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及振兴路径

2020-01-06 03:41赵武梁艳阳
重庆行政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

赵武 梁艳阳

新时代,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乡村文化有了新发展,开创了新格局,乡风民风得到化育,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增强,传统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乡村文化自信不足、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乡村居民文化活动选择空间小、文化事业管理人员不足等新问题。可以通过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鼓励后进追赶先进,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切实解决文化人力瓶颈问题,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一、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

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为乡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加强顶层设计,乡村文化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国家“三农”工作开始聚焦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采取系列措施,赋予农民平等权利,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11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表明国家把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长期以来对农村的称谓正式变成了“乡村”,并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是“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1]同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2]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提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

(二)基层公共文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原则为指导,建设农村“十里文化圈”。“截至2020年6月,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万个,覆盖率超过95%。2237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2311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持续免费开放。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群众活动长期举行。每年约有8万场以戏曲为主的演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3]“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家,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突破11亿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工程实施前的0.13册增长到现在的1.63册。”[4]根据各级政府的工作安排,文化惠民设施的建设还在持续推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升,极大地扩展了乡村居民的视野。

(三)乡村旅游等业态给乡村注入新活力

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和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三级联动,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评比。例如,截至目前,共开展七批國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评出7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此为基础,文旅业态进入乡村,形成以传统古村落、古建筑等综合保护及活化为核心的乡村特色文旅开发模式,评选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00个,在节假日推出系列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城市居民乡愁得到释放,乡村居民增收渠道拓宽。

二、乡村文化发展面临新问题

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行以来,大部分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得以兜底,但是由于乡村自身人、财、物的富足程度不一,硬件设施建成的品质参差不齐。同时,由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不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文化事业产业较为发达;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禀赋较好的乡村,由于财政支持、市场力量介入等,文化建设也在当地领先一步。

(二)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大量文化资源在乡村流逝、荒废、闲置。乡村的民俗礼节、节庆习俗、传统艺术、传统技艺等民俗文化面临传承危机,每年都有民俗文化消亡或陷入濒临消亡的境地。大量远离都市、位置偏僻的古村落空心化。有些虽得到保护,但由于缺乏人才、资金,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其价值未得到真正发挥。

(三)乡村居民文化活动选择空间小

按照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部署和要求,乡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设施相继建成。但设备落后、图书内容不符合乡村群众需求、免费开放服务无法常态保障等问题仍个别存在,导致居民参与热情不高,场地利用率低。同时,与城市常态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相比,乡村文化活动频次偏低:大部分行政村每年由政府组织安排的硬指标性的活动仅限于露天电影;较受群众欢迎的送戏曲下乡虽然年均有8万场,但全国行政村总数超过69万个,这就意味着大约9年才能在所有行政村中轮演一次;其他活动更是缺少。多数农村居民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玩麻将、打牌等娱乐活动为主,较为单调。

(四)文化事业管理人员不足

基层乡镇文化站的专干普遍只有1~2人,其既从事文化工作又兼任其他工作,处于“专干不专职”的状态;行政村一级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场所的管理人员,部分由村干部兼任,没有时间和精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由于缺少人员,基层各类文化设施不同程度地存在被挤占的情况,各类文化活动无法有效组织,群众自发的活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扶持引导,基层文化活动基本处于散、弱、小状态。

三、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5]同样地,中国文化要强,乡村文化必须强。要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乡村文化自信、乡村风貌文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兴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质,城乡文化差距明显缩小,让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日益增强。为实现上述目标,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打破城乡文化二元格局,按照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标准,同等足额保障乡村文化建设资金。一是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完善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农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质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有线全覆盖;因地制宜开展乡村“一场三馆”(文体小场馆、村史馆、家训馆、好人馆)建设;支持将乡村祠堂等历史建筑修缮开放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二是增加乡村居民文化活动。建立乡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强化文化服务项目的精准供给。加大送戏下乡、送展览下乡、送图书下乡的供给力度,力争实现每年每个行政村一场演出目标。支持行政村民间文艺团队,鼓励民间以“百姓舞蹈”自娱自乐。精选一批有实力、有品位、有传承、正能量的乡村文化活动项目,给予资金、技术、人才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三是普遍开展文化信息下乡工作。鼓励各地区通过乡村公告栏、手机短信服务、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渠道,将城市常态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信息向乡村居民发布,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居民利用闲暇时间就近参与城市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加强视听资源和电子图书供给,组建乡村数字文化图书馆、数字文化广场、无线网络等新兴文化设施。

(二)扶持鼓励后进追赶先进

加大对后进地区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的扶持力度。鄉村文化建设已有不少典型模式及成功案例,例如:嘉兴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了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嘉兴模式”,丽水市形成了以新乡贤为主体推陈出新传承乡村文化的“月山春晚”,等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门可组织力量梳理、汇编成册分送基层。搭建乡村文化振兴学习平台,向后进地区输送经验。各地区制定简单易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乡镇为单位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调研评估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三)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一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二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再深化、再提升,注重典型示范,推出一批新时代农民的先进模范人物。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好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宣传推选。三是深入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政策和理论学习宣传普及,让乡村居民充分认识到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认识到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脉,培育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重视对城镇居民的宣传教育,培育敬畏农业、尊重乡村居民的意识,全方位提振国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四)切实解决文化人才瓶颈问题

按编足额配好镇街文化专干,确保专干专职,定时轮训文化站长和工作人员。组织号召热心文化事业的城市人员,如公务员、大学生、退休人员、文化工作者、企事业工作人员、乡村投资者等,加入农村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伍,为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文化志愿服务专员,对行政村进行对口文化帮扶,提升乡村文化治理水平。培养一批基层文化工作者、民间文化能手,增强乡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新型农民教育体系,通过乡村教师引领,推进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的一体化建设,使乡村学校成为乡村文明的指示塔。

(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非遗项目,开展文化遗产濒危项目抢救行动,全面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民族民间特色之乡”创建申报活动,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鼓励支持建设一批“乡情陈列馆”,实施乡村房屋住所、劳动工具、生活器具、服饰以及艺术品等乡村特色文化遗产保护。

(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对与旅游相关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摸清资源家底,形成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提出指导性的分类规划和实施指引。创新探索运用土地、房屋产权置换或者租赁方式,鼓励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进入市场流转,支持社会组织、商事主体参与开发保护;推广村企共享、股份合作、大资本大企业介入活化利用试点,运营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运动休闲、研学基地、户外营地、养生养老、红色旅游、乡村节庆等旅游新产品,赋予乡村文化旅游新的活力,引导更多城市游客到乡村旅游消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8-02-05(4).

[2]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EB/OL].http://news.cctv.com/2018/03/08/ARTIKUDOg9z61J5q28fd2lpE180308.shtml.

[3]王彬.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N]. 中国文化报,2020-10-9(1).

[4]全国数字化农家书屋达到12.5万家[EB/OL].http://m.xinhuanet.com/zj/2019-06/30/c_1124690076.htm

[5]鲁可荣,胡凤娇. 乡村教育复兴与文化传承路径探析——以浙江四村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7(12):117-121.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和文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