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玲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尤其是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颁布后,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在推动经济增长以及提供就业岗位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碍是较大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融资难的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获得贷款的额度较低,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生产。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的诞生,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带来了新的转机,能够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将会针对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从而推动供应链金融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问题;中小企业;优化策略
一、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述
(一)供应链金融基本概念
目前有关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定义并没有统一,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方向,会存在不同的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以产业的核心企业为主体,针对核心企业资金成本性以及可得性进行优化,从而能够使得产业链上下各方企业获得相应的融资优势。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机构针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详尽的整体的分析,深入的了解各个企业的运营管理情况,将资金链的运行机制进行透彻的研究。最终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提供贷款资金的新型融资模式。从本质上看供应链金融是以真实贸易作为核心基础。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
1.应收账款模式:应收账款主要是以核心企业真实贸易作为基础,根据上游企业为企业提供产品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根据,再以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依据,从而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简单来说就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资产进行融资。该融资模式更多的是上游企业作为担保者,一旦发生贷款者无法清偿账款的情况,核心企业就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贷款责任。其与传统的抵押产品不同,直接通过应收账款打包作为抵押资产。
2.预付账款的融资模式:预付账款从本质上来看与应收账款存在类似的情况。其仍然是建立在真实交易的基础上,然后是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支付相应的货款,即作为预付货款。然后将经销商的取货权作为担保,从而向银行进行融资的模式。该模式当中担保标的物为取货权,也就是说银行可以将分销商支付的保证金作为基础向下游企业提供相应的信贷保证,然后当企业销售货物完成过后再通知核心企业对外发放相应的货物。该模式有利于企业获得资金同时,正常的完成相应的业务、运营活动,同时也将银行的融资风险尽可能的降低。
3.融通仓模式:该融资模式其核心为第三方的物流公司,由物流公司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选择条件合适的企业完成抵贷款抵押以及清算。该融资模式当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要进行信用担保,同时银行不需要参与到质押贷款的具体操作。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该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企业能否获得相应的融资需要看物流公司的审核。整个操作流程当中银行并没有参与其中,因为物流企业对于合作的上下游企业货物有着详尽的信息,能够为银行直接提供最佳的融资信息。
二、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
(一)有效的解决还款源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融资模式是十分多样化的,但是無论选择何种融资模式,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真实性的交易。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当中,对此要求较高,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违约的可能性,提升贷款回收保障性。银行之所以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进行放贷,主要是考虑到中小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很难拥有强有力的还款保障。但是供应链金融刚好解决了还款源的问题,通过产业链当中核心企业作为担保,有利于银行进行风险的降低。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融资模式当中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传统银行的放贷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自身的调查来获取相关企业的信息,对企业的信用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但是该形式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单一,并且相应的信息缺乏真实性,但是供应链金融当中,企业能够通过整个产业便能获得相关企业的信息。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当中,企业可以通过核心企业来优先获取到相关中小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同时有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银行可以借助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掌握企业的物流信息运营状况,整个供应链上能够获取信息的途径大大增加。同时也增强了银行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三、供应链金融当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供应链金融相关法律机制及政策不够健全
供应链金融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新兴的融资模式,相关的法律政策机制都不够健全,其中涉及到动产的抵押,就会牵涉到我国的物权、合同、担保等相关法律规定。但是供应链金融发展没有成熟,相关的法律体系也就无法制定。而且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通常涉及到多个主体,许多法律不能够覆盖到整个供应链金融的各个环节。而且加上中小企业对于法律法规制度了解程度十分薄弱,对相关的法律政策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极易给中小企业带来供应链金融的融资风险。
(二)缺乏成熟的供应链金融信用评级机制
目前供应链金融授信机制并没有与银行的授信体系进行完全的挂钩,银行的授信机制更多的是针对核心企业来进行授信,然而核心企业的信用评级并不足以代表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而且供应链金融的授信体系很难构建,因为中小企业涉及到的类型较多,相应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也是十分多元化的,整个信用评级机制无法进行标准化。正是因为信用评级机制的欠缺,银行并不能够快速的从供应链上获得相关中小企业的运营、财务管理、风险的信息,这就阻碍了供应链金融授信活动的展开。
(三)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十分薄弱
供应链金融当中核心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能否应用取决于核心企业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管理。这就需要核心企业能够具有整合上下游企业的能力,对上下游企业相关内容有着一定的监管工作,同时充分的完整的记录这项交易信息。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其很难将部分精力投入到供应链的管理当中;对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来说有着较高的要求,供应链金融要想有效的落实下去必须提升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才能够为供应链金融提供相应的服务。
四、供应链金融有效运用的优化策略
(一)逐步健全供应链金融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需要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当中所涉及到的动产的抵押、信用担保等在相应的法律文件当中进行完善。同时需要注重供应链金融当中的灵活性,相关的法律条规不能够过于苛刻,从而抑制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灵活性。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的学习,避免在应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时给自身企业带来较大的融资法律风险,不利于企业进行融资。
(二)构建成熟的供应链金融信用评级机制
成熟的供应链金融信用评价机制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着手,依据自身的评级体系,逐渐的完善健全供应链金融的授信评级机制。同时积极的研发相应的供应链评级系统,加快征信机制的覆盖面,将部分企业的信用数据进行共享。有利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选择。银行获取到更多的中小企业信息的途径有效拓宽,有利于银行间实现相互监督、防范风险,提升相应的信用等级,有利于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融资。
(三)加强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前文分析提到供应链金融当中是整个供应链的问题,其中对于核心企业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核心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水平有着更高的标准。核心企业要想整个产业链能够快速的发展,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需要从自身供应链管理水平出发,对于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同时与银行进行合作实现数据的共享,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供应链金融的融资的好处,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到该产业当中,为自身的发展也能够做出重要的贡献。相应的需要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相应的监管,必要时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有利于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缓解整个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五、结束语
供应链金融的成熟为我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做出极大的贡献,该模式当中以中小企业的真实交易作为重要基础,使得银行信贷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同时也提升了银行资本配置的效率。财
参考文献:
[1]崔莹,张雯娇,任国平.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决策研究[J/OL].价值工程,2019 (23):1-2.
[2]陈立峰,邵智韦.供应链金融的法律风险研究——以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为切入点[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6(01):25-29.
[3]張丽萍,刘波.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风险及管理策略[J].银行家,2019(07):88-90.
[4]杨军,房姿含.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风险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7 (09):95-104.