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清澈湖泽,一岸依依绿树,一叶扁舟,一人独行,这是46岁的护林员艾力·尼亚孜划着卡盆(胡杨凿空做成的独木舟)在塔里木河边上的一处海子里巡查野生胡杨长势的场景。
艾力·尼亚孜所在的新疆尉犁县,位于塔里木河中下游、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境内分布着约80万亩胡杨林。他和同事们负责管护东西长520公里、南北宽240公里的胡杨林。
1993年,中专毕业的艾力·尼亚孜带着“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成为一名护林员。为了守护这片胡杨林,艾力·尼亚孜已坚持了26年。
由于巡护面积大,艾力·尼亚孜每天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天然胡杨林地形复杂,沙包、湿地、湖泊都有。为了解胡杨生长情况,艾力·尼亚孜有时骑摩托车,摩托车走不了的地方骑马,骑不了马的徒步,有水的地方就划卡盆,他成了可以驾驭各种交通工具的“水路两栖全能护林员”。
沙漠边缘夏天气温超过40℃,冬天低于-20℃,极热极干极寒是护林员必须承受的考验。风吹日晒、蚊虫叮咬、树枝划伤更是“家常便饭”,此外还有远离家人、远离城镇的寂寞。“确实很辛苦,但胡杨对于生活在沙漠边缘的我们来说,就像我们的生命,有了它们,才有了我们生活的绿洲。我守护胡杨,胡杨守护我的家乡。”艾力·尼亚孜看着远处的绿色说。
护林的工作中还包括防火,夏季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地表温度超过45℃,空气极为干燥。6月19日,在尉犁县罗布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内,身穿橘红色扑火服的队员穿行在胡杨林里——他们在进行扑火演练,以应对这种高温环境下极易发生的森林火灾。
作为尉犁县国有林管理局的负责人,艾力·尼亚孜要求每一名队员都要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进行操作。“我们县里有175名护林员,其中40名组成了这支扑火队。”
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胡杨林防火的重要时段。“这几天尉犁县持续高温,气候很干燥,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为了应对这一情况,艾力·尼亚孜专门选择一个高温天气,将队员拉到胡杨林里锤炼一番。
这支活跃在尉犁县的扑火队成立于十几年前,队员是从护林员里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他们年龄在30岁左右,知识水平高且身体较好。队员们平时主要从事森林管护工作,他们管护的区域东西长约520公里,南北宽约240公里。扑火队一年中会接受两次专业扑火训练,每个月还要进行扑火演练。 由于胡杨林广泛分布在塔河两岸,这种荒漠植被的存在,阻隔了紧邻塔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入侵。这支扑火队精心守护的胡杨,就是绿洲的“守护神”,沙漠的英雄树。
新疆南部沿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着世界最大的胡杨林区。过去三年,新疆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向胡杨林区输送生态水,越来越多的胡杨从死亡边缘醒来。像艾力·尼亚孜这样的护林员任务也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