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新城发展转型战略研究路径探索

2020-01-06 13:21何序君张嘉琪
山西建筑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城战略

何序君 张嘉琪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3)

1 背景与要求

以连云新城为代表的中小城市新城,大多在21世纪初开始启动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是前一阶段“土地财政”模式下的普遍产物。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城的发展迎来拐点,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难以为继,前期建设摊子已铺开,功能和人气不足,进退维谷。这类新城的普遍特征是:城市能级不高,财力不足,人口集聚能力不强,新城人气活力的现实问题尤为突出,但同时又具备特质性资源禀赋和战略机遇。

这类新城发展转型战略研究的总体要求是:面对如何激活人气活力的难题,新城发展转型战略研究要从传统的“战略蓝图”走向新时代的“聚能聚人”。要能准确把握新时代新要求,从区域视角、未来视角研判战略机遇、资源禀赋、城市格局,提出愿景定位;目标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从未来和实操视角提出新城在新时代建设和发展的破题战略、营城方略和行动策略。

以下就以连云新城发展转型战略研究为例,从时代和对象特征出发,从思路转型、研究重点、落点聚焦三个方面,探索新时代中小城市新城发展转型战略研究的新范式。

2 适应新形转变思维导向

2.1 改变“就新城论新城”的传统思维,转向区域协同思维

针对连云新城当前发展过于孤立、没有与区域联动一体化的难题,要在区域协同思维的指导下,放眼“一带一路”,做实开放经济;放眼国内,深挖陇海线战略资源潜力,享受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转移红利;放眼市内,深度联动港口、联动徐圩新区。

2.2 改变优化内部配套的“建城模式”,转向服务国家战略产业的“营城模式”

针对大量写字楼空置、功能不实、人气不足的现实难题,新时代的新城发展战略研究,要改变优化内部配套的“建城模式”,转向服务国家战略产业的“营城模式”。注重政府和市场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政府在前期要充分集聚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在“营城模式”的指导下,明确产业功能的导入方向和具体策略。

2.3 基于“两个改变”的区域、人本视角,明确愿景定位、破题战略

从区域视角研判连云新城新时代面临的战略机遇、资源禀赋和城市格局,从国际、省际、市域三个维度的战略功能导向,提出其愿景定位为“双向开放经济承载区、滨海幸福产业新高地、未来态高能级连云新城”。

从服务国家战略产业及人本需求出发,提出四大破题战略:一是改革红利战略,激励人:建立高位协调的管理体制,撬动更大区域的战略资源,引导连云新城与徐圩新区产城融合发展。二是开放红利战略,吸引人:对外,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及隔海相望的日本、韩国,做实双向开放、双线交流;对内依托省级力量、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城市资源助力区域腾飞。三是幸福经济战略,留住人:以区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滨海特色文旅康养基地为目标,依托多元玩海、医养联动发展滨海幸福产业,留住更多的游客。四是交通塑心战略,集聚人:重塑连云新城在市域及市区格局的综合交通中心地位,通过快速通道、大站快车等新型交通方式集聚区域人流。

3 现实问题与长远发展统筹兼顾聚焦战略研究重点

3.1 从国家战略视角构建有生命力的功能体系

围绕为临海化工、国际物流等国家战略产业提供服务的目标,构建连云新城产业功能体系。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等国家战略诉求出发,强化连云新城与港口、徐圩新区、海岛海洋等国家战略产业载体的功能联系。重点导入港航服务、国际文化交流、会议会展、检验检疫等功能,发展城市型开放经济。重点导入总部经济、教育科研、品质居住、市民中心等功能,从“人本”需求出发,为东区的石化产业提供高端服务配套。重点导入休闲旅游、健康疗养、文旅服务中心、医养研发等功能,打造苏鲁南及陇海线沿线最佳玩海休闲和康养目的地。

3.2 遵循文化与生态共融共生的方式彰显滨海城市特色

按“保山护水、连山串水、显山露水”的要求,重点保护临洪河口湿地公园、蓝色海湾、北崮山三个生态绿核,串联“山、海、河、城”生态空间,彰显城市活力与“公园城市”特色。集成全域文化资源,打造连云港地域文化集中展示窗口与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基地。构建灵动自然、体现中华风范的城市空间格局秩序,整体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时代创新的新区风貌。

3.3 按内畅外达的要求重构交通体系

以“内畅外达”为总体目标,对外交通要实现“快连三港”,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新空港融入区域大交通格局,通过陆路快速到达上海、南京等区域中心城市,通过海路快速到达日韩。市区层面,构建连云新城与连云港市区三大组团的快速联系通道和交通方式。连云新城内部层面,通过合理有序的路网体系和高效便捷的交通组织,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和出行效率。

4 政府和市场双导向制定务实行动策略

4.1 制定面向政府的策略建议,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拟定

政府在前期要充分集聚资源,激发市场活力。由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两大战略落实形成四方面行动策略,给政府层面的相关改革创新提供务实建议。

1)加强内部资源统筹协调。一是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加大力度引导港航服务等市级非行政机构进驻连云新城。二是加强与省内外相关高校对接合作,争取在连云新城设立更多高校分校。2)加大力度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一是在连云新城建设江苏省港口集团海港总部,设立国内一类铁路口岸,增开中欧班列。二是加快研究徐连客专东延至连云港东站及连云港港方案,为远期连云港港退港还城预留快速对外交通通道。3)有效提升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一是对接上合组织,加强与日韩合作,引导相关国家在连云新城设立公共事务及文化交流机构。二是适时研究日本、韩国知名高校在连云新城合作办学的可行性。4)加强区域协作创新功能培育模式。一是创新长江经济带新型区域协作机制,依托徐圩新区承接化工产业转移,加大力度引导徐圩新区企业总部、产城配套进驻连云新城。二是加强与上海合作,协同开拓远洋邮轮市场,强化港航服务一体化经营和企业招商。

4.2 制定面向市场的功能项目策划,服务招商引资和人气集聚

一是开发海岛小众高附加值旅游新业态,依托连云新城做实高端“玩海”综合服务。二是挖掘临洪河口湿地资源潜力,发展“观鸟”体验旅游及延伸产品交易生产。三是依托“蓝色海湾”发展水上运动项目,争创省级、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四是筹划建设“一号山海公路”,比肩香港麦理浩径,连通湿地、海岸、北崮山等亮点资源,打造连云新城靓丽名片。五是推进医养联动,依托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力量和连云新城优越环境做强康养品牌。六是加快大港路、临洪大道快速化改造,研究制定连云新城与海州、徐圩、赣榆开行大站快车的方案,力求实现交通聚人。

5 结语

新常态正在逐步改变城市发展的模式,推动规划的转型与变革,毫无疑问,面广量大的中小城市的发展逐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化的重点。同时,面对更加注重实操性的规划编制要求,规划工作将变得更加系统与精细,规划思维也将需要更加开放与包容。依托连云新城案例启发形成的中小城市新城发展转型战略研究路径,首先需要立足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思维导向;其次要从现实问题与长远发展统筹兼顾的角度,明确战略研究重点,如功能体系、城市特色、交通组织等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务实的行动策略,既要面向政府,提出可实操的政策和对策建议,也要面向市场,适度做好项目策划。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找新城发展动力,让其切实成为提升中小城市的承载力的重要支撑,如何编制理性精明的规划方案、制定精致可行的战略策划、建构精细的空间规划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规划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猜你喜欢
新城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买鱼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玉树新城
小病毒大战略
珠江新城夜璀璨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封新城:悬崖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