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呈较快发展态势,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有42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在建里程5000多公里。近年来,各地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职责不明晰、体系不完善、内容不规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上进行规范指导。为此,质量安全司系统梳理各地标准化管理经验、做法,围绕管理行为标准化和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编制完成《指南》。
《指南》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对行为管理、风险管理、现场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促进参建各方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促进工程建设各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提升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是有利于规范安全行为标准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强建设、施工等参建单位的标准化意识,实现关口前移、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打造“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的企业安全文化。
二是有利于安全风险全过程管理。促进企业形成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的常态化预防工作机制,促进主管部门差别化、规范化监管,筑牢遏制生产安全事故防线。
三是有利于规范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明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节点项目及各环节、各工序的标准化管理要求,构建标准化管理新体系、新格局,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来源:成都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