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利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麻栗坡中波台,云南 文山663600)
中波广播发射机技术在广播事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推动广播事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波广播发射技术的出现有效改善了传统信号传播技术的劣势,可以让信号传播变得更加稳定、便捷。新时期,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技术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如固态化形式、数字化形式等,极大的提升了广播信号(电磁波)的传播质量和效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了能耗高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随着性能的提升和功能的完善,中波广播发射设备结构更加复杂,提升了运维难度,这就要加强中波广播发射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中波广播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中波广播发射技术的核心是发射天线,是以电磁波为载体实现信息收发的设备。中波广播的主要功能是放大传输电磁波,这样信号即可在短时间内传播更远的距离,还可以保证数据传递精度。中波广播天线传播信号的具体流程为:天线放大所需传输的信号数据,以发射机为载体发送信号,在广播天线覆盖范围的空间基点可以接收信息数据并进行处理,之后将所接受的信号返回给中波天线。在信号收发过程中,中波广播天线决定了信号传播范围、精准性。如果中波广播天线设置不当,会对信号收发质量、传播范围造成极大的影响。
常见的中波广播发射技术包括单塔型发射技术、定负荷型单塔发射机技术、新型式发射技术以及信号增强技术,其主要表现在:
2.1 单塔型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中波广播发射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垂直极化波,单塔型中波发射技术就是利用了垂直极化波实现信息传输。单塔发射天线本质上为垂直振子,主要是设置在灯塔底部的电流分布区域,因此可以将灯塔视为振子。灯塔上的组件包括底座、绳拉等绝缘性部件。可见,中波传播中绳拉、网络分布区、底座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相比其他中波广播发射技术,改发射机技术的辐射范围、传播方向存在着随机性,如果天线和地面平行时辐射信号强度为最大,但是辐射范围不固定。大多数情况下,单塔型发射天线主要是安装在灯塔斜拉塔上。
2.2 顶负荷型单塔发射技术。顶负荷型单塔天线主要是设置在低于标准高度灯塔上,该发射天线发射频率非常低,通常不高于900kHz,但是该发射天线功率低、电流小,因此要重新设置放大发射功率设备。常见的做法是将多个顶负荷型单塔天线绑扎到一起,并将绑扎天线设置在灯塔顶部,这样灯塔电流传播频率可以提升到200kHz[1]。在实际安装设计中,要保持发射天线、斜拉线之间保持一定的角度。
2.3 新型式发射技术。中波广播发射机技术有很多,主流的发射天线为桅杆类结构形式,但是该结构形式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如塔高、占地面积大、大面积铺设地网、人财物耗费量大、技术难度大等。随着中波广播发射机技术不断完善,也提出了新型式发射机技术。该项发射技术主要是采用了顶负荷锥面特性,天线高度非常低,可以实现电流分流,加速电流流动效率。该项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提升发射天线的运行效率,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信号广播辐射量,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空间资源,特别是在山区、盆地等非平原地区,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信号传播范围和强度。
2.4 中波广播信号效率增强技术。在中波广播发射中,天线效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想要确保天线设计的科学性,就必须要全面提高天线运行效率。从中波天线运行原理可知,天线效率是天线发射功率和接收有功功率的比值,理论上天线收发信号中都会产生损耗,因此天线效率通常不会大于1[2]。想要提升天线效率,要保证地网设置的科学性。同时,当今辐射电阻作用越明显,辐射电阻为辐射功率、馈电电流的平方比,通过辐射电阻计算可以更好的计算天线参数。在实际选择中的馈电电流波流、天线尺寸形状会直接影响辐射电阻大小,因此必须要保证尺寸、形状的科学性才可以提升天线发射性能。
中波广播传播技术在多年发展中,发射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虽然新型发射机的使用寿命更长,但是为了保持信号收发质量、信号传播强度,依然要做好中波广播发射机的运维工作,从部件、电气系统、天线、信号干扰、日常管理等方面出发,保证中波广播发射机维护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3.1 部件维护。中波广播各个部件都会影响信号收发性能,包括塔架、底座、斜拉杆、桅杆等。这些部件都暴露在环境表面,因此要喷涂一些防腐、防晒材料保养,避免雨水等加速腐蚀。桅杆保养中要重点检查拉伸数值,将拉伸数值调整到设计要求范围内,定期进行检查。还要对零部件进行质量检查,如塔吊、底座螺栓是否拧紧,锈蚀情况是否严重等,一旦发现裂痕、锈蚀严重等问题必须要更换,避免零部件脱落。部件性能检测主要是采用定期抽样检测法。
3.2 电气系统维护。时刻关注发电机控制面板的信息数据,一旦系统发出了警报信号要及时处理,实时对发射机信号进行监督检查。在电气系统处于非运行状态时,运维工作人员要对发射天线进行性能检查,特别是要关注发射天线中的零部件,不得出现损坏、裂缝、锈蚀等问题[3]。做好电阻检测,采用电阻检测仪测试电阻,特别是要关注电源电阻、桅杆底座电阻,分析电阻值是否出现了激烈波动情况,分析产生电阻异动的原因,通常是电路故障(短路、断路等)和接地故障。
3.3 干扰处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磁波是无处不在的,而中波广播发射技术是以电磁波为载体,因此可能会被相近频率的电磁波所干扰,降低信号收发性能、产生信号丢失等现象。对于电磁干扰问题,要先找出干扰源,排查相近频率的干扰信号。在电磁干扰处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硬件屏蔽。一旦发现了电磁波干扰问题,先对发射机金属箱接地性能进行检查,良好的接地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外界电磁波的影响。还可以增设隔离屏蔽器,对干扰信号进行过滤,从而保证信号收发质量[4]。(2)光电隔离。采用光电隔离器来隔离干扰电磁波,外界信号与发射信号隔离保证发射机天线收发信号质量。除了光电隔离器,还可以采用屏蔽线、双绞线作为隔离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干扰等问题。
3.4 天线维护。天线长时间暴露在室外环境中,长期经受风吹雨淋,因此会造成天线腐蚀、损坏,严重会造成塔身破坏,影响信息传输质量,中波广播系统无法运行。为了保证中波广播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全面加强天线维护工作十分重要,预防质量事故发生。在雷雨季节,要定期检查天线上的避雷装置,一旦发出问题要及时作出调整,检查天线接地状况是否良好,并做好接地调整工作。在大风天气下,运维管理人员要关注天线抗风状况,避免风力过大刮断天线。
3.5 日常维护。定期做好发射机房清理工作,特别是要降低空气含尘量,做好设备除尘工作,保证每周可以清理一次机房和设备。做好攻防、风机等设备的滤网清理,同时检查是否存在螺丝松动、接触不良、发热严重等情况,还要重点检查电容器、变压器是否存在泄漏问题。根据控制面板运行参数数据判定发射机运行情况,加强发射塔的巡检工作,记录故障表现、处理信息,并做好信息存档[5]。监测系统运行电压和波形动态,传感器可以向终端实时发送发射机运行指标,并与额定数据参数对比,如果出现了异常数据信息,必须要及时找出原因,做好维护工作。定期给天线的卸扣、拉线、夹头、绳圈等上油,减少腐蚀几率和表面脱落几率。天线绝缘子检查也十分重要,发现绝缘子损坏要第一时间更换。如果绝缘性能不足,一定要找出原因并解决。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广播事业不断发展,中波广播成为了广播领域中的中流砥柱,推动了电视广播事业发展进程。中波广播发射技术可以划分为单塔型发射技术、定负荷型单塔发射机技术、新型式发射技术以及信号增强技术,无论是哪种发射技术,都要全面做好运维管理工作,确保零部件、天线、电气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减少干扰信号影响,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信号收发的质量和效率,延长中波信号发射机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