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许书铭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毛笔制作技艺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工匠精神、传统文化价值及东方古典审美观念,它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可谓华夏之瑰宝、中华文明的精粹、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开封毛笔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开封市的一块文化瑰宝,但如今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面临关注度日益下降的问题[1],甚至有失传的危险。毛笔制作技艺精细而复杂,一支完全符合市场销售标准的毛笔需要经过7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掌握这门手艺需要四五年,所耗费的时间较长,故能坚持下来的学徒不多。一旦老一辈的手艺人停止制笔,制笔业就岌岌可危了。曾经享誉省内外的开封“邱文成笔庄”,就因为没有年轻的学徒来学习而逐渐走向衰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封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创新创造了条件。新媒体环境下,应搭建“开封毛笔制作技艺”数字展示交流平台,开辟新的传播渠道、拓展市场空间,以有效解决开封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问题[2]。
毛笔自产生到现在已走过3000多年。中国的历史长河有时波平如镜,有时奔腾咆哮。毋庸置疑,毛笔是中国历史变迁最权威的见证者之一。信息时代,可以尝试利用虚拟成像技术展示毛笔的发展历程,从时间维度上介绍毛笔的历史,讲解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传授毛笔制作技艺和书写技法,促进其传承创新。过去,受众要想更加充分地了解毛笔制作过程,就须到制作现场观看。学员学习毛笔制作技艺,也只有现场观摩这一条路。现如今,我们可以利用AR/VR技术构造出多维空间,对记录毛笔制作过程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进行立体化展式。AR/VR技术可以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人们的现场感。学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教学系统学习毛笔制作技艺,这样不仅方便快捷,也可以降低学习成本并节省时间。过去,开封市的毛笔制作手艺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很少,毛笔制作技艺的交流圈也较小,对其感兴趣的主要是毛笔制作手艺人、相关研究人员和一小部分普通民众。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毛笔制作技艺的相关信息能够以图文、音视频、交互式H5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这样就提高了传播效率、扩大了传播面,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了解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了解其从古到今的变迁,进而提高对它的学习兴趣。新媒体具有互动传播的特性,其优势在于信息传播迅速、传播方式多样、互动性强、受众面广。在新媒体平台上,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可以通过交互式课程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现场答疑解惑,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新媒体环境下,开封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在传播技艺的过程中,应将毛笔制作技艺中隐含的文化价值挖掘出来,同时,学习借鉴其他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并加以创新,开辟出一条高效的文化传承创新道路[3];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数字通信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把介绍毛笔制作过程的视频传送到更宽广的 “云”端,拓宽开封毛笔制作技艺传承的空间,开创开封毛笔制作技艺传承创新的新局面;应开展网络电子问卷调查,了解受众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采纳那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以满足受众的学习需求。必要时,可设置专业线上客服,为学员提供随时随地的周到服务。
提倡积极开展互联网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甚至抛弃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在毛笔制作技艺传承方面,现场观摩、线下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媒体能够传播海量信息,受众在信息海洋中容易迷失方向。部分受众一直处于毛笔文化的边缘,领悟不到其真谛。新媒体传播具有主体多元化和内容碎片化等特点,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受众接触到的大都是碎片化的信息,并不连贯,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和立体的形象,受众难以深度感知传播内容。新媒体传播的这一特点,使得受众群体很难通过新媒体渠道领悟到毛笔制作技艺的精髓及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应将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开封毛笔制作技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创新。
新媒体传播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开封毛笔制作技艺是一块文化瑰宝,我们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而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出现断代、走向没落。我们应牢记职责和使命,搭乘时代的列车、抓住发展的契机,及时调整扶持策略,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借助新媒体技术,努力推动开封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