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0年的腾冲市珍稀动植物保护协会,在推动腾冲本土的自然教育活动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协会在腾冲四个农村社区开展的自然教育,通过探索当地农村的自然教育,让孩子重新走进家乡的自然环境,走进社区传统生活,体验自然和社区文化结合,创造出一个自然环境与社区文化结合的育人环境。
回看西南地区自然教育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教育首先是针对城市儿童展开活动,那个时候从事自然教育的伙伴们有一个共识,即城市的生活空间自然元素在次第减少,儿童的发展空间被学校教育、校外补习班所占据,城市儿童出现“自然缺失症”。在这样的假设之下,从事自然教育的伙伴首先是选择在城市开始自然体验活动。不过,情况总是在变化。随着撤点并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村全面覆盖网络的同时,农村儿童使用手机的时间大大增加。农村儿童对自己家乡、山川、河流、土地的认知与父辈相比大大减少,这也是腾冲地区的伙伴们开始尝试做乡村自然教育的初衷——期待家乡能留住人,留下的人能继续守护这方土地。
自然教育在民间
腾冲地处高黎贡山南段西坡,这里是西南片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良好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文化构成了腾冲本地人的文化气质。
成立于2010年的腾冲市珍稀动植物保护协会,在推动腾冲本土的自然教育活动中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
2011年初,在社区伙伴的支持下,腾冲市珍稀动植物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启动了一项大学生返乡调查“民间自然保护区”的小项目,鼓励返乡大学生调查身边的自然。在这个调查项目进行过程中,工作伙伴们发现大部分村庄,都有自己的“保护区”,例如风景林、水源林、龙林,以及完整的稻作生态系统构成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这背后一定是有文化在支撑,世代延续着文化的人群在传承。这样的发現令参与者十分兴奋——我们是否可以依据腾冲本地自然与文化,去搭载一个基于本土文化的民间参与自然保护的框架呢?
在这个过程中,协会又开始一轮的探索——发现本地人力资源与人文、自然资源探索,搭建基于协会、志愿者、民间保护带头人和本地机构的网络平台,开展民间保护调查,促进协会和志愿者找到自己的使命和对使命的认同。在此期间,我们看到一个很清晰的脉络——通过行动(调查民间保护案例),促进团体的能力提升。这便是行动学习的完整过程。
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同期在保山腾冲开启的自然教育系列培训。在内外力量的作用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以协会为主要推动力的本地力量的崛起,形成了一个跨年龄层、跨人群的团队。
自然教育的框架
1、建立了跨人群的团队来共同探讨乡村自然教育,并逐渐形成跨人群的社区自然教育行动学习平台
协会是推动腾冲乡村自然教育学习平台的核心,连接了外部资源、本地社区青年、妇女、本地社区老年协会、本地社区家庭,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彼此的连接。项目目前未能与本地学校开展校方层面的环境教育、自然教育的活动,未来可以继续和学校有所探讨和交流学习。2019年的暑假,团队通过自然教育活动让孩子与自然相处,激发孩子亲近自然、热爱家乡自然环境的意识,借助行动,逐渐搭建了一个跨人群的自然教育行动学习平台。
2、建立了基于行动学习的人才培育框架
人才培育是为乡村自然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在行动中学习,是乡村自然教育者们的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协会通过征询意见、启动项目、培训/体验式学习、设计课程、行动、讨论、反思等流程,协助参与者完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行动学习过程。
具体行动学习具备以下五个特点:一是通过设计体验式的学习,令参与的伙伴体验自然的美好;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三是通过感受、相互倾听改善冲突与矛盾;四是发生问题时,通过讨论,支持学习者,推动参与者的反思力;五是学习过程保持开放性与互动性。
人才培养框架的另一个层面执行团队人员不同的组成,也在整个框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保护站和护林员组成行动小组,老年协会提供人文资源支持,社区人员协调社区关系,形成了一个跨界团队,促成活动在社区的开展。
3、发掘了本地人力、人文与自然资源,逐渐搭建本地自然教育行动框架
乡村自然教育的能量需要在扎根本乡本土,协会很好地发掘了本地护林员、老年协会的资源等,将大家的经验知识融进了活动设计里。挖掘本地人力、人文、自然资源元素,不单单只是应用在活动设计里。还有培养团队人员、社区人员、孩子了解家乡、认同家乡的情感,营造社区育人环境。
随着研学旅行概念的推广,腾冲本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团队也逐渐萌发一个愿景——这么多外地的孩子来到腾冲学习自然的知识,可是本地的孩子参与程度非常低,对本地的了解不够,能否让本地的孩子也更多地进入到自然深处,提升视野呢?于是伙伴们首先和家长交流,回应现在家长担心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过多的需求,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借助小额资金项目的设计与实践,2019年暑期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这样行动学习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令人惊喜的故事。举例如下:
保护区工作人员蛙哥,喜欢两爬,擅长辨识两爬类,在内部主题活动带领时,与其他的伙伴相互支持,其个人也产生了很高的成就感。
界头新庄团队开展了走访社区活动,整理了传统手抄纸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故事新庄紫薇山寺庙的来历、“龙窝道人”与“神牛”典故、李氏斋人和仙人洞的故事、紫薇山的“天仓”和“水槽”。将调查到的素材贯穿于今后的自然教育实践之中,将新庄手抄纸以及当地地方故事继续传承给下一代人,通过这些故事,期望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一些地方传统文化、留下一份关于家乡记忆情怀。
大塘团队的社区基础比较扎实,尝试结合无痕山林,为学生们做了一次无痕野炊的设计。野炊原本就是学校春秋游的活动之一。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寻找水源,恢复火塘等高度参与的方式,探讨无痕野炊。这次活动引发了学校和家庭的很大反响,这种基于原本熟悉的活动方式进行“无痕”尝试的升级版本,让大家感觉到既熟悉又陌生,带来了新鲜感,又带来了深度思考。这样的活动可以顺势延展开,结合儿童发展规律,与学校、家庭探讨本地化自然教育活动设计。
行动是最好的学习路径,在执行暑期活动之后,执行团队出现了两个表征:首先是活动进行过程中,团队成员开始找到“感觉”,在团队之间彼此的激励中有所成长;其次是活动也带来一些“困难”或者“不足”,这让团队产生“我还不行,需要更多学习”的念头。
行动学习过程中,产生这样的状态,亦是转化的过程。同时,团队伙伴们彼此讨论与互相陪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团队彼此之间也有了类似学习社区的状态,亦可以称之为“学习共同体”。
对自然教育理念的理解与探索
腾冲市珍稀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陈映照,同时也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出分局林业高级工程师,多年来一直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动植物监测和社区环境教育工作。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腾冲人,她热爱家乡、爱孩子,致力于自然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孩子们越来越多接触手机、电子游戏,而越来越远离自然环境,协会陈会长想通过探索当地农村的自然教育,让孩子重新走进家乡的自然环境,走进社区传统生活,体验自然和社区文化结合,创造一个自然环境与社区文化结合的育人环境。在腾冲四个农村社区开展的自然教育,扎根于本土的自然元素和文化元素,从中梳理出其内涵的教育价值和育人环境,设计适用于当地社区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现阶段的探索从日常生活开始,如亲手制作传统美食(黄花粑粑)、自制大人们小时候玩的玩具(香果泡、竹子水枪),认识家乡的特有明星物种(白眉长臂猿、大树杜鹃等),了解传统手工造纸等传统文化。让孩子去了解身边的自然和文化,建立家乡生活与自然的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更看重的是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启发孩子思考这些事物自己的关系,激发孩子保护家乡自然环境的情感。
另外,基于在地文化与自然的乡村自然教育,社区人员的参与和认同是其内生力量延续和保持活力的动力来源。所以从一开始协会就帮助推动社区组建了由护林员、社区青年、妇女、老年协会不同人群的社区自然教育团队,并结合他们各自的擅长和喜好,在社区组织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同时也为营造社区育人环境进行尝试探索。
面对问题,展望未来
协会在推动本地自然教育学习平台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挑战:
首先,活动具体执行的工作任务主要是由陈映照(自然名小溪)推动,在团队协作、活动策划等层面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年轻的伙伴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人员的流失也会带来活动的不稳定性;最后,2020年初开始蔓延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令原本设计的活动没有办法执行。当行动停滞,再度启动的时候,又会面临人员的变动、儿童参与度降低、重建家庭参与的信心等问题。
其次,大家比较关心和担忧的是自然教育活动方法和技巧,这只是需要时间和重复做事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大家理解乡村自然教育背后的理念,掌握自己在社区开展自然教育可用的资源,乡村自然教育对自己及孩子成长的意义,坚持自己想做的事。
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改变来得太快,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落地到村落,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解框架来应对。在项目中搜集了不少本土民间的故事等文化资源,怎么引发对话?在快速变化的當下,我们怎么深度观察村庄的变化?传统文化在这种变化中,价值是什么,应该有什么应对?同时,又如何将这种价值层面的探讨落地到现实层面,行动呢?
因此,在面对未来的不可确定性,经过与小溪的讨论后,大概有如下展望方向:
1、陪伴与督导。建立一个跨区域的督导与陪伴网络,在县乡一级推动自然教育的伙伴(例如小溪)需要在专业领域发展上有人一同讨论、策划、鼓励、反思、行动……
2、课程/活动设计支持。回顾整个推动过程,当参与伙伴行动到一定阶段,需要提供课程/互动设计支持,这包括基于原本的民间保护区的调研数据,人力资源,理念、方法论等,建构一个适宜本地的课程地图,借助课程地图连接本地的人文与自然资源。
3、营造文化对话的可能性,通过推动跨文化(不同民族)、跨地域(城乡)的、跨专业的对话,扩展视野,提升行动团队的反思行动力。
4、培育社区自组织。依托社区,增加团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以及和团队一起思考在没有经济支持的情况下,怎么撬动本地的资源(人力资源等),推动更多人参与关注,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作为行动者的陈映照女士、李自跃先生、王艳琼女士对本文撰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讨论与建议。本文图片由腾冲市珍稀动植物保护协会提供)
作者简介
全海燕 自然名“榆钱儿”,在地自然教育中心联合发起人,中级社工师,负责统筹自然教育进社区项目工作。有丰富的自然体验活动设计和带领经验,应用戏剧协作者,在地自然艺术类课程的开发者及主要领队。通过在地公众参与平台,推动了绘画、应用戏剧、绘本、音乐等不同艺术类型在自然教育和社区教育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