研究发现:在新的发展阶段,聚集和扩散两种力量的变化以及在多个尺度方面的博弈,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的走向。应对南北分化,促进“东中一体”,争取经济空间向好的演变,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青岛特别关键。

第一,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中心城市,中心和龙头城市衰落则意味着区域经济坍塌。观察多国发展实践可以发现,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形态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城市化中高期(城市化率50% - 70%),都市圈主导城市发展;在城市化后期(城市化率70%以上),城市群主导城市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区域间、城市间、城市内快速交通体系的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形态将从都市圈主导即中心城区向都市圈扩散,到城市群主导即都市圈向城市群扩散,再到都市带及都市网主导即群与群之间的蔓延和链接,继而逐步定型,从而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通过都市圈和城市群带动,缩小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城市空间共同繁荣的格局有望初步形成。

第二,中国南北差距扩大和“东中一体”成形。在中国区域经济中,存在衰落和繁荣两种力量的博弈。一方面,随着东部中心经济要素的扩散以及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带来的明显时空压缩影响,东部地区及近邻的中部地区构成的区域,聚合成“一网”趋势愈发显著。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全球一体化和全球产业链调整导致区域经济的分化,2018年中国省区GDP增速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态势,常住人口增幅较快省份同样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区。从近年来的省市经济增长看,北方的经济放缓或衰退已经跨过辽河、海河甚至黄河。

从最能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角度来看,在北纬31度(长江线)以北地区总体都在下降,而东北、华北地区下降的幅度还很大,北方城市平均下降了6.2位,南方城市上升了6.6位。这表明放缓在北方加剧的同时,放缓还在向南推进,直逼长江“防线”,也就是北纬31度这条线。

第三,应对南北分化和北方向南方放缓蔓延,加快“东中一体”必须重塑北方若干“发动机”。中国经济需要多个动力源,北方经济需要“發动机”,山东半岛需要“火车头”。中国需要真正的经济中心释放经济动能,带动中国经济持续上行。百年的青岛城市变迁中,有过城市的初创和低落,也有过城市的闪耀和高光。时至今日,在南北差距扩大条件下,虽然青岛的发展面临困境,但崛起的价值也越加重要。

第四,从李克强总理以新旧动能为题视察山东时提出南北差距开始,“南北差距”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空间变化的一个全新视角。空间经济由东西分化转变为南北差距扩大,对地处东部和北方的青岛而言影响极为重大。经济“东西向”差距的缩小,验证了东部城市为龙头带动东中西跨区域开放的成功,也预示着在中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青岛作为东部开放桥头堡的龙头价值将更为突出。在经济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的新背景下,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城,应该在缩小南北差距和带动北方城市发展上肩负出更大的责任,展现出更多的担当。

青岛现在在哪里?

第一,青岛曾有过辉煌。青岛是全国的品牌之都、海洋创新之城。海尔、海信、中车、青啤等一批全球名企让青岛熠熠生辉,上合、自贸、蓝谷、西海岸新区等一批国家战略让青岛光彩夺目,海洋、家电、啤酒、高铁等一批世界名品让青岛有口皆碑。青岛曾诞生过多个中国第一:开办了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上映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中国第一个有汽车的城市,建设了中国第一条公路,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火车机车、第一瓶矿泉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帆船俱乐部,建设了亚洲第一个海洋馆等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之都的象征。曾几何时,青岛的名号在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享誉全国的“上青天”辉煌了近半个多世纪,解放初期,上海、青岛、天津三市棉纺织设备占全国70%左右,青岛仅次于上海,领先于天津。

第二,青岛地位的历史变化。青岛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GDP排名也曾滑落到15名。当时,青岛提出“学大连,赶大连”,经过一批批官员的学习,青岛最终在2000年超过大连,GDP排名也提升到13名,2008年一度排到第9名。从2009年开始,青岛GDP排名开始进入了下降区间,2009年、2010年青岛GDP在全国排第10位,2014年-2018年青岛GDP在全国排第12位,到了2019年青岛GDP全国排名下滑到第14位。从最客观、最直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城市经济发展方向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来看,青岛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在2004年排第12名,在2010年排第10名,而2013年则开始跌出前十,2015年全国排第16名,2018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仅排第22名,青岛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处于下降状态。

第三,青岛目前在全国的位置。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11741.31亿元,在全国位居14位,是GDP北方第三城;全市常住总人口949.98万人,增加10.5万人,人口增量在五个计划单列市倒数第二;全年财政总收入4089 5亿元,在全国同口径财政收入中排名13位次。而从刚刚宣布的2019年综合经济竞争力角度来,青岛在中国291个城市中排第17名,相对于2018年上升5位。

“制造业之都”为何会落伍?

第一,同类城市以更快的速度崛起。上世纪90年代,青岛抓住了国家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的先机,利用区位等优势,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实现了赶超。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出现,其中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中心城市)扩散是重要趋势,主要中心城市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郑州等利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优势,抢先一步,抢夺全国高端要素资源。青岛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多重优势,但是近几年在发展中面临着“标兵渐远、追兵渐进、同行赶超”的发展困境。前面的苏州、深圳、成都、武汉,领先优势在不断扩大;同行的杭州、南京,反超后的优势也逐渐形成;后面的宁波、无锡、郑州、长沙,或是小幅反超,或是紧迫不舍。

第二,产业更新没有有效跟上时代发展。青岛之前抓住了国家消费品工业产品的市场机遇,以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为代表的“五朵金花”叫响全国并支撑了青岛在全国工业的垂直崛起。但此后青岛没有跟上消费市场和整体产业转移的大潮,也没有抓住汽车产业、全球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机遇,产业更新没有跟上时代发展。青岛产业的发展走到今天,最被人熟知的仍然是海尔、海信为代表的青岛企业,家电产业依然是青岛上市企业中的绝对多数,新一代的全国知名品牌和企业仍然较少。青岛产业的更新主要是海尔海信业务拓展的“有中出新”,缺乏深圳杭州式的“无中生有”产业创新和产业蝶变,在部分先进城市已完成新旧动能转换时,青岛的动能转换才刚刚开始。

从制造业的发展看,青岛经济总量的变化和工业增加值的变化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系。工业高速发展时恰好是青岛GDP高位运行之时,工业低迷时恰好是青岛GDP位次下移之时;当2019年青岛GDP排名历史性回落到14位时,恰好是青岛工业增加值仅为最高峰一半之时。

从青岛啤酒、金锚手表、大金鹿自行车、青食钙奶饼干和鸡牌鸡精为代表的第一代五朵金花,到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为代表的第二代五朵金花,制造业是青岛这个城市强力崛起的最大支撑。如今的青岛,期待着新一代五朵金花的崛起来拉动城市制造业和城市地位的再次辉煌。

第三,开放的新体制、新优势没有有效释放。改革开放后,青岛积极对外开放,率先引进国外先进制造生产线,形成家电产业优势,然后引进日韩资金,2002年达到高潮,但中日、中韩关系的不稳定使得青岛面向日韩的优势一直未能有效充分挖掘。从外资来源地看,日韩外资对城市的贡献远低于港资,但同时港资中制造业占比较低。2008年是青岛发展的转折。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开放和制造业在城市跃升中的独特作用。青岛是一个典型的因开放生、因开放兴、因开放强的城市,从100多年前德占时期以国际自由港开始,历经日占、回归、二次日占到再回归的过程,青岛因开放成为中国五大区黄河区的出海口和特别市,走向了城市经济和地位的第一个辉煌期;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的发展相对比较平稳,直到1978年对外开放成为基本国策,青岛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开启了城市发展第二个辉煌阶段,一大批国家战略先后密集地落地青岛,到2008年奥帆赛和APEC会议在青岛举办,青岛出现了GDP全国排名第九的最高光时刻。青岛又用了10年等待,在2018年迎来上合青岛峰会的举办,“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开启了城市第三个发展的辉煌阶段。从城市的这一发展演变看,开放是青岛最大的潜力,到开放是青岛最大的优势,再到今天开放是青岛城市百年发展崛起的最強基因。

应该说青岛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也获得了不少国家战略机遇,但“重抢牌子、轻用牌子”以及开放平台首创措施少、开放平台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制约了开放平台作用的有效发挥。此外,发展空间和重点上不聚焦和多变的问题,也使得空间发展上四处开花,没有形成集中集约集聚的发展效果。

第四,思想解放和战略眼光不足,制约了城市风口。2012年之前制造业在青岛的地位极其重要,为什么会在2012年出现重大转变,不仅值得青岛深思,也值得全国深思。1985年-1992年,青岛工业投资年均增长达38.9%。本世纪以来,青岛工业投资再掀高潮。其中,2004年,青岛工业投资增速高达惊人的57.8%。但2012年以来,青岛工业投资增速逐步放缓。2012年-2018年,青岛工业投资增速几乎逐年下降,分别为35.7%、29.8%、16%、l6.5%、10.1%、9.3%、9.1%。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的背后是对工业化认知的偏差,混淆了工业化后期与后工业化两大概念,出现了去工业化的倾向。此外,发展思维的锁定、市场化思维的缺失、制度化创新的缺乏,又使得青岛错过了一些发展的风口,错失了一些跃升的良机。从最初的IT产业、网络设备产业,到移动互联网产业、社交平台产业,几波信息化发展大潮,青岛都与之擦肩而过。

青岛如何重新崛起?

中国的开放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将会对城市优势变化和竞争态势产生较大的影响。整体看来,双循环的新格局对青岛有利,有助于青岛在打造内外循环枢纽城市中再造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青岛的核心资产。首先是青岛的独特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源于青岛东向日韩、西联沿黄的“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源于青岛港口在全球联通和资源配置中的独特地位;其次是仍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制造业的优势来源于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优势企业给青岛制造业塑造的品牌集群和创新集群,来源于青岛丰富的产业门类和制造场景。这样的优势如今正在通过工业互联网的不断放大、不断创新得以充分释放。再次,生活环境。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和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有利于争夺更多高端人才,实现生态引才和人才生态的相互促进。再次,青岛城市化建设的优势,青岛作为德国规划最早的现代城市之一,有着科学规划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基因。

第二,青岛的关键机遇。首先,国内产业链重塑、回归和重振制造业的机遇,有助于发挥青岛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再塑青岛制造新时代的辉煌,重新释放制造业对青岛发展的固有作用。其次,国内发展和竞争升级内涵转变带来青岛充分挖掘潜力的机遇。当前的城市竞争,正从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从招商引资转向争夺人才,而青岛的现状和优势恰恰更有利于青岛抢抓这一机遇。最后是外循环为主转向内外循环结合的机遇。青岛是典型的外需拉动城市,借力双循环新格局构建的机遇,青岛内循环的打造和提升将为城市发展孕育新的动力源。

第三,双循环下青岛机遇与优势的再造。首先,青岛东西横向互济、南北纵向联动的区位有助于青岛打造形成东西向循环、南北向循环的枢纽城市。青岛制造业的优势、开放桥头堡的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之间可以错位形成能级差,推动东西向循环的有效形成和扩大。中国经济以黄河为界的南北差距将有效发挥山东连南通北的优势,促进南北方经济因为城市之间的能级差形成有效的互动循环。对青岛而言,将因北京一青岛的北向循环、上海一青岛的南向循环、深圳一青岛的大南向循环成为南北双向循环的枢纽。同时,青岛海陆内外联动和开放双向桥头堡的区位有助于青岛成为国际循环、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枢纽城市。

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下,青岛向何处去

面向未来,青岛将成为东北亚重要中心城市和全球智能制造之都。其空间指向在国内外是重点连接北京、上海、东京、首尔。要通过国际上对标西雅图、大阪、新加坡,国内对标深圳、宁波、苏州来作为推进的路径。

第一,全力以赴打造全球智能制造之都、创投风投中心和国家重要区域服务中心。首先抓好产业,打造制造、服务双中心。一方面,将青岛打造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以工业互联网之都引领,赋能青岛制造、赋能中国制造来打造青岛制造业升级的全新世界品牌。另一方面,发挥青岛金融、贸易、港口、科技等优势,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其次要抓好资本要素,全力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打造形成金融、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全球创投风投企业对话的一流平台。再次是抓好人才要素,打造创业之城。要尽快打破干部的传统思维、保守意识,坚持以赛马代替相马,在青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将青岛建设成为尊才、爱才、重才的创业之城。

第二,构建青岛都市圈,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首先是中心城市怎样建。全面搞活青島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胶州湾东岸为重点,构建起青岛都市圈的核心区,在胶州湾推进产业疏解和竞争力提升来打造青岛都市核心区的中心区。其次是都市圈怎样建。以“三湾三城”为核心,将即墨区纳入青岛北岸城区,在鳌山湾加快产业集聚和空间联通来打造青岛都市核心区的副中心区,在灵山湾打造青岛城市的独立城区。最后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怎么建。将青岛与烟台的合作与一体化作为胶东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将青岛与潍坊、青岛与日照的合作和一体化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两个发展副轴。深度创新推进沿黄流域城市开放合作,发挥好青岛港口资源配置、效率全国领先和规模北方最大优势、胶州多式联运中心全国规模最大优势,提升沿黄流域的开放能级和一体化水平。

第三,构建网络化基础设施,提升枢纽地位。首先,争取构造青岛在全国的交通枢纽。打通沿海高铁线,加密和疏浚东西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线路,构建起重点突出、联通高效的胶东半岛经济圈一体化、产业交通复合走廊交通体系和快速联通全国的高铁、航空网络,打造沿海高铁枢纽城市和国际有影响力的航空枢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交通枢纽。其次,打造更有竞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国际出海光缆登陆站的优势,搭建一流高品质的5G网络,注重5G通讯设备全产业链的研发、生产与制造的布局,以高端制造更深度锁定青岛信息通信、装备制造的双重优势;推进大数据中心由存储备份向研发创新、交易服务、应用引领和产业集聚转变,推进云计算和超算由常规应用向服务海洋药物研发、服务动态仿真模拟转变,推进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与本土企业聚合创新,打造人工智能设备研发、制造以及赋能制造转型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高地。再次,构建支撑能力更强的文化教育医疗设施。重点推进文化教育医疗领域开展补短板工程,提升社会性基础设施对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支撑能力。借鉴深圳经验,加快优质中小学建设,大幅度提升学位数量,推进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青岛全域均衡化布局。加快创建青岛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争取在三甲医院的建设和布局上实现更大的突破。推动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启动青岛图书馆新馆建设,提前布局青岛自然博物馆建设。 第四,打造国际一流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的全球吸引力。首先,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要对标香港和深圳,持续搞好流程再造,以更多的“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全程通办”来提升政务效能。要不断推进政务服务中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的使用率、覆盖面,提供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和效率型的政务服务,创造出既清又亲、让所有投资者和市民游客舒服的政务环境。二是打造优质卓越的创新环境。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推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着力吸引国际一流人才团队和一流企业到青岛创新创业,持续打响青春之岛、创业之城的品牌。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创造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才的支持环境。继续做好中科系、央企系、高校系和国际系四大创新主体的双招双引,同时推进四大创新主体之间探索开展协同创新、集成创新。三是打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吸引高端要素。围绕居住环境的舒适化、生态化、便利化,打造国际化社区、国内一流的生活环境,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创造性供给高水平的医疗、教育等服务。

(倪鹏飞为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李光全为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青岛市“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

猜你喜欢
青岛优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矮的优势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画与话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岛明月申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