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令涛
(塔里木河流域巴音郭楞管理局,新疆 库尔勒市 841000)
开都河第二分水枢纽工程坐落于开都河北岸河滩,距焉耆县城约12 km。该工程是开—孔河流域节水改造五年实施方案项目的一部分,工程主要任务是改造具有持久性特点的无坝引水工程,保证灌区水资源供给和优化配置。通过改善灌溉工艺,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并减少向下游塔里木河的输水量,达到改善塔河下游生态环境的目的[1-2]。工程区位于平原地带,北距天山山脉约30 km,西侧距霍拉山约100 km,南距库鲁克塔格山约40 km,东面地势较为开阔平坦,海拔高度为1 070~1 050 m。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拦河枢纽、南北岸沿河干渠两部分。
工程区位于开都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区内,可分为四个地貌单元,依次为中高山区、山前洪积砾质平原区、冲积平原区和湖滨沼泽湿地区。中高山区位于工程区北侧30~35 km以外的中天山和南天山山脉,高程1 500~3 500 m。山前洪积砾质平原区由山前洪积扇(裙)联合组成,在山前呈带状分布,走向近东西,南北宽一般10~20 km,高程1 080~1 500 m。冲积平原区位于洪积砾质平原区以南,南北宽50~60 km,地势平缓,高程一般1 070~1 050 m,目前大都已成为耕地,工程区位于该平原区内,也是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汇集区[3-4]。
枢纽工程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及侵入岩体。南北岸干渠工程区位于开都河现代三角洲平原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该层在冲积平原表层有砂土、粉质粘土,以下为砂砾石及砂互层。地层岩性结构经北西向东南逐渐变细,以粉土、粘土、细砂为主,沉积厚度一般不超过200m深度,下伏地层为全新统湖积层[5-6]。本次40 m勘探深度范围内,河床、河滩闸址全为第四系堆积物,地层岩性基本一致。
受工程以北天山隆起带及南部天山褶皱带的影响,工程区内地层存在褶皱和断裂现象。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较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方向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西方向。南北岸干渠工程区,属于焉耆中部的盆地区域,具有阶梯形状的凹陷基底[7]。
河床、河滩闸址所处地质构造环境基本一致,深埋的F2活动断裂(焉耆断裂)大致从两闸址上游穿过,它与两闸址平面距离不超过5 km。两闸址距离其它区域性活动断裂均大于30 km。它们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环境及稳定性等方面基本一致,场地一处位于河床之上,一处位于左岸河漫滩上。河床闸址闸基直接建于第②层(砂层)、第③层(低液限粘土);河滩闸址闸基建于第①层(低液限粘土)、第②层(砂层)及第③层上部(低液限粘土)。两闸基砂层的液化深度相差不大,考虑河滩闸址第①层(低液限粘土)的建基稳定性,略优越于河床闸址;河滩闸址施工便利性,优于河床闸址,综合各方因素,推荐河滩闸址。
闸基设计最大开挖深度约7 m,由于河床闸址与河滩闸址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基本一致,其开挖边坡也基本相同[8-9]。第①层(低液限粘土)分布于表部,层厚一般为1.4~2.0 m,结构形式为松散、稍密,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形状为可塑、硬塑状。第②层(砂层)的河床闸址厚3.4 m,河滩闸址厚1.85~5.0 m,结构松散—稍密,以细砂为主,级配不连续,基本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渗透系数 8.1~12.4 m/d(9.4×10-3~1.43×10-2cm/s),内摩擦角建议值为20.4°,建议该层开挖边坡值取1∶3.0~1∶3.5。第③层(低液限粘土)挖深范围内,河床闸址厚4.9 m,河滩闸址厚6.0~10.8 m,层顶埋深3.4~7.0 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结构中密—密实,粘粒含量高,渗透系数 3.31×10-6~1.73×10-7cm/s,属微透水性,建议饱水状态下,内摩擦角φ为18.1°时,抗剪强度C为16.4 kPa,建议该层开挖边坡值取1∶2.0。为了使基坑开挖工作顺利进行,建议在基坑周围采用井点式排水后,再进行基坑开挖。
由河滩闸址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可知,基坑内地下水主要来源于第②层砂层,2003年5月测得该砂层地下水位标高约为1 059 m,其下的第③层低液限粘土层渗透系数为1.44×10-6cm/s,由于其渗透系数小,该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10]。
经计算,流入基坑的总水量Q=Q1+Q2=793.1 m3/d。
由于W>P,所以基坑在排水后坑底不会因其下的微承压水顶托作用产生破坏,即基坑底部的低液限粘土(第③层)在排水后是稳定的。
两岸干渠的地层土壤多以粉土为主,在考虑没有进行防渗处理的前提下,渠道渗漏损失主要与渠堤和渠底的土壤性质、水文地质条件、蒸发量及渠水流量大小等因素有关[11]。
该渠道主要为农业灌溉所用,灌溉用水周期较长(一般为150 d),因此渠道渗漏类型以回水渗漏为主,垂直渗漏为辅。
南岸干渠各分段渠道年渗漏量:桩号0+000—7+950为265.0万m3;桩号 7+950—11+912为 59.6万m3;南岸干渠年总渗漏量为324.6万m3。
北岸干渠(方案一)各分段渠道年渗漏量:桩号0+000—2+060为 82.8万 m3;桩号 2+060—7+730为252.0 万 m3;桩号 7+730—14+360 为 158.6 万 m3;桩号14+360—16+300为36.0万m3;北岸干渠年总渗漏量为 529.4 万 m3。
渠道防渗工程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考虑冻胀破坏:一是小于0.05 mm粒径的颗粒含量按质量比≥总质量的6%;二是标准冻深大于0.1 m;三是冻结初期土的含水量大于0.9倍塑限含水量,或地下水位至渠底的埋深小于土的毛管水上升高度加设计冻深。通过对颗粒进行分析试验,得到颗粒粒径小于0.05 mm的占13.3~90.1%,按照规范,依据规范颗粒含量按质量比大于总质量的6%,同时粒径小于0.05 mm的属于冻胀性土[12]。
两岸干渠地层土壤以粉土为主。两岸岩土毛细水上升高度为1.5 m,最大冻深0.95 m,两岸干渠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设计渠底的最小距离小于2.0 m,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因此判定岩土具有冻胀性,建议换填砂砾料或采取其它防冻胀措施。
两岸干渠渠堤地层岩性多以粉土为主,渠底地层岩性多以粉细砂为主,因此应考虑地震液化问题。根据土的结构、粒径组成、松密程度及参考附近工程地质资料,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分析判定如下:
工程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根据取样试验可知,该层相对密度在36%~45%,均小于70%,据此判断该层存在液化的可能性。综合判定粉砂、粉土均有液化的可能,抗震设计时应考虑渠基的地震液化。
工程区位于南天山褶皱带内的焉耆坳陷中部略偏西,在其60 km范围内,主要存在NWW向 (或近EW向)和NE向两组区域性断裂,根据地震资料,工程区内地震活动相对周边很弱。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工程区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其区域构造地段相对稳定。
孔隙潜水、层间承压水是闸址区地下水的主要类型,距地表1.2~2.8 m处存在孔隙潜水。调查显示,闸址承压水头的高程与潜水位相差不大。通过对闸址区的河水、孔隙潜水和层间承压水,分别取样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闸址区域同一层位的水质基本相同。从地下水埋深来看,浅层地下水(如潜水层)一般具有腐蚀性,深层地下水(如承压水)一般无腐蚀性。建议对闸基础采取适当的防腐处理措施。
闸址区地基为较厚的砂层与低液限粘土互层,砂层以不良级配的细砂~中细砂为主。经地震液化初判、复判及液化等级的判定,认为闸址区地基土中第②层砂层具有中等液化性,第④层顶面以下1~2 m厚的砂层具极轻微液化性,其它各层基本上不液化。建议设计时应对闸址区第②层液化砂层采取抗液化措施,第④层砂层可酌情处理。
两闸址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场地稳定等工程地质条件方面基本一致,两闸址均具备修建分水闸的工程地质条件。两闸基砂层的液化深度相差不大;考虑到河滩闸址第①层(低液限粘土)的建基稳定性略优越于河床闸址。另外,河滩闸址在修建施工过程中也相对优越于河床闸址,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河滩闸址为推荐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