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卿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对幼儿课程教学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乡土资源完善课程开发可以帮助幼儿有效积累经验,让幼儿从小养成对家乡乡土文化的精神认同感。
幼儿基本认知能力发展较弱,教师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利用乡土资源完善课程建设。
(一)多元性原则
乡土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需要重视对当地多元化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资源的考察,教师要选择其中的精华进行课程教学的安排以及活动的设计。资源开发的主体包括幼儿园的管理阶层、教师、学生的家长和学生本人。
(二)适应性原则
乡土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也要遵循基本的适应性原则。教师要尽可能选择符合幼儿生活实际的乡土资源,从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出发,开发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乡土资源的开发也应符合当地的自然发展情况以及幼儿园的具体发展情形,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因地制宜的资源内容。此外,教师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把握时代的基本发展特征,从传统地域资源的精华中汲取更多有利因素,推动学生的发展。
(三)经济性原则
教师也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尽可能选择花费较少、容易获得、有较大使用价值的资源,丰富课程教学。教师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文化资源,有效推动乡土资源课程建设。
幼儿园乡土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推动幼儿园课程建设。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课程的开发更强调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注重对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师要结合课程的设计,让幼儿在相关的活动中有更加深刻的体验,把这些活动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建立起更加密切的联系,让幼儿在与周边生活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主动学习新知识,并把新的知识和原有的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幼儿的学习场所也会有所扩大,不再局限于幼儿园的环境中,而是可以把教育带入生活中。
(一)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教师在进行乡土资源课程的开发时要重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界有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动物、植物,只要教师巧妙利用,这些生物都能被用于课程的开发中,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农村的自然环境是最为丰富的,自然风光也是十分幽美的。农村幼儿与大自然的距离更近,教师要利用孩子身边优良的自然环境进行活动设计,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大自然充分接触,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
农村的文化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这些文化资源有着较大的教育价值。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设计更多优秀的教学课程,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
教师在利用当地优秀农村文化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活动的设计要有教育性,还要注重教育效果。二是活动应具备多样性,让幼儿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释放天性,与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并促进乡土文化对课堂教学的渗透。三是一日活动的设计也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就是教育的目标。教师在选择乡土资源时,要基于学生的生长特点以及学习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资源并加以利用,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目的。
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更好地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并且运用这些经验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要在活动中加强自我反思,保持与幼儿的平等沟通状态,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基于幼儿的生长特点以及学习特点更加合理地运用乡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