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妇女社会地位研究

2020-01-04 07:10张娜
银幕内外 2020年7期
关键词:满族自主性妇女

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是以狩猎、渔牧为主兼有农耕的民族,生活在我国的东北部地区。我国东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较为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而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满族所处条件比较艰苦,可以说是“靠天吃饭”的,由此满族形成了坚韧顽强,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在艰苦的环境中,满族的女子也同男子一样纵马执弓,有时甚至可以征伐沙场。朝鲜人李民寏根据亲身经历所撰的《建州闻见录》记载:“女人之执鞭驰马,不异于男。十余岁儿童,亦能佩弓箭驰逐”。 这与久居深宅,相夫教子的汉族妇女不同。正是这种特殊的条件造就了满族妇女有胆量,能干,性格豪爽泼辣。相比同时期其他民族几乎沦为男性附庸的妇女,可以说满族妇女不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军事和生活等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样在婚姻的选择上,满族妇女较之汉族妇女有更大的自主性,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进行探讨。

与汉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同,早期满族妇女在婚姻中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权,且往往处于优越地位,主要体现在:

一、嫁娶较为自由

早期的满族嫁娶需要男女双方的同意,男女之间基本是平等的,有“行歌于途,以伸求偶之意”的自由择偶风俗。 《满文老档》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闰二月二十九日,努尔哈赤的参将雅荪、阿胡图想要将大汗的包衣(指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家奴)宁善的女儿嫁给咔萨里的儿子,向大汗请示,大汗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当时匠人浩赛的儿子多尔衮向大汗请示说:“宁善之女,我已先行聘之”。汗曰:“按律,男女情愿,可娶。不愿即作罢”。 可见,对于嫁娶之事,按照当时的律法是要看男女双方共同的意愿,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时期满族妇女的婚嫁是有很大的自主性的。但随着私有制的建立,满族妇女渐渐丧失了自由择偶的权力,这种现象在满族上层中比较普遍,《清稗类钞》记载:“近支王、贝勒、贝子、公及外戚之子女既及岁者,开具姓氏年龄进呈,即由太后指配与满洲、蒙古、汉军之贵族联姻,指定后,明发懿旨,以某女婚某王,或某亲,名曰指婚,满语又谓之拴婚”。 虽然在后期满族妇女渐渐丧失了婚姻的自主权,但仍不可否认其在婚姻的选择上具有相对自主性。

二、有再婚的权利

在“再嫁”这个问题上,满族妇女也有很大的自主性。满族妇女有再嫁的权力,清太宗皇太极对妇女再婚一事也是表示赞同和肯定的,皇太极曾说过:“凡女人若丧夫……若欲改嫁者,本家无人看管,任族中兄弟聘与异性之人”。 这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

康熙帝虽大力提倡宋明理学,但他对汉人传统礼教中的妇女殉节并不赞同,认为人命事关重大,不能轻易舍弃,也不支持大加宣扬,避免增加死亡的人数。康熙帝更是为了制止这种行为,下令对殉节妇女旌表一事,永行禁止。 到了雍正帝的时期,雍正不仅明确对妇女殉节一事表示反对,甚至对妇女“从一而终”的守节行为也只主张在汉人社会中推行。雍正认为这种做法会使那些年轻丧夫又想要嫁人的年轻寡妇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故雍正对妇女殉节一事极为不赞同,他认为在一个家庭中,丈夫死去,妇女应承当赡养老人和子女的责任,而“殉夫”一事,就是不负责任,不应该对这种事情进行大力的宣扬和表彰。甚至在清末,咸丰帝仍称“朕以向来烈妇夫亡无逼迫等情遽行殉节者,例不准旌”。 咸丰帝对妇女殉夫而死的做法也是不以支持的。从上述几任清代统治者对妇女“再嫁”和“殉节”的态度,不难看出,清朝对满族妇女的尊重,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妇女的自主权和人身权利。

而反观汉族妇女,汉代以后儒家学说盛行,鼓吹妇女要“从一而终”,但在宋之前,整个社会对妇女的再婚还是持宽容态度的。在宋儒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三纲五常来约束妇女行为的观点之后,对妇女持节守贞的枷锁便日益加深。在明成祖时期仁孝皇后甚至作《内训》,提出“纵观古今,国家兴废,未有不由于妇之贤否”。 将妇女的贤德,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甚至与国家的兴盛存亡联系到了一起。故至此守节贤德,成为了衡量妇女好坏的标准。甚至有很多的妇女在丈夫故去之后,迫于舆论的压力,被逼殉节。这种做法却受到了汉人统治者的表彰和奖赏,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庭效仿,更有甚者,父母为了领取朝廷的奖赏强行逼迫自己的女儿殉节。就算少数妇女在丈夫死后顶住了舆论的压力没有殉节,也要守着丈夫的灵位度过余生,这对一个仍有大好年华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更残酷的是男女双方成亲之前,男方因故死亡,女性或者殉节或者和丈夫的灵位成亲,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当然这是我國礼教中的糟粕,而对于这部分文化,满族人没有选择吸收,而是明令禁止,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权力,可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 (清)昆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9.

[3]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 王冬芳.满族崛起中的女性[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5] 周虹.满族妇女生活与民俗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 李颜丽.满族文化中的女性观[D].吉林艺术学院,2013.

[7] 寻欢欢.《清史稿·列女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张娜(1997—),女,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

猜你喜欢
满族自主性妇女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当代妇女的工作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
妇女的脚变大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
不要小看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